关于印学的作文,描写印学的作文

中国印学博物馆-叙事作文550字

更新时间:2024-05-15 14:43

当老师告诉我们这次秋游去印学博物馆时,大家欢呼雀跃。

“中西合璧”的房子站立在绿丛中,白色的大柱,古朴典雅的大门,上面还有一块底面是黑色的大牌匾,上面用舒雅的字体写着极个金灿灿的大字:中国印学博物馆。虽然牌面不是很大,但依旧能感觉出它的朴素。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随着人群挨个跨进了古色古香的大门。

参观印学博物馆-游记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4 07:02

孤山南侧,西泠桥边,在一片绿树成阴中树立着一座两层建筑物,这就是我们秋游的目的——印学博物馆。

建筑前的一大块白玉上气势磅礴地写着“中国印学博物馆”七个大字,让人惊叹,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印学博物馆主要分为历代玺印厅、流派印章厅两大厅。

从正门步入玺印厅,这小小的厅室里,浓缩了印学上下三千年的精华,仿佛走进了印学发展的时空通道。厅里光线昏暗,使一枚枚古老的印章,越显得神秘而悠远。远看这些印章,模模糊糊的看似好不精细,但一走近仔细观赏,又发现印章个个都是精美的绝品。一个印章上用红色刻了一个大大的“竹”字,苍劲有力,我看的出神,仿佛眼前出现了一个郁郁苍苍、笔直的绿竹。各个时代的雕刻风格也是各有不同,有的喜爱抽象,有的喜爱精美……

二楼的印章厅,主要展示的是印章各大流派的著名人物的作品。这里的印章比楼下更上一层楼。在厅室中间,排放着十个印章,这肯定是最好的!其中,我最喜欢近代画家齐白石所刻的“马”。这匹“马”质朴明快,大刀阔斧,虽然没有一丝精美的感觉,但是细看着却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还有丁敬刻得一条龙,这条龙是立体的,刻得十分小心精细,龙身上密密麻麻的鳞片都刻得一清二楚,这要花费多少时间啊!龙的眼睛也刻得栩栩如生,仿佛透着灵性。从整体来看,这条龙充满了霸气和威严,一股高高在上的气势都被丁大师画了出来。

品味古典,了解印学-抒情作文5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3

曲径通幽处,潺潺流水之声,稀稀踏足之声。我们沿阶而上,一挺优雅的小别墅出现在了我的面前,中式又带有许西式风息的建筑中正挂着一块大匾:中国印学博物馆。的确,今天,我们就要去参观印学博物馆。

走进古朴的大门,展厅就出现在了我的面前。“哇!”有些同学叫了起来,原来一个栩栩如生的乌龟玺印吸引了他们。能工巧匠雕刻玺印细致,巧妙地运用了颜色——乌龟壳是翠绿的,而乌龟的四肢及头则又是萤黄的,每一点的色彩都不一样,好似真是一只庞肿的乌龟,懒洋洋地趴着。据介绍,所有关于军事的玺印上面有一半几乎都是乌龟,象征着乌龟的稳重,镇压四方。

各种奇特的章印吸引了我们,有东汉、魏晋,也有西汉、新莽。

带着第一次的惊喜和期待,我们在古朴木板轻微“吱,吱”的欢迎中,上了第二展厅。来到第二展厅,让我们更加惊讶!

青田石、昌化石、寿山石、巴林石,四大印章石同居一堂。突然,一块鲜红的石头映入我的眼帘。“鸡血石!”我心中咯噔一声。鲜红欲滴的斑点上,映着数粒小黑点,自然的纹理让即使是最高明的画家也难以模仿。

不仅是稀有的鸡血石,其他人也了发现各种石头,如:炼石、寿山田黄......并且我还了解了四大名石的出产地,以及印学从原来的雕塑品盖章演变具有意义的官玺印,直到最后的艺术品。

参观印学博物馆-叙事作文450字

更新时间:2023-02-03 16:40

今天,我们学校秋游去了印学博物馆,了解到了关于印章的知识,还欣赏了各式各样的印章,原来印章也有那么多学问。

我们在西湖的孤山脚下下了车,穿过清风习习的西冷桥,桥上如诗如画的景象令我顿生对艺术的敬意,而在馆前就看到了由赵朴初题写的馆名牌匾,“中国印学博物馆”几个烫金书法大字赫赫显示在上面,十分神圣庄重,并且端正得有诗意。跨过门栏,我们进入的就是“历代玺印厅”,正面就有一面刻满印章的石墙。乍一看,好似每块都差不多,让人眼花缭乱,但是仔细观察,每块印章的版式都不一样,有上下两个字,有从右往左两个字,还有排列工整的四个字,字的松紧度也有不同,真是各有个性,大有学问。

走上二楼“流派印章厅“,有不同的印派类型的名字印章汇集,而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齐白石篆刻的印章字形新颖有趣,正好对应他画虾时那样的奔放明快,不像其它印章那样死板,最是积极向上的,十分好看。看来印章也能看出一个人的个性。

穿过幽静的楼阁与小径,我们到了“印学厅”,一幅名家书写的关于印学的文章,篇篇散发出了淡淡的墨香,古朴典雅。听说印学博物馆中有数千件实物,这些印学物品展现了中国传统之美,我们应该用心欣赏它们。

走出印学博物馆时,那悠远的墨香好似还萦绕在我的鼻间。

中国印学博物馆参观记-记叙文5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5 01:41

今天,我们去秋游的地方就是中国印学博物馆,参观里面的文学物品。

下了车,排好队,走了几百米路,就来到了中国印学博物馆的大门外。中国印学博物馆位于孤山南麓,西泠桥畔,掩映于绿树浓荫中的一座中西合璧的两层楼层建筑。走进中国印学博物馆,迎面而来的是一个个印章,长短不一,形状不一,大小不一,材料不一。印章上面的字奇奇怪怪的,有甲骨文,有隶书等等。这一方方雕刻精美,古朴文字的印章,体现了中国三千多年历史的伟大。再往前走,就是被单独放在玻璃柜子里的印章。这几个被单独放开的印章和其它印章相比不一样,相比之下更为精致些,而且用的是玉、翡翠等精致的材料,字写得刚劲有力,古朴大方些,墙上还摆放着许多张用印章刻出来的字。

接着我们来到了二楼,我们看到了许多书法家自己用刀刻,用笔写的印章。例如,有晚清六家的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齐白石、赵叔孺等等。我们来到了印章的世界,红、黄、白、绿的印章围绕着我们。我们走到了一个小电视旁,电视上出现了印章的来源、过程和印章是怎么做成的,还有几张精美印章的图片。突然,我看到了一个人的头像,我想这应该是一位伟大的刻印章的艺术家。我听同学们说,中国印学博物馆是西泠印社开的,是西泠印社让许多人感受到了印章的含义。

这次去印学博物馆,让我感受到了印章的历史悠久和精美,同时也很快乐。

参观印学博物馆-秋游作文4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5 08:45

这次秋游,我们参观了印学博物馆,就像来到了古代一样,因为里面的东西都有悠久的历史,一看到它们,就会想到古代。

我们来到印学博物馆的门前,牌匾上印学博物馆五个大字有序地排列着。我们在门口排好队,有序地进入了博物馆。先看到的就是很多种不一样的石头,走近后才发现不是石头,而是印章。它们大小各异,形式百变,这就是浓缩了印学三千年历史的地方——历代玺印厅。

之后,我们来到了二楼的流派印章厅,这里全是著名书法家份巨作。有开一代印风的文彭,何震。有以丁敬为代表的“西冷八家”和一邓石如为代表的“皖派”。明清时代作家审美追求,刀法技功各异,成为了不同的印学流派,各有千秋,各领风骚。

它的旁边就是“印林厅”了。里面聚集了很多的物品,例如:金属,矿物,陶瓷,各种各样。寿山石,晶化石,青田石,巴林石四大名石,千姿百态,色彩瑰丽,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中国印学博物馆,以千件实物,,完整的序列,向人们展示了印学发展史及中国的印文化。这里也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让我知道了古代的悠久历史。

印学博物馆游记-秋游作文450字

更新时间:2023-02-03 15:57

今天秋游,我们来到了西湖边中山公园旁的印学博物馆。

在门口,我们就看到了一个洁白的大印,足有3、4米高,上面刻着5个大字:印学博物馆。听说,这是一股印学博物馆的创办者,西泠印社社长写的呢。

走进博物馆,橱柜中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印章。有的只有手指大小,有的跟拳头一般大,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方形的,有的线条流畅,有的线条刚劲。各式各样的印章看得我眼花缭乱。

只见一个大橱柜里,摆放着许许多多的血红色的石头,难道这就是名贵的鸡血石?真漂亮呀。

到了二楼,一块方形的印章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齐白石老爷爷的印章呀!原来他不仅画画得栩栩如生,印章也刻得这么好。这时,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个传说:齐白石爷爷想请一位刻印章出名的先生为他刻个印,把石头送到府上,半个月后,齐爷爷来取,石头还没刻。那位先生说:“石头还没打磨好。”齐爷爷只好把石头拿回去打磨。打磨好后,又送到那位先生府上,半个月后再来取,石头还没动,那位先生还是那句话,齐爷爷很生气,决心自己学篆刻。他去山上挑了一担石头回家刻,刻好了,磨掉,再刻,把一担石头全刻完了!终于,他成了一名篆刻家。

我还沉浸在这个故事中,大家已经走了,我只好告别了印学博物馆。

陈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