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图书馆翻阅到了一部最能表现中国现代革命史和中国精神的历史小说《红船》。
在我读到的红色经典中,已经很少能读到这样洋洋洒洒,50余万字的长篇巨作了。更是很少有这样的作品,让我这样一口气连续不断地读下来。十余天时间里,除了必要的学习和生活,一空下来,我便集中精力坐回到“红船”中来。我深深地被作者黄亚洲精心刻画的历史人物所打动,更为书中的这些杰出先驱者们展示出来的坚定高远的革命精神所折服。
周恩来总理那句“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成了我的座右铭,也成为激励无数中华儿女不断进取,顽强奋斗的至理名言。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喊出的振聋发聩的话语 “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 犹在耳畔萦绕。书中写到了许许多多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塑造出了石花、石头、铁锁、福顺、黑筐、小鱼儿、小扁担、铁龙等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生动故事让我感动不已,他们为践行心中伟大理想所发挥出来的不断进取,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让我铭记心间。
书中描述的1919年到1928年的那十年,是一段风云激荡、波澜壮阔的难忘岁月。在那个年代,唤起民众、创建组织需要这样的精神;劈波斩浪、开天辟地需要这样的精神。
近百年之后的新世纪之初,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任后,专程到“红船”的诞生地嘉兴瞻仰“红船”,接受革命精神教育,将近百年前的这种至坚至高的精神冠名为“红船精神”。
《红船》所描述的那个时代离我们早已渐行渐远。《红船》所倡导的至坚至高的精神却越来越历久弥新。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我们青少年儿童一定要继续传承和发扬这种坚定高远的“红船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永远的“红船”-读《红船》有感700字相关内容
成长是一场必经的苦旅,它既是一段过程,也是最终的目的地。以前我不太理解成长的含义,暑假里我读了薛涛写的《桦皮船》,对成长的含义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讲述了一位老人、一个男孩和一条桦皮船的一段归乡历程、一场文化寻根之旅。我随着作者的笔墨时而兴…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李秀英结束书籍的阅读,是在一个失眠的雨夜,我没有落泪,只久久地垂着头。轻抚略有皱迹的书封,上面写着“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窗外,雷声混杂雨声从遥远的地方传来,恍惚间竟觉得…
在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好书,让我收获颇丰。这本书是什么呢?没错,它的名字叫作《未来的日常:人工智能AI》。这本书虽然名字长,但内容很简短,含金量也特别高。我把全书概括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人工智能的作用和发展历程、人工智能的深度解析、人工智能在…
初读《儒林外史》,只是好奇此书的超凡的讽刺手法。可没读多久,我就觉得内容枯燥又无味,且人物繁多,关系甚乱,只是囫囵吞枣,泛泛而读。正值暑假,窗外阳光正好。我便重温了《儒林外史》这部经典名作。可这回,我的感受与第一次阅读截然相反。再翻开这本书…
大约是桃花匝浓,亦或是村人淳朴。无论是如何,今日的《桃花源记》确实是别有一番趣味。它的语言朴实无华,像是平日家中常做的小菜。虽有些平淡,却不至于让人腻味。初看虽平平,再阅变惊色。一座隐匿于缤纷桃花之中的村落,就这样展现在我的眼前,不似电影那…
从前看了一部电影《最长的25米》,看到结局,却是很难过。电影中男主与女主很相爱,在深夜却遇到一场车祸,等男主醒来,失去了车祸的记忆,而女友也在这场车祸中去世。他很难过,也很想念女朋友,却什么也做不了,死亡将两人隔开,再也触碰不到。在康复治疗…
古往今来,每一个高尚的灵魂都是经过磨难洗礼的,每一颗不屈的心灵都是经过现实锤炼的。著名作家高尔基也是如此。他十一岁丧母,外祖父也破了产。因为无法继续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便走上社会,开始了在人间的独立谋生。他曾经当过鞋店里的伙计,轮船上的洗碗工…
今天,我读了《挑山工》这篇文章,本文主要讲了泰山上的挑山工登泰山时,走的路程比游人多,而用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少。说明了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去做,就一定能成功。读了这篇文章,我想起了伟大的发名家爱迪生,研究电灯时,经历了1600多…
我会对古诗词感兴趣,还要从今年暑假说起。那天偶然在表哥家翻到了一本《纳兰容若诗词选》,封面上的男子,清秀儒雅,一身青衣,恰将书香之气完美呈现,他身后朵朵桃花纷纷扬扬,随风飘舞,朵朵零落的花瓣映着落日残阳,虽唯美但不免有些哀伤。当时被封面迷住…
跨越高山,盆地,走过沙漠,海洋,哪里是属于你的天堂?——题记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辽阔土地的西北端,在亚欧大陆的腹地,在准噶尔盆地的北部,在阿尔泰山脚下,有这样一个地方,名叫阿勒泰。学过地理的人都知道,那是一个极度荒凉,贫困,并且人烟稀少的不…
周七猴,原名周嘉祈,康熙辛酉科举人,民间盛传周七猴为草桥镇人。周嘉祈排行老七,自幼聪明过人,中举后不愿为官,回乡办学,在乡间留下很多故事。因为他能言善辩,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族人村民称他为周七猴。周七猴虽然生活在社会底层,但是他机智敏锐,…
毛姆在书中写道:“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月亮是理想,是信念;而六便士是现实,是世俗。通往理想的路并不容易,可这不意味着现实不能改变。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个人用行动告诉你,生活可以有很多妥协,而理想永远不行,总会有那么一个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