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关的作文,描写有关的作文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大全:与中秋有关的经典诗词

更新时间:2023-02-07 15:27

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朝代:宋代作者:吴文英

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秦镜满。素娥未肯,分秋一半。

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孤兔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摩泪眼。瑶台梦回人远。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苏姬离去之后,吴文英追踪来吴,先寓盘门过重午(见《满江红·甲辰岁盘门外过重午》词),继寓瓜泾过中秋(见《尾犯·甲辰中秋》词);后梦窗离吴赴越,留儿辈于瓜泾萧寺(见《喜迁莺·甲辰冬至寓越儿辈尚留瓜泾萧寺》词)以待姬也。此词应与《尾犯·甲辰中秋》作于同一时候。

鉴赏

高中作文素材:与青春有关

更新时间:2024-05-01 19:55

[话题聚焦点]

青春,流露着浓浓的诗情画意;青春,散发出淡淡的幽香含情。青春时代充满着年少轻狂,充满着无限生机,充满着美丽自信。青春的步伐不会因困难而停止,青春的旋律不会因风雨而阻挠。青春是阳光,是自信的标志;青春是月光,是优雅的代表;青春是星光,是引领时尚的先锋。让我们扬起青春的衣角,架起起航的风帆,让生命在这里飞扬,让青春在这里启航。

“青春”会让你想起什么样的经历,会让你产生什么样的感想呢?请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思路一点通]

青春是美的,由此可以联想到选美比赛、健美比赛和各种什么秀。青春是最具活力,也最具有创造力的,由此可联想到那些在年青时就作出巨大贡献的名人、伟人。青春又是纯洁的,由此可以联想到那些锒铛入狱的年青犯,青春需要正确的导航。总之,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可以写自己的所见,也可以写自己的所感。

有关霜降节气的诗歌大全

更新时间:2023-02-07 15:27

1、秋怀奉寄朱补阙

(武元衡)

上苑繁霜降,骚人起恨初。白云深陋巷,衰草遍闲居。

暮色秋烟重,寒声牖叶虚。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

已制归田赋,犹陈谏猎书。不知青琐客,投分竟何如。

2、赋得九月尽

(元稹)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

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

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3、霜降

深秋柳陌露凝霜,衰草疏疏碧水凉。

小径清幽烟霭霭,金风萧瑟野茫茫。

雁鸣长空排斜阵,花陨残荷对夕阳。

云淡天高陶菊傲,羊肥牛壮满粮仓。

4、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张九龄)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

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

枥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

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

物生贵得性,身累由近名。

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平。

5、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跟G20有关的资讯

更新时间:2024-05-09 03:47

有关G20峰会的资讯(1)

金融危机以来,二十国集团(G20)已三度聚首,从华盛顿到伦敦再到匹兹堡,全球经济格局已悄然发生了改变,尤其是9月24日至25日的G20第三次峰会,彰显了中国的魅力。

一是中国成就令世界刮目相看。G20峰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介绍了中国政府迄今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及落实前两次峰会成果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中国推出一系列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促进增长、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今年上半年在外需严重萎缩的情况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这是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依然持续的情况下,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所取得的成果,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危机的逆境中表现突出,令世界惊叹,对危机中的世界极其重要。路透社中国经济专栏主编魏伦评论说,中国“确实是第一个摆脱衰退的主要经济体”,“中国政府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赢得了尊重”。伦敦《资本经济》分析师马克?威廉也表示,“现在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要比一年前影响力更大。相比12个月到18个月前,现在他们对自己的想法和政策制定方式更加有信心。”

有关国庆节的古诗

更新时间:2023-02-07 15:27

1、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4、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学会变通精彩人生_有关人生态度的写作素材

更新时间:2024-05-10 22:47

古语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王静在没有其他解决办法的前提下选择搭乘直升机攀登珠峰,穿越了因雪崩而无法穿过的地段,以变通达成了登顶的目标,这是非常智慧的选择。其实,现实生活中,人生漫漫长路不可能畅通无阻,遇到阻碍,当无法穿行的时候,灵活面对,学会变通,就能豁然开朗,在另一条路上继续去创造自己的精彩与辉煌。

打破传统,不亦勇乎?要想学会变通,首先需要有勇气打破既有的成规陈说,敢于挑战权威。中外历史上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马丁路德敢于把斗争矛头直指教皇,使人人都有接触和阐释《圣经》的权利,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使《圣经》深入人心;张居正在众多权贵阻挠的情况下勇于坚持变法,打破旧制,为明朝注入新的血液,出现了短暂的中兴局面;哥白尼勇敢指出教会“地心说”的错误,提出“日心说”,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无数事实证明,有勇气打破传统,是学会变通的第一要义,是能够进行变通处理好事情的前提。

发现身边的美_有关发现的作文素材

更新时间:2024-05-10 06:21

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总是在抱怨生活,抱怨这个世界。其实静静的想一想,这世界也并不那么糟糕,只是在繁忙之时我们缺少了那一双美的眼。

阳光雨露

人都是喜爱阳光温暖的。阳光下的每一个都充满着激情与活力。课余时间,我常常喜欢站在走廊上,感受阳光的温馨。早晨,匆匆的骑车赶来学校,沿路的风景是美丽的,在阳光的沐浴下,老年人的运动,中年人匆忙赶着公车上班,少年们那背着书包蹦蹦跳跳的笑脸,一切是那么美。在学校的某个脚落,我喜欢一个人拿着自己心爱的杂志看着太阳慢慢的升起。铃声的响起,开始了我美好的一天。

也喜欢坐在教室听着窗外稀稀沥沥的雨声,看着时段时续的线条。看着那豆大般的雨点,听着那滴答滴答的雨声,听着那震耳欲聋的雷声,心中的烦恼全部抛开,连心灵都被洗礼了一番,世间在顷刻间焕然一新。

童稚夕阳

有关中国梦的典型事例_关于中国梦的高中作文素材

更新时间:2023-02-07 15:27

1、陈家顺:受民工爱戴的基层好干部

陈家顺,54岁,男。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沾益县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

云南沾益县是劳务输出大县,陈家顺担任副局长后,积极组织家乡农民到浙江义乌等地务工,并关注他们的切身利益,为大家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为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摸清农民工工作、吃住、工资待遇、劳动时间等情况,陈家顺从2007年9月起先后深入5家用工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卧底”打工。和农民工兄弟同吃同住同劳动,当过操作员、仓库保管员,养过猪,干过装卸工,当过民办学校教师。几年来,他“卧底”考察了义乌市及周边县市的许多家企业,为农民工提供了180多家用工情况良好的企业信息。

在调解各类用工纠纷时,他总是挺身而出,为农民工利益据理力争。4年来,共为农民工调解各类纠纷780余起,挽回损失180万余元。在农民工遇到困难时,他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多次协调企业垫付农民工车费、伙食费、医药费等共7万多元。

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当地民工和社会各界的称赞,陈家顺被人们誉为“卧底局长”、“民工局长”。

2、罗阳:用生命托起战机的航空英模

罗阳,男,51岁,辽宁沈阳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记者节的由来与一位内江人有关

更新时间:2023-02-07 15:27

记者节的由来与一位内江人有关

2016年11月8日,中国第17个记者节,你知道吗,记者节的由来与一位内江人有关。

记者节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有。因当时没有确定记者节的具体日期,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同意将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1月8日定为记者节。记者节像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我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

有关责任感的话题作文_中考作文辅导

更新时间:2023-12-27 20:07

【题目设计】

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教育研究的南京财经大学胡连生教授说,现在少数学生中存在的迷恋网络、虚度光阴、不求上进等现象,从根本上讲,都是责任感缺失的外在表现。一个连对自己和父母都不负责任的学生,怎么会承担对集体、国家和事业的责任?

《中国青年报》上《生活在低处,灵魂在高处》一文说:“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才会真正把自我实现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社会实际或你的人生体验,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道试题指向青年人的责任感,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当代绝大部分的学生受到太多的关爱,往往只知所求而吝于承担。三则材料命意具有梯度,层层推进,要求学生将自我在社会和历史进程中定位。

本文立意,可集中谈承担对自我、对社会、对人类进步的责任中的某一项,也可采用层进式结构,兼谈三个方面。

【素材金库】

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刘易斯

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维克多•弗兰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