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庄周曾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源自这片天地,凝聚无数祖先智慧的语文,更是美的结晶。语文无形,一本本翻开的文学作品,便是它的载体。随着我们年岁渐长,阅历丰富,语文带我们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我们沉浸在奇妙的文字里,仿佛沐浴了四季的雨——春雨绵绵,夏雨热烈,秋雨萧瑟,冬雨深沉。正如四季之雨各异,文学题材不同,万千气象,天地大美,造化于语文之中。
绵绵春雨润无声
早在我们伊呀学语之时,一个个汉语拼音便为我们敲开了通往语文世界的大门。“a、b、c、d……”课堂上,我们有模有样地跟着老师大声朗读,慢慢地掌握了26个汉语拼音,“横、竖、撇、捺……”渐渐地学会书写汉字,老师逐渐把我们引入语文世界的走廊;而后,我们能够连句,能够成文,能够在纸上挥洒激情。记得小学老师在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时,语重心长地讲,语文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死记硬背学习,就像绵绵春雨,滋润我们于无声之中。老师不过是引路人,走进语文殿堂,还需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走,欣赏啊”。一场绵绵无期的春雨,打湿杨柳垂下的丝绦,灼亮桃树的华彩,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们领略五千年春雨之美,也采撷着语文之美。
热烈夏雨放豪情
父亲是一位雅士,年轻时酷爱读诗。最喜有夏日风雨,电闪雷鸣的下午在阳台站定,手捧一卷卷诗词集放声吟诵。从前我常笑他“颠狂”,真把自己当成古代的风流才子了。他也不恼,慢慢为我讲竹林七贤、建安七子等人的典故。我望着他被一首首诗词灼亮的双眸,在心底暗暗地向往“礼法岂为吾辈设耶”的豪情,向往“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洒脱,向往曲水流殇的风雅。于是往后的每一个下午,父亲带领着我一起在阳台上读诗。有时阳光明媚,他带着我朗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恍然间,似乎耳畔真回荡着惊涛拍岸之声。那一瞬,身边不再是家中的花草,而是赤壁遗址边的礁石。我抬眼望着父亲,他的眼中流露出的豪情也浸染了我,我也觉得有股悲壮环绕着我。有时窗外风雨交加,父亲的声音纠缠着震耳的雷声,响亮道“欲与天公试比高”。猛烈的暴风雨,挡不住父亲读诗的激昂慷慨,也挡不住从前那位伟人在雪地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志。夏雨猛烈,像千军万马杂着风沙卷来。就像父亲带我在读五千年山河,壮美不言,令观者豪情满怀。
萧瑟秋雨话相思
秋雨与春雨不同,春雨的绵是细软的绵,是将万物浣洗一新的绵,而秋雨的绵则是剪不断理还乱,就像自古以来才子佳人缠绵悱恻的爱恨情愁,说不尽,道不完。
情感,如同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络,将人死死罩住。“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这是含蓄的爱情。当爱情融入诗句,虽无直接将之宣于口那般大胆热烈,却在诗句中沉淀着坚定的誓言。思念恋人的女子愁思如秋雨,将刻骨的相思寄托于红豆中,送于远游的恋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句妙极,化无形的愁思为有形:刚舒展愁绪凝着的蛾眉,相思又漫上心扉。她的心底是小小的窗扉紧掩,静画红妆待君归,可君何日还呢?“巴山夜雨涨秋池”,李义山的一句诗绘出了才子佳人相思的画面,淅沥的秋雨中,彼此都思念着远方的一个人。这是多么美的一幅画呵!一个个“秋窗风雨夕”使少年的我们了解爱情的缱绻,虽不曾到经历的年龄,但从语文中,我们懵懂地向往这一方未知的天地。
深沉冬雨道始终
冬天,万物归于沉寂。冬雨无常,经常夹杂着片片雪花,带来一场胜似一场的寒意。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的《好了歌》,末句“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更是暗示荒凉与悲戚。才子佳人看红楼,更多的是看到宝、黛、钗三人之间爱情的缠绵。但我以为,红楼的主题当为幻灭。想当年,四大家族是何等荣华富贵,接一次驾白银如粪土般肆意挥霍,最终四大家族走向衰亡。且黛玉含恨而死,宝玉了悟出家,宝钗抱恨终生的悲剧结局,像一场沉沉的冬雨,将荣华名利全部埋葬。
读完红楼,像冬日阴沉的上空下起了冬雨,无声无息却深藏悲凉。语文的深沉,也如冬雨一般,向我们讲述暗藏在生活中的哲理。
春、夏、秋、冬四时之雨不同,所领略之景色也不同。语文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从汉语拼音到文学作品,它陪伴我们,滋养我们,沐浴我们……
语文如雨_高中记叙文1200字相关内容
◆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马…
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曳尾…
27年完成毕生心愿:李时珍还是一介农夫时,已有指出医书典籍中错误的胆识,看到病痛中的村民时,已萌生了编著一部医书的念头。怀揣着那份执著,走进大山经风历雨,身试百种药草,成就医学巨著。一代才女:张爱玲十里洋场的意乱神迷中,清醒着一处清幽,她是…
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
(1)引言在某一方面或在成长过程中,有特异表现的少年儿童,我们称之为“神童”,或称其为“少慧”。应该承认其天资的因素,但重要的是来自后天,或受家长的正确教育,或受环境的影响,主要还是自身的努力。因此,应该承认早慧存在的客观事实,正确对待它,…
(1)引言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按照自然办事,倾听自然的话。“就是说智者应该坚持真理,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如范晔所说:”智者顺时而谋。“这就与逆潮而动所施展的诡计狡诈划清了界限。让智慧充满人间。(2)事实论据孙膑智助…
博迪是一名法国记者。他在一次心脏病发作后四肢瘫痪,只有左眼可以活动。但他决心把打好腹稿的作品《潜水衣与蝴蝶》写出来,于是他要求笔录员门迪宝协助他,每天花6小时笔录他的著述。而他们之间的沟通只能靠左眼的眨动来完成。每次,门迪宝按顺序读出法语常…
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她凭坚强的毅力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用手指"听话"并掌握了5种文字。24岁时,她以优…
尼可洛·帕格尼尼是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被人称为"独弦琴上练出来的小提琴家"。他的艺术道路坎坷不平。他生于一小商人家庭,据说,曾因为政治犯罪坐了20年牢。但即使是身陷囹圄,他也不曾灰心,而是坚持狱中学习。他在狱窗边,用一把只剩下一根弦的提…
太和五年,元好问去并州参加科举考试。因为出身名门,所以他自小一直受到良好的教育,很早便显露出文学才华。8岁时,因做诗而获得“神童”的美誉。虽然文采出众,但是官运艰涩,多次参加科举也未中选。这次他再一次参加科考,在赴试途中遇到一个猎人。这个猎…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韧不拔的意志而作的一副对联。上联说的是秦朝末年项羽带兵渡过渭水,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击败秦军主力的史实;下联则记述了越…
◆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忠于转危为安。◆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