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叙述什么是叙述?把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表达出来称为叙述。
叙述的作用主要有三点:
第一、介绍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例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大自然的语言》)
第二、介绍人物的经历和事迹。例如:“我小时候,家在哈佛尔。家里并不富裕,对付对付地过活而已。我父亲做着事,每天要到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也不多。我有两个姐姐。”(《我的叔叔于勒》)第三、为议论说理文章提供论据。如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的第一段:“司徒雷登是一个在中国出生的美国人,在中国有广泛的社会联系,在中国办过多年的教会学校,在抗日时期坐过日本人的监狱,平素装着爱美国也爱中国,颇能迷惑一部分中国人,因此被马歇尔看中,做了驻华大使,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学习叙述方法,主要应研究以下三个问题:
一、叙述的人称
叙述的人称,实质上是作者叙述时的观察点、立足点问题,也就是叙述一个人、一件事时,是以作者自己的角度来写,还是以他人的角度来写的问题。
第一人称:作者以“我”或“我们”的身份,叙述所历、所闻、所见,把人物经历、事件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第一人称的叙述。依据“我在事件叙述时地位的轻重,常常表现为:
1、“我”是见证人。如《孔乙已》中的“我”,《祝福》中的“我”,都是只起事件的见证人的作用。
2、“我”是重要人物。如《一件小事》中的“我”,《故乡》中的“我”。
3、“我”是主人公。如日记、书信、游记、自传体文章中的“我”,还有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某些小说、故事中的“我”。譬如,鲁迅不是狂人,但在写《狂人日记》时却用“我”来叙述,代替了“狂人”,有力地揭露了中国封建家族制度和吃人的旧礼教。
4、“我”是穿针引线的人物。
第一人称叙述的长处是有真实感,亲切自然。短处是受“我”的限制,不便于反映广阔的现实生活,很难反映“我”以外的人物的思想。
第二人称:作者用“你”、“你们”来叙述,是第二人称叙述。实用写作中很少用此人称,文学创作中有通篇为第一人称的。第三人称: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用叙述他人事情的口吻,把人物经历、事件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三人称的叙述。
其用法有:1、“他”。如“他既然这样完全失掉了理性,就发生了哪个疯子头脑里都不曾有过的一种奇想……”(《堂?吉诃德》)
2、人名。如“一九四六年一月二十七日,周恩来同志从重庆回延安……”(《一次难忘的航行》)
3、指代。如“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摇船出来……”(《多收了三五斗》)第三人称叙述的长处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写作较自由、灵活,能把人和事直接展现在读者眼前。短处是没有第一人称叙述那样亲切自然。而且,掌握起来比第一人称叙述较为困难。
在写作中,还存在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交替使用的情形。如鲁迅的小说《祝福》就用了两种人称来叙述。我们在使用两种人叙述事件时应注意:①不得频繁改换;②改换时要交代清楚,不能打断叙述线索。
写作时倒底是用第一个称还是用第三人称或第二人称叙述,应该从用哪一人称叙述来处理材料、表现主题最为有利的角度来考虑。而且,不管采用哪一种人称叙述,都必须事先确定好,并贯穿文章始终,做到人称一致。否则,叙述人称混乱,就会条理不清,影响中心思想或主题的表达。
二、叙述的方式叙述的方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进行叙述。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使用倒叙应注意交代清楚,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否则会影响表达效果。
插叙:指由于表达的需要,中断了原来的叙述而插入的另一段叙述。插叙与倒叙的区别在于:插叙只是顺叙中的一个片断,不是全文中心事件的一部分;而倒叙所叙的内容是整个事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一个环节。
补叙:对前面的叙述加以补充、解释。补叙与插叙的不同在于:1、文字少,一般没有情节,前后不必有过渡文字;2、去掉补叙的文字,前后内容仍可以衔接起来。
三、叙述的要求:第一,线索清楚,要抓住主要线索叙述。第二,“叙述六要素”应交代明白,一般要把时、地、人、事写清楚,有时可省略其中一、二个要素。第三,详略得当。第四,要有波澜。因为“文似看山不喜平”、“文贵曲”。
怎么把记叙文写好相关内容
记叙文写作如何“变换叙事人称”与传统的小说家不同,西方现代小说家们在意的似乎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如何讲述故事。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叙事人称,而是尝试着不同叙事人称的变换使用。比如杜拉斯的著名作品《情人》。这部小说的线索明暗交织,明写少女与她的…
一、叙述什么是叙述?把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表达出来称为叙述。叙述的作用主要有三点:第一、介绍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例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
“好的开头便是成功的一半。”写作亦然。一篇优秀的作文,除了要在立意、构思、语言上吸引读者、感染读者、打动读者外,也不可小觑开头艺术。犹如一台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很讲究闪亮登场,要紧紧地抓住观众的心,从而使其欲罢不能,才能使其为之叹服。尤其是…
又是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天空乌云密布,雷电划过天际,紧接着一阵刺耳的雷声。有一些小孩听到雷声就“哗啦哗啦”的哭了,父母赶紧安慰他们。我的心好像被刺了一下。霎那间,风起云变,大雨似乎要从乌云里破蛹而出。行人慌张的四处逃走,打伞的人也加快了脚步…
阅读曾让我充实,阅读曾让我欢快,阅读曾让我感动!——题记“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告诉了人们,阅读和书籍的重要性。在阅读,名人着作之时,仿佛是在与他们交流,交心。在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你的身影时常在我的梦中出现,你的声音在我的耳畔萦绕,你的轮廓在我的眼前闪过,你是谁?我好想和你在一起!我反复地和你在梦中相遇,好似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着我靠近你,想仔细看清黑暗中你的样子,但我看不清楚什么,只有一双或是温柔的、或是慈爱的、或…
成长如风,轰轰烈烈的来,又突兀的离去,成长如雨,细细滋润了心田,却又沾染一鞋的泥泞,成长的道路纷闹又静谧,它是爱的导航,只因在道路两旁,开出了一片的繁花,似水如风,柔情四溢,静静伴着我的足迹,静静吐露芬芳。小时候,喜欢听姐姐讲各种各样的故事…
绿叶在雨露的滋润下,显得越发鲜亮;红花在阳光的沐浴中,变得更加绚烂。而当沉浸在家庭的氛围中时,获得的更多是成长——美在心中的成长。犹记得那年的中秋,天气很好。皎洁的月当空挂起,抡起一圈淡淡的光晕。天空上的云都拢在了一起,月亮透过这一层薄薄的…
每次,我带着虔诚的心,光临彼境。山水绿开,层花欲燃。它轻歌曼舞,步步生莲。做个有心人,扎入诗的世界。我是个有着敏感心灵的人。若无心,岂能领会到人类闪光的思想、热烈的情感?有心,领会了青莲居士“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纵意不羁;有心…
时光的河流过春天,流过夏秋,穿越寒冬,消失在远方,似乎不再回还。然而,当春天如约而至的时候,那遥远的一幕却总是在不经意间涌上心头,往事轻轻叩开我的心灵之门,引心泉汩汩而出……小时候的我有点与众不同,胆小敏感,不喜欢和其他的小朋友交流,天生喜…
有一种爱,是无声的;有一种爱,是严肃的。它就是那宽广无边的父爱。父爱,它好像白酒,辛辣而又热烈,容易让人醉在其中;它又像咖啡一般,苦涩又醇香,容易让人为之心动;它还像茶,平淡而亲切,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上瘾。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刚从同学家出来…
天边甩出了一丝光亮,染着深蓝的云,透出赤色的光。田野里的清晨,没有机器的嘈杂和人烟的喧闹,缕缕炊烟悠扬飞舞,世界,万籁俱寂。这是我的家乡,金华市一个普通小村。一直以来,它生长在田野上。我们都是田野哺育的孩子,不是么?小小的村子,承载着我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