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庄重地走进了学校礼堂,观看这个我们乃至整个世界都非常关注的阅兵式——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及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七十周年阅兵式。“当——当——当——”屏幕上的钟敲响了七次,代表了抗日战争胜利已经七十年了。七十年,当年战争的痕迹早已消失,可人们心中的伤痕却是久久难以愈合。鸣炮七十响,从炮筒飞出的不仅是炮弹,其中还充满了这七十年来中国人民对战争的憎恨,对历史的铭记,对和平的渴望。
随着一首首抗战老歌的唱响,在经过了升国旗和齐唱国歌这个环节后,紧接着便是习近平主席的演讲,他的演讲激昂有力,尤其是最后的那几句话:“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又一次点燃了我心中的激情。我从中听到了决心,一种捍卫和平和保卫祖国和民族利益的决心。
阅兵仪式开始了,首先上场的是一些抗战老兵,他们年事已高,平均年龄超过了九十岁,这些老英雄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老战士,也有参加过山西、湖南、云南、广西、贵州等正面战场作战以及参加中国远征军的国民党老战士。七十年过去了,当年意气风发的英姿青年已经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在他们的脸上看到的除了一种沧桑,还有对战争胜利的喜悦与自豪,也有对战争的憎恨,岁月带走了他们年少的风姿,却留下了坚定的意志,也留下了无法抹去的痛苦的回忆。
一列列方队整齐地走过天安门城楼检阅台,他们黑黝黝的脸庞上流淌着汗水,烈日下依然洋溢在脸上的是一种坚定、一种骄傲、一种荣耀。是的,此时,他们不只代表自己,还代表那些曾经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而牺牲的英勇将士们,为不失一寸土地而壮烈牺牲的三千五百万中华儿女。
参加阅兵式的还有一些普通市民和热爱和平的国家领导人。庆祝胜利,捍卫和平,不分国家,不分民族,更不分文化,有的只是对和平的热爱,对安居乐业的企盼。
阅兵仪式还在继续,而我却陷入了沉思:那次战争早已结束,但世界上还有不少国家仍处于战乱之中, 我们的国家,甚至我们的地球,是否有一天能永远免于战争?我们该如何继续捍卫和平呢?
战争的尽头-散文作文700字相关内容
为了表面的国家威信掩盖过去是可耻的,能够正面接受和总结过去的教训,才算得上一个正常的乃至值得骄傲的国家无论对中国还是日本,8月15日都是一个重要的日子。72年前的这一天,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但在伴着电波杂音播出的《终战诏书》中,却并…
1805年,在拿破仑率兵征服欧洲之后,法国和俄国之间也发生了战争。可是在俄国上层社会,人们的生活依旧恬静悠闲,社交舞会照常举行。青年公爵安德烈·保尔康斯基把已有身孕的妻子交给退隐于领地“秃山”的父亲及妹妹玛丽娅之后,就担任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经过漫长的等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终于在我国缓缓落下帷幕,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有人身先士卒冒着巨大的风险奋战在第一线,有人挺身而出,主动奔赴疫情重灾区。还有人,少年热诚,辗转多国筹集抗疫物资寄回祖国,而这些人里大部…
今天是星期三,班主任郑老师答应我们晚托班带我们出去活动,可就在我们活动的期间,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那次,我们正在和五(1)班进行足球比赛,小姚中场抢断,传球给我,我大脚开到前场,小林拿到球后大力攻门,球虽然被守门员扑出,但后卫却被小林的攻…
远处还是那抹蒙着炮灰的残阳,焦黑的树干上挂着残碎的士兵们的肢体,我此刻正和豪金斯少尉躺在战壕中,耳边炮弹声时不时炸响,我却早因耳鸣而麻木了。我的脑袋里也一片混乱,循着声音将脑袋歪向了身边的少尉,发现黏糊糊的液体模糊了我的视线,我伸手抹了一把…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中国的湖北武汉武汉爆发,一枪打响……在中国抗击疫情初期,疫情快速蔓延,物资极度紧缺。令人暖心的是,世界将善意带到了中国,多个国家向中国捐赠抗疫物资。意大利将2吨政府援助医用物资运抵北京,日本向中国捐赠了100万只口罩、…
我和父亲的战争一打就是十几年。战争的初级阶段写满了我的屈辱。那时,我像一只小鸡被他那双练过举重的、长满肌肉疙瘩的胳膊架起来,被打得呼天喊地。父亲打我的英雄事迹在我们那条街可以说闻之者色变,晚上隔好几栋楼也能听见我的哭喊声,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上…
陈鑫八年的抗日战争,日本侵略者给中国军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他们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这是华夏儿女历史上一段血与泪的岁月,这段历史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不管是扑向枪眼的黄继光,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宁死不屈的刘胡兰,还是少年参军的张嘎…
战争与和平好像无法交融,又好像一直交错在我们的生活。我们能说当今世界很和平吗?不,我们能说我们处于战争时境吗?不,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将我的思维又代入了西方国家的作为。是的,一谈到西方,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贵族,那群进行着复杂但又高…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1805年,拿破仑集结军队继续向西挺进。俄国受到了威胁,遂与奥地利签订…
暑假里,我阅读了一本外国名著《战争与和平》。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这本书主要描述的是十八世纪拿破仑执政并入侵欧洲的事情。故事以宴会前后人物的一系列对话,描绘出当时俄国的处境。并在宴会上介绍了大大小小的人物,如宾艾尔、爱娜?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