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与不变-话题作文15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4:42

我很想去朝鲜看一看。

曾经观看过一期旅游纪录片,拍摄者来到朝鲜,感受这个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的生活状况。非常有趣,像是穿越到了半个世纪前的中国,有一种陌生的熟悉感。

高楼大厦虽然数量不算太多,但十分拨劲有力;人们穿着统一的深色服装,但小姑娘头上偷偷别上粉色的发卡;草坪上有小学生在除杂草,小男孩的短发像刚冒出的草尖儿,让人想走近了摸一摸……虽然少有欢声笑语,但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我莫名地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宫墙内,庄重森严,令人心生敬畏之感。在那绯红的墙下,有宫女在追逐黄蝶吗?他们说着“之乎者也”的话,流露出对天子的仰慕与畏惧吗?他们活在美中,活在封建时代,是幸还是不幸?(运用排比的修辞,发出一系列疑问,答案我们却无从得知,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夏虫不可语冰。

我无从得之。

无聊的班会课上,语文课代表介绍学习语文的好处,居然搬出了古今表达的对比。离题十万八千里先抛开,我认为这两者根本不存在可比性,时代相距千年,社会形态大不相同,语言表达的差异只是极小的一个方面,这何来好与不好之分?

我们现在的语言直白简单,轻松自然,是为了适应当代的高速运转;古代的语言优雅端庄,灵气盎然,是为了与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制相匹配。(古今的表达方式为何不同,作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不同的表达方式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

若说其中的关系,有,时间先后的不同。现代的语言是由古代语言迭代发展而来的。古代的语言是根,现代语言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片叶。(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古代语言比作根,现代语言比作叶,能够生动形象地表明古代语言和现代语言之间的关系。)

曹文轩先生在担任高中部编版语文教材编写专家时说,为什么加大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的比重,因为文言文中有中华民族的灵魂。我们不能体验古代的生活,不能同古代人民交谈,不能亲历历史转折点的重大事件,那我们便不能对民族精神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而民族精神本身就极抽象。

万幸的是,古代的文字、器皿、史书……这些记载了另一个时代的社会缩影的珍贵事物流传下来,我们今天仍可亲眼目睹。我去游览陕西历史博物馆时,因时间安排不当而只能匆匆看一遭。当时博物馆内已经关了大灯,只有展柜前微弱的小灯。在那黑暗迷茫的气氛中,我疾步走过,对每个展品只是一瞥。我能感受到他们也在看着我,或许,为此他们已等待了千年。走到尽头,是明亮的出口以及晴朗的碧天。那一刻,我很想放声大哭,像受尽了无数的冤屈,却在正义到来前夕听闻加害者死亡的讯息一般。我没有这么做,我朝博物馆挥手作别,踏上征程。

听到一首古老中华民谣内心的微微悸动;看见一幅淡墨山水风景图眼角的泪花;朗读一篇鲜为人知的宋词时声带的节奏感振动……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的灵魂里、血液里,中华民族的精神在生生不息地舞蹈,在腾涌。

一位来自香港的学生来大陆参加志愿活动,她总觉得自己有些不适应。在她读完一本明史后,她感到释然——她终于能与周围人一起快乐,一起悲痛。(列举事例,能够使得说理更加具有说服力。)

可见,语言中暗藏着民族的魂。

这点不容改变。

新闻报道说中国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出现“空巢农村”的现象。在老人失落的双眼,儿童孤独的泪水背后,我们应该看到另一幅景象——由于耕地缺少劳动力而大面积荒置,为联合农业机器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破败的残墙与断桥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联合收割机的轰轰响声。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变化是发展永恒的主题。

科技的发展给生活带来新的改变,人文关怀也并不会因此削弱。一位归乡者,看到儿时的家乡成为了现代化的大农场,或许有些失落,也有些不舍,但他内心一定会万分喜悦——家乡发展了。故乡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留在心底是最好的归途。

变化是表,不变是里。我们既要追求变化与创新,也应坚持传统与历史。人类在时代长河中缓慢探寻,依靠变化作动力前行,又凭借不变为根基直立于长河之中。(结尾总结全文,升华文章主题,我们既要追求创新,也要从传统与历史中汲取养分。)

我仍旧很想去朝鲜看一看。

我想对过去的时代作一次告别,慎重而小心翼翼地告诉它——

你没有如期归来,而这正是离别的意义。

你永远存在于回忆里,我会永远记住你。

谢谢你。

再见了,朋友。

变与不变-话题作文1500字相关内容

2017高考作文素材及话题分析:相信自己是第一

2017高考作文素材及话题分析:相信自己是第一理查·派迪是运动史上赢得奖金最多的赛车选手。当他第一次赛完车回来,向母亲报告结果时,那情景对他后来的成功有很大的影响。“妈!”他冲进家门,“有35辆车参加比赛,我跑了第二。”“你输了!”他母亲回…

2017高考作文素材及话题分析:“这是我的权力”

2017高考作文素材及话题分析:“这是我的权力”老革命家陈少敏一生正直。“***”期间,在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表决永远开除刘少奇党籍的决议草案时,陈少敏坚决不举手。会后,康生恶狠狠地质问她为什么不举手,她义正辞严地回答:“这是我的权利!”…

2017高考作文素材及话题分析:孙中山的崇高信仰

2017高考作文素材及话题分析:孙中山的崇高信仰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40年如一日,为中国的独立富强而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他自己别无家产,仅有书籍、衣服、一所华侨捐献给他的小住宅。他革命一生的原动力是什么?就是“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

2017高考作文素材及话题分析: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2017高考作文素材及话题分析: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元史》载,宋元之际,世道纷乱。学者许衡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棵梨树,行人都去摘梨止渴。惟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你为何不摘梨呢?”许衡道:“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他…

2017高考作文素材及话题分析:普罗米修斯

2017高考作文素材及话题分析:普罗米修斯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是为人类造福而献身的神。他出于对人类的同情,为使人类免遭毁灭,把天火偷来送给人类,并把科学、艺术和医药等知识传授给人类,使人类从此能够战胜危难,并变得文明起来。他因此而惹怒了众…

2017高考作文经典素材及话题分析:我竭尽全力

2017高考作文经典素材:我竭尽全力一天,戴尔·泰勒牧师向教会学校的一个班宣布:谁要是能背出《马太福音》中的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他就邀请他们去西雅图的“太空针”高塔餐厅参加免费聚餐会。那是许多孩子做梦都想去的地方。但是,《圣经·马太福…

2017高考作文素材及话题分析:不为五斗米折腰

2017高考作文素材及话题分析:不为五斗米折腰东晋诗人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有一次,郡里的督邮到彭泽检查公务。郡里派人送信给陶渊明,要求他做好迎接准备,也就是备好礼品,备好美食佳肴,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来迎接。陶渊明气得将信撕得粉碎。他大声说…

高中作文素材及适用话题分析:红顶商人的中庸之道

胡雪岩以他卓越的圆通能力在夹缝里生存发展。在官场、漕帮黑白两道的夹缝里,在民族经济与西方经济的夹缝里,在左宗棠与李鸿章的夹缝里,他踢打出了一个世界、一方天地。胡雪岩的飞黄腾达是熟谙、遵守、利用潜规则的结果。但遗憾的是,这个夹缝最终毁了他,左…

宋庆龄的执著_高中议论文作文素材话题分析

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

高中议论文作文素材及话题分析:一次成功就够了

以下是一个人一生的简历:5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14岁时,他从学校辍学,开始了流浪生活;16岁时,他谎报年龄参了军,而军旅生活也是处处不顺心;18岁时,他娶了个媳妇,可只过了几个月,媳妇就变卖了他所有的财产逃回了娘家;他曾通过函授学习法律,…

高中作文素材及适用话题分析:博迪眨眼写作

博迪是一名法国记者。他在一次心脏病发作后四肢瘫痪,只有左眼可以活动。但他决心把打好腹稿的作品《潜水衣与蝴蝶》写出来,于是他要求笔录员门迪宝协助他,每天花6小时笔录他的著述。而他们之间的沟通只能靠左眼的眨动来完成。每次,门迪宝按顺序读出法语常…

高中作文素材及适用话题分析:海伦·凯勒--残疾人的骄傲

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她凭坚强的毅力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用手指"听话"并掌握了5种文字。24岁时,她以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