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仅对《红楼梦》爱不释手,还百看不厌。
我总认为《红楼梦》最伟大的地方在于它是一种凄凉悲惨的美,不管是家族、爱情、考学都在逐步走向没落。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名为霑,字为梦阮,号雪芹,芹圃。祖籍河北省丰润县,清初,入满洲正白旗籍,少年时代,曹雪芹过了一段豪门公子的奢侈生活。雍正五年,他的父亲因事被革职抄家,因此,家族的权势和财产都丧失殆尽。经历了有锦衣玉食,到举家食粥的平民百姓的沧桑之变,他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没落命运有了切身的感受,对社会上的黑暗和罪恶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轻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一贫如洗的艰难日子。晚年,曹雪芹依据北京西郊生活更加贫苦,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1763年因贫病无医而去世了。
在这本书中,我很喜欢王熙凤,因为这个人极为聪明,心眼少说也有一千多个,我最喜欢王熙凤《借刀杀人》那一篇,在那一篇中明明是她自己想要杀尤二姐,最后却赖到秋桐身上,王熙凤这一招真是高,但同时我也感到她过于歹毒。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故事讲述的是从小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渐渐与贾政之子与生俱来通灵玉而性格顽劣的公子贾宝玉相恋,又因凤姐从中使用掉包计,使得贾宝玉娶带有黄金锁的薛宝钗,让林黛玉吐血身亡,贾宝玉从此心灰意冷的故事。 作者曹雪芹通过《红楼梦》,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也表达了他的不满与愤怒。
书中,有一个故事情节,我很喜欢看,就是“黛玉葬花泣残红”:早晨宝玉和黛玉在聊天。宝玉无心说了一句冒犯黛玉的话,黛玉哭着就跑了出去。黄昏,黛玉以为宝玉被别人叫去一整天,心中担心,晚饭后过来看他,丫环没听出来是谁,没让黛玉进去。黛玉听了,气的愣在门外,想到自己孤苦伶仃,不禁落下泪来,她回房抱膝含泪坐了一夜。第二天中午,宝玉听到山坡那边有人在低声哭泣,边哭边诉说,非常伤心。宝玉止住脚步细心听,只听那人念得悲悲切切,痛彻心扉。原来这是黛玉因为昨夜被关在门外,伤心难过,将这些残花落瓣拿来掩埋时因感而发吟出一首《葬花吟》。当宝玉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农只是谁”时,不禁大哭,黛玉看见是宝玉,就质问他,为什么让丫鬟开门?宝玉发誓说不知道这件事。黛玉想可能是丫鬟偷懒,于是原谅了宝玉,两人破涕为笑,重归于好了。
读完《红楼梦》这部历史名著,我对人生的感悟有了更多,正因为有了这些让人震撼内心的经典名著,才会让这华彩美文滋养着我们的生命。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想必经典诵读已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咱们国家这些古典文学,也让人为之赞叹,耳熟能样的四大名著,在人生长河里,如宝石般栩栩如生,陪伴着我们一路远行,远行在如戏般的道路上。
真正的悲剧总是动人心魄的,因为悲剧是将美毁灭给人看。越是美的有价值的人生被毁灭,其悲剧就越壮美,越深刻,越动人。林黛玉将这个悲剧演绎的很唯美,这也就是为何林黛玉在妩媚丰美的薛宝钗,风流娇艳的史湘云,文采精华的贾探春等众多大观园女子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红楼梦》虽是虚构的,但是反应出的当代社会风貌却非常真实,是时代的缩影,值得我们去深思,去总结为何这个会社会衰败,会如此悲哀。
其实,在我看来,《红楼梦》是一本超凡入胜的好书,这也就是它为什么是四大名著之一的理由。
读《红楼梦》 有感-记叙文1200字相关内容
“生命是有光的,在我熄灭以前,能够照亮你一点,就是我所有能做的了。”——题记浅白的云,充当着远处天空的纯白幕布,蝉鸣持续不绝,此起彼伏地在树林间响起。视线越过参差的瓦屋,远街上的人们三三两两地围坐在一起谈天。立在窗旁,望向远方,只是觉得,突…
“人间苦难\"我之见-读《悲惨世界》有感1000字
这是一部舒展宏阔历史画卷,彰显人道主义精神的鸿篇巨制,是世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它饱含作者对人类苦难的关心,对未来的信念,对美好的向往,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被誉为“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人性向善的精神史诗”。他就是…
黄鹤楼上遥望不归的是友情,千里孤坟埋不住的是爱情,但游子千层底内流动的血浓于水的亲情最耐人寻味,是它让我相信什么是超越一切的母爱,母爱是马哈鱼用自己的血肉为自己的孩子撑起一把大伞。那平凡的故事,每每想起,都会激起心中的一阵巨浪——那永恒美丽…
暑假里,除了每天完成一定量的暑假作业外,我都会看一些喜爱的课外书,有童话类、寓言类、冒险类、侦探类、法律类等,在众多书籍里,我最喜欢看妈妈新给我买的《樱桃树去散步》这本书,它是一本童话书。每一个孩子的童年都离不开童话故事的陪伴。童话就像女孩…
惜海棠无香,叹身世浮尘,伤曲终人散-读《红楼梦》有感1000字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题记《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中最为婉约凄美的一本。它缺少很多戏剧性色彩,其内容也不像其他三本名著那样激昂传奇。仔细品读,她似乎只让人看到了大观园中人最初的日常生活图景与最终的曲终人散。但正是这种掩藏在面纱下的凄美…
著名作家鲁迅,我了解的并不多,而认识的途径也只从语文教科书里。那时的我对这位著名作家抱有或多或少的怨言,心中对他也有所不屑。但当真正翻开鲁迅先生的名作并品读后,才发现鲁迅先生身上散发的魅力。在读《彷徨》时,鲁迅先生那种深沉、愤慨,犹如匕首投…
在艰苦中奋斗,亦如平凡中的伟大,致每一个奋斗的普通人,希望你们在看清楚生活的真相后,能一如既往的热爱生活。——题记这部小说让我明白了生命的真谛……很庆幸让我和《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相遇,合上书,闭上眼,那一幕幕动人的场景在我的脑海中驻存,细…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故事的主人公简.爱自幼父母双亡,被冷漠的舅母抛弃。在一所女子学校里,简.爱度过了自己痛苦的童年 ,她的生活过得很艰苦。在那个对女性充满歧视的年代,简.爱没有选择屈服。长大后,她找到了爱人,上天似乎给了他一个…
早晨的太阳刚出来,淡淡的光辉洒在学校操场上,洒在还没升起来的五星红旗上,洒在静默而立的孔子雕像上。我喜欢这时候的校园,我可以穿越校园里青青葱葱的榕树,穿越鸦雀无声的教室,穿越堆积成山的课本,一直到达我的座位。看着这本印着“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有这样一个奇人,他出生于一个富贵的地主家庭,却勇于为广大农民谋福祉。他学习绘画,最终却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个人,就是艾青。艾青的诗富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每当吟诵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时,心…
岁月流水,亦如云卷云舒,甚是惬意。那文韵似是被水浸没的栀子花,那花香承着水的湿意丝丝散发在空气中,叫人这般就想到了淡云流水之感。美,甚是美。宛如浮纱半遮面,若隐若现。书中透出的悠闲淡雅,真像其所写“灵魂的故乡”。就是如此,它让我的灵魂在其中…
《艾青诗选》中我最喜欢的一首就是《黎明的通知》。艾青的诗歌都是对太阳、黎明、理想和光明为主体的讴歌,这首《黎明的通知》正是他感觉到战争胜利的曙光后,对于革命的颂歌。诗中“我”化身成为了光明的使者,为祖国大地带去了胜利的消息。让所有的人民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