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声巨响,火箭腾空而起,熊熊燃烧的火焰,映红了半个天空!”该句出自李鸣生所写的《飞向太空港》,描写的是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火箭升空的情景。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读来仍旧心潮澎湃。
这本书以实地采访获得的真实资料为支撑,全景式地描绘了中国航天人首次与外国科学家合作,用中国“长征三号”火箭把美国“亚洲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的过程。这次发射,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次发射的国外商业卫星,也是一个光荣的里程碑。书中既有中美专家在大山沟里携手合作的亲密与友情,也有中西方两种文明在发射场上的碰撞与冲突。
读完这本书,让我认识了许多废寝忘食、呕心沥血的航天人。有思维缜密的上官世盘,有胸怀广阔的谢光选,有严谨认真的任新民……他们不求名利、不怕牺牲、抛家舍业,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展现了中华民族勇于进取,不断攻坚克难的智慧与决心。
回顾我国的航天路,风险与机遇并存,失败与成功同在。建国初期,我国的航天事业一无所有,国外的卫星技术又对我们实行封锁,但是我们的航天人并不服输,他们勇于开拓、不畏艰险,在落后荒凉的大山深处摸索出了第一个卫星“东方红一号”以及“长征”系列火箭。一路的风雨,一路的艰辛,令许多人都望而却步,但中国航天人秉持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面对万里长征般的茫茫宇宙,他们迎难而上,勇不退缩。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我们才得以看“嫦娥”奔月,观“天问”探火,叹“羲和”逐日,赞“天宫”邀游宇宙,待“鸿雁”传递佳音,望“北斗”指引方向……
在现如今这个时代,明星云集,网红密布,各种观念满天飞。作为中学生,为了不被一些消极的观念所影响,我们需要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因而,我们要向中国航天人学习,学习他们吃苦耐劳,勇于探索,奋发向上的精神。
读一本好书,终身受益。读《飞向太空港》让我体会到了中国航天人顽强不息,坚持不懈的精神。这种精神将一直陪伴我,成为我前进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飞向太空港》-读后感700字相关内容
初三读后感范文篇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800字在家乡养病期间,保尔到烈土墓前凭吊战友,感慨万千,发出了感人至深、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有一次差点死了,但他想起了战友,觉得自己应该活下去,毕竟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
“可否请你帮我画只绵羊?”第一次见面时他这么问。既然如此“我”就帮他画了一只绵羊,可这位小鉴定家似乎在考验“我”的耐心――四只羊中竟无一只满意。就当“我”耐心被磨光敷衍的画了一个空箱子,并告诉他要的绵羊就在里面时,他却露出了喜色。这就是“我…
傅雷家书读后感_暑假读后感1000字(1)谁都说它是关于教育,父子情的着作,果然名不虚传。傅雷,傅聪虽身隔万里,但父亲却通过儿子的信,深入地了解儿子,写下感人的信。信中有对儿子学业的指导,更多的是对儿子人生的指引。信中的话充满着父爱,蕴涵着…
午后,太阳无情的烘烤着大地,窗边的花儿和草儿受不了熏烤,个个都耷拉着脑袋,唯独床角的仙人掌依旧昂首挺胸……是什么让它如此坚强?是什么让它依旧挺立?是毅力、是坚持,是韧劲!保尔·柯察金就是这株仙人掌,坚忍不拔、不卑不亢,他,是活生生的,一个有…
傅雷家书读后感_初三读后感1500字(1)《傅雷家书》这是读大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介绍的一本书,知道是一本好书,但是一直没有时间去看,去细细的品位,在放假的时候,终于逮到了时间,翻开了几年前买过来的书,细细地品位。《傅雷家书》是一部很特殊的书…
看了《傅雷家书》后,我的感慨颇多。也许很多人会为:只是一篇书信而已,有什么好看的?现在,就听我娓娓道来吧。《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
初中优秀读后感篇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800字在家乡养病期间,保尔到烈土墓前凭吊战友,感慨万千,发出了感人至深、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有一次差点死了,但他想起了战友,觉得自己应该活下去,毕竟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这本书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我来说意义重大,这是我年幼时所读到的第一本科普类书籍。整本书光怪陆离,其中所讲述的许多问题浅显易懂却又扑朔迷离。上帝掷骰子吗?无数的科学家为这个问题背后的量子力学痴迷乃至疯狂。如果要评…
《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这本再平常不过的自传带给我许多思念。是它陪伴了我初三一年。每天在完成复习功课后,在睡觉之前,总会偷偷打开台灯,翻上几页。在寂静的夜晚,看这本书,感觉很好,我受益匪浅。李开复,我敬佩的一个人。他先后在苹果公司,SGI公…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每每读到这一句,脑海里总会浮现林黛玉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的情态。人人皆说黛玉不及宝钗脸若银盆,眼如水杏,我却独爱她那笼似蹙非蹙罥烟眉。玉雪为骨冰作魂的黛玉,你还好吗?黛玉,就像她的名字,天然纯净的璞玉,却不是…
书伴随着我,不论何时,我身边总有书,放了寒假也一样,寒假里我结交了一个朋友--《俗世奇人》。这本书中,作者冯骥才描绘了许多天津生活的“奇人”,“奇人”有的现身于上流社会,有的混迹在市井民间,都是“俗世”中人;然而他们又不是普通人,他们所做的…
翻开书本,一页一页写着的满是“吃人”二字,它们如同锋利的匕首,深深的插进我的心,使我久久不能得到呼吸……这就是鲁迅先生于1918年创作的中国现代文学中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它具有划时代的价值与意义,不仅开辟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