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记叙文

《居里夫人》-读后感7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4 17:48

暑假里,我阅读了《居里夫人》这本书。读完之后,居里夫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我了太多太多的启示。玛丽居里是法国赫赫有名的物理家,化学家。在玛丽居里10岁时,病魔无情的夺走了她母亲的生命。对于年幼的她来说,这对她是个不小的考验。但是玛丽居里变得更加坚强,化压力为动力,努力学习。后来两次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对知识的向往和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使它成为我们所钦佩的人。

整本书中,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居里夫人在巴黎求学的那一部分。她当时经济拮据,为了避免干扰,他从姐姐家搬到了一个阴冷的小阁楼上,每天她7点起床,学习到凌晨3点才休息。冬天的巴黎寒风刺骨,一床薄被哪能抵挡严寒?于是,她便将所有的衣服都盖在被子上,甚至将椅背压在上面,以此来增加温暖的感觉。仅有的一点儿生活费只够她终日以水果冲击,根本谈不上添置衣物。她穿着打着补丁的衣裙和垫着硬纸板的破皮鞋度过了在索尔本大学的求学生涯。

母亲的心-《语文试卷里的名家美文叶倾城卷》读后感7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2 08:55

暑假到来了,妈妈送我一本书——《语文试卷里的名家美文叶倾城卷》,妈妈告诉我,叶倾城是她小时候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

刚拿到这本书,简单的封面让我很不以为然,但当我打开这本书,慢慢读下去,我被书里的故事深深吸引了,这本书写了很多关于“母爱”的故事。其中《给母亲买面包》,“妈妈”想去春游,让“我”给她买一袋面包,“我”不情不愿地一边排队一边暗暗埋怨妈妈,就在这时,前面有人为了位次爆发出激烈的争吵,这时大家开始排顺序,算到“我”时,刚好能赶上。这时,“我”身后的中年妇人想和我换位子,当得知“我”是在给妈妈排队买面包时,“整个店突然有了一种奇异的寂静,所有的目光一起投向我”。售货员笑着说“今天卖了好几百袋,你可是第一个买给当妈的。”这时,新的一炉面包热腾腾端了出来,芳香像原子弹一样地炸开,“我”前面的、再前面的、所有顾客都让我先买,给我让出了一条路。我走在通往柜台的路,就像“走在每一位母亲的情怀里,好像走过了长长的一生。”《在妈妈的膝头上》写出了一位妈妈为了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在书店,背靠着墙,一膝跪地、一膝蹲——把腿给孩子当座位,如此坚持了很多年,直至孩子长大成材。《母亲的心》写患了老年痴呆症的外婆,偷偷把女儿小时候最爱吃的菜放进口袋……看着看着,我的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天降大任于斯人-读《大明第一推手刘伯温》有感7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4 17:48

某一天傍晚,美丽的月亮姐姐从云层中露出了半边脸。“清清,快出来看月亮呀,今天的月亮可真圆呀!”妈妈兴奋的声音,从阳台传了过来。可是,我却无心理会,因为,当天下午看了一本叫《大明第一推手刘伯温》的书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本书的作者叫陆杰峰,讲述的是刘伯温的故事与谋略,刘伯温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但是,在他遇见朱元璋之前,一直不得志,因为那时候的江西官场已经黑得像一只黑狗骑着一匹黑马,在黑夜里奔跑。1358年,朱元璋为了召集天下有志之士,在听见民间流传“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后,便亲自寻找隐士刘伯温,并说服他,请他出山。也是朱元璋的这一“请”,才有了之后的西平陈友谅,东征张士诚……刘伯温用他的智慧和谋略,成就了朱元璋建立了他的大明帝国,而刘伯温也被世人称为“帝师”“王佐”。

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就是朱元璋加入了郭子兴的起义军造反的时候,郭子兴很器重他,把自己的义女嫁给了他。但是朱元璋不满足于跟眼前这些没有档次的“大帅”们厮混。他要出去开一家自己的分公司,自己做总经理!于是朱元璋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中途遇到了很多困难,其中就有一次被孙布活捉了,幸亏徐达用他的聪明才智才使他得以脱险。

永不放弃,实现梦想-《丑小鸭》读后感700字

更新时间:2024-05-09 06:20

今天爸爸给我买了一本《安徒生童话故事》书,我非常高兴,我打开书迫不及待地就看了起来,其中有一个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那就是《丑小鸭》。故事中的丑小鸭我既同情它的遭遇,又敬佩它的勇敢执着。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一只鸭子从它一生下来,就长得很丑,就经常遭到同伴的歧视和嘲笑。当我看到丑小鸭躲在芦苇中独自流眼泪的时候,我深深被感染了,它,一只小小的鸭,就因为自己自己与众不同的外表,.处处受到嘲笑,欺负和折磨。但它丝毫没有放弃过,始终心怀梦想并一直默默为之努力,终于经过重重的磨难和历练后,它破茧成蝶,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读《樱桃树去散步》有感-记叙文7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2 18:50

暑假里,我读了《樱桃树去散步》这本书。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鸭妈妈和神奇小溪》这个故事,书中的故事让我明白:妈妈是世界上最伟大,最坚强,最无私的。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位鸭妈妈有七只小鸭子,这七只小鸭子都有缺点,很让鸭妈妈操心,甚至气得鸭妈妈经常掉下眼泪,每当小鸭子不听话,鸭妈妈就会去那条神奇的小溪,等她从小溪回来,她就变得比以前更有力量,更有勇气更懂得怎么做一位好妈妈了。虽然鸭妈妈每天都很累,但是鸭妈妈却很爱自己的孩子。,

书中有一句话:无论是谁,都会有累的时候、烦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看到这里,我想起了我的妈妈,也深深地体会到了妈妈的不容易。妈妈每天都无微不至的照顾我和弟弟的生活和学习,还要做家务,打扫卫生。当我和弟弟不听话、发脾气的时候,妈妈也会生气,甚至被我们气得哭。当妈妈心情不好的时候,是不是也要发泄一下情绪呢?可无论怎样,妈妈都时刻关心着我和弟弟,反过来想想我自己,真是太不懂事了!为了一点小事,就和弟弟吵,经常丢三落四,考试粗心大意,让妈妈操心。

红色信仰-读《永远追随》有感7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5 21:31

七月是红色文化主题月,在这个特别的月份里,我读完了《永远追随》这本书,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有难过,有敬佩,也有气愤,但更多的是感动。

《永远追随》这本书讲述了两个少年陶百川、周三才和家人平静地生活着,他们全家依靠毛驴小白磨豆腐生存。有一天,毛主席和红军借住他们家,撤离时警卫员借走了毛驴,却没有按承诺如期归还。于是,两个少年踏上了讨驴之旅,由此见证了红军长征途中最为惨烈的湘江之战现场,以及红军克服艰难险阻护送他们安全回家,最后两少年都加入红军队伍的感人故事。从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安危放在首位,在资源匮乏的当时,坚决执行着“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政策,才深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戴,赢得了民心,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红八军团护送两个少年回家经过湘江凤凰嘴渡口时遇到了敌人的轰炸,由于武器的悬殊,红军成片成片地倒下,连长赵永胜为了保护两个少年也被炸成重伤。侦察兵齐长贵想带着受伤的连长和两个少年一起泅渡,但是连长不想他们成为轰炸机的目标,交代完齐长贵如何保护两少年泅渡,便举枪自尽了。我非常难过,同时也为红军战士为了保护老百姓不畏牺牲的精神所深深感动!我想正是因为红军满腔赤子之心为人民,所以亿万人民群众才坚定地选择站在中国共产党这一边。这一刻,我对“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永远追随》-读后感700字

更新时间:2025-05-29 02:11

这个暑期,我读了柳建伟的《永远追随》。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吸引了我,几天过去了,书中情节还时不时像放电影一般回放在我脑海中。

这是一个似轻实重的故事.它讲述了陶百川和周三才与他们的家人平静而又充满希望地生活在湘南的一座小山村---香花岭。他们最重要的生存基础和快乐的源泉是一头与众不同的驴子---小白。红军长征借住在他们家,在由疑惧到信任的多日相处后,红军撒离时借走了那头对他们来说无比珍贵的毛驴,却没有按照承诺如期归还。为了讨回如此重要的财产,也出于一时意气,两个少年踏上了寻找之路,由此一步步跻身红军长征路上最为惨烈的湘江之战的战场。

这本书中有一个情节让我深受感动。红八军团的连长赵永胜在送陶百川和周三才去见毛主席的途中,为了救大家,不惜被飞机投下的炸弹炸的奄奄一息,又为了不连累大家,把手枪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他扣下扳机的那一刻,我仿佛听见了手枪“砰”地一声炸响,内心随之一颤,两行泪水不听使唤的流出眼角。在两个孩子的心中,毛主席带领的红军战士是一群为了他人能够献出生命的一群人,是值得信赖,托付和追随的。在战争爆发之时,红军哪怕牺牲自己也要保护别人。那个时代的中国,没有先进的武器,面对敌人飞机的轰炸,只能被动挨打,但他们就算牺牲也要保卫人民。他们是最铁血的军队,是最勇敢的军队,是最伟大的军队,也是最无私的军队。他们很不容易,很有成绩,很了不起!

《可爱的中国——方志敏的故事》-读后感7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5 08:52

本书是选自张品成的作品红色经典小说——《方志敏的故事》。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读完了这本书,深深地感受到这些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共产党们,在那个艰苦岁月做出顽强的斗争。

本书阐述了闽浙赣的红十军团与蒋介石部队英勇作战,以方志敏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员们身先士卒事迹。在1934年秋军事形势日趋险恶之际,中央命令方志敏担任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领导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行动,以牵制敌军、掩护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在部队行动失败、艰难突围而被敌军打成两段的情况下,他虽已经在前段跳出包围,但他作出的选择是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毅然转向返回敌人重重包围中寻找仍在后段的大部队。他说,“因大队伍尚在后面,在责任上我不能先走。”因为这一铁血担当和选择,他最终落入敌手,壮烈就义。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7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6 19:44

今天,我怀着无比愤怒的心情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读完了这一文我知道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再北京西郊,曾经被誉为“万园之园”,可现在,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只是残桓断壁,真令人气愤。

当我读到圆明园的建筑金碧辉煌,富有诗情画意时。不断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建造出了这座举世闻名的园林艺术瑰宝!这是一项多么艰巨而又伟大的工程呀!这充分的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我为我们的伟大的民族而感到骄傲但我读到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夺我财宝,烧我园林时,我的心情沉重,心里充满了仇恨。

这些强盗们肆意毁坏园林,竟把“万园之园”化成灰烬。看到这里,我恨不得给他们碎尸万段砸成稀八烂我不断大声的骂到:“死畜生!不要胡作非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语故事》读后感700字

更新时间:2024-05-01 10:47

暑假期间,我读了许多课外书籍,其中让我最感兴趣的一本书还是《成语故事》,里面讲的故事短小精悍,很有教育意义,特别是《悬梁刺股》、《凿壁借光》这两个故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这两个讲的都是古人勤奋好学的故事。

《悬梁刺股》讲述了两个人刻苦学习的故事,一个是汉朝的孙敬,他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读书,直至深夜。因为疲劳瞌睡,会不知不觉地打起盹来,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拴在屋梁上,一头系在自己的头发上。这样以来,如果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疼,瞌睡就跑了。后来他也成了有名的大学问家。另一个是战国时的苏秦,在游说秦国失败后,回到家里发愤学习,每当晚上读书读得疲倦打瞌睡时,他便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直至鲜血淋漓。他后来终于成为有名的政治家。

《凿壁借光》讲的是我国汉代有个少年,叫匡衡。他自幼勤奋好学。但是他的家很贫穷,买不起灯油,到了晚上就无法读书。匡衡的邻居是个有钱人,每天晚上屋内灯光通明。匡衡为了读书,就在自家墙上挖了一个洞,隔壁的灯光从小洞里透出来,他每天晚上就借助这一线光亮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