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古代杜甫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见地。近代林语堂也说过:读书能让人得新知,增学问,养性灵。”
与书为伴,我感叹一滴水就是一片海。与书为伴,我惊叹整个世界就是一本书。与书为伴,我顿悟教学是一门艺术,一项伟大的工程。初为人师的我,非常渴望能在讲台上展露锋芒,成为孩子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可是事与愿违。我精心的备课,认真的授课,都在学生的不积极、不踊跃、没兴趣的表现中凸显着自己的徒劳,让我倍感教学的无奈。望着孩子们渴望而又迷茫的眼神,我真正地体会了什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不是只用我所学专业知识就能解决的!怎么办?千百次地扪心自问,千百次地纠结求索。而此时恰逢我校举办“书香校园”的活动,于是茫茫然中,我选择了读书。并在书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读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我体会到了崇高纯真的人性教育的真诚。读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我学会了以饱满的热情进行理性的思索。读加德纳的《多元智能》,我明白了因材施教的最终原因。读窦桂梅的《窦桂梅阅读教学实录》我领悟到教育就是为学生的生命奠基。读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我懂得了用教师的心灵赢得学生的心灵、用教师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才是真正的教育。
书,教会了我用“爱”去教学,用“智”去取胜,用“德”去育人!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 》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要求‘后进生’在一个早晨就根除所有坏习惯,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让他们通过自我控制而逐步减少犯错次数。”这段话给了我极大的启示。当我遇到学生频繁犯错时,不再是一味地批评。在我的班级中,有一位学生上课特别爱做小动作,说闲话 ,我曾经记录过,一节课下来,它有十六次小动作。我与他谈话,他也知道同学们对他这个坏习惯很反感,自己也很想改正,但管不住自己。我对他说:“你每堂课都做小动作,影响同学们学习。这样吧,你先试试尽量争取每天有一堂课不做小动作。如果没做到,我暂时不批评你,但如果哪一天做到了,你就来给我报个喜。”第一天,他没来报喜,是因为他还有些害怕,有些犹豫;第二天他来报喜了,而且特别兴奋;第三天和第四天他又没来报喜,我又找他谈话,如果你不能来报喜,就负责班内倒垃圾桶和擦黑板的任务吧;同时给他的妈妈打电话,让她转达:老师表扬他了,因为他的小动作比以前少了,同学们更加喜欢她了。第五天,他又来报喜了,可以看出他内心的兴奋。尽管一周之内他只有两天报喜,但我仍然给他以热情的鼓励。就这样,他犯这个错误的频率越来越少;半学期过后,我用这种宽容的心,基本上让他改掉了这个坏习惯。我感到从未有过的高兴,可以说是读书教会了我读懂学生这本书。体会到了会呼吸的教育。
读书是一种幸福。它让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了平时我不能看到的,触摸到了自己的教学软肋。我看文学、哲学,我读教育学、心理学,课后,我也写起了教后记,教育札记。我不断地读,不断地思考,从书籍中寻找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慢慢的,我发觉自己工作起来顺多了,教育学生的方法也多了,生活变得快乐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正是读书的妙处。读书,能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地增长智慧,让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读书,能使教师充满生命的激情和智慧的言语,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读书,能改变教师的人生,使教师思考人生,把教学变成一种过程、一种动态、一种求索;读书,是教师可贵的生活品质,一种诗意美好的人生境界。
品读书真谛,享文化滋养-记叙文1300字相关内容
中考作文技巧:记叙文怎么写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只…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结尾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
对于即将中考的学生来说,记叙文写作已有了一定基础,但在写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一)首尾不入题目文章的开头、结尾入题,才能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集中、中心突出,给读者留下眉目清楚、主题鲜明的感觉…
写活动怎样防止“三老病”_怎么写记叙文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参加活动总是最令人兴奋的事。于是写活动,如参观、访问、旅游、集会……也就成了我们记叙文中常见的题材。一般说,同学们总以为写活动最容易,把现成的材料按时间顺序记录下来就成了。问题就…
初中生作文写作技巧:记叙文怎么写?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
记叙文写作如何“变换叙事人称”_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指导与传统的小说家不同,西方现代小说家们在意的似乎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如何讲述故事。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叙事人称,而是尝试着不同叙事人称的变换使用。比如杜拉斯的著名作品《情人》。这部小说的线索明…
(1)积累动情点所谓动情点,就是事件中能触动人们思想感情的关键内容。要写出动人的文章,首先要有能打动人们思想感情的材料。材料动人,文章才有可能动人。如果题材寡情,连作者都感动不了,又怎能打动读者的心呢?那么,学生生活中有没有生动感人的素材呢…
“文似看山不喜平”。只有一个中心事件的文章,若能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做到张驰结合,起伏变化,则可扣人心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当鲁达听到金氏父女的哭诉后,怒火中烧,要“打死了那厮再来”时,情节陡起,似乎高潮即将到来,但作者却巧妙地让史进、…
人物性格的塑造、作者感情的抒发,都离不开一字传神或一针见血的细节。鲁迅《社戏》写孩子们归航途中偷豆,阿发“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阿发“往来的摸”,有比较鉴别之意,显现出他聪明而无私的童贞,传达出…
文章以关键语句反复扣题,显得内容紧凑、中心突出。《谁是最可爱的人》由这样三个板块扣题:一是开头,在书写自己在朝鲜的感觉后,以“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扣题;二是主体,在展示了三个典型事例后,分别以“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吗…
就是说文章的结尾既自然结束全文,又巧妙引发思考。《驿路梨花》结尾写道:“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这个结尾既实写自然梨花,又虚写雷锋精神,结构上照应题目,内容上深化主题,意蕴丰富…
记人为主的记叙文以记叙和描写人物为主,重点在通过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从而使读者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对人物产生鲜明的态度和感情。怎样刻画人物呢?那就要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各种表达方式,互相结合,交替使用。这里说说怎样用好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