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里有两首歌,一首平和,一首激昂。——题记
很多年以后都忘不掉去三八线那一天,天阴沉沉的,雨打车窗,雾湿而不快。在此之前,我对这 场战争的印象只有一些模糊的影子,仅知道是朝鲜和韩国的战争,中国和美国也分别参与,最终打得平手,以此为界,朝鲜叫朝韩战争,而韩国,叫韩朝战争。
当车快驶进景区时,两边便有高高铁丝网围护,铁网之外,依稀可见得有面目狰狞的警示牌散落路旁,导游介绍,这便是当年战争的“后遗症” ——随处埋下的地雷,直到现在,还有人因误踏而 被炸死。而在远方,烟雾朦胧间,梯田拾阶而上,有老农箬笠蓑衣,一派祥和,仿佛地狱天堂亦不过一 路之间。
后来我们穿过瞭望台和瞭望塔,穿过望拜台、自由桥,前者依旧有士兵驻守,戒备森严,后者彩带飘扬,满怀思念。这让我们意识到,这里并非仅仅是历史遗迹,它对人们的影响,即使是在今天也难以消融,无论是暴烈地对立,还是温柔地守候,这都是它矛盾的现状。
接着我们来到地道——战争期间亦有许许多多大同小异的地道,这是保存最完好、开发得最好的一条,即便如此,也要戴上头盔和探照灯,彼此搀扶,小心翼翼,耳畔还时常传来有人因滑倒而发出的轻微呼痛——地道既黑且湿,雨水涟涟,滴漏而下。地道尽头却被封锁,隔着几道玻璃,便是朝鲜,依稀见得有人荷枪实弹,来回走动。
返回后便是电影院,循环播放着纪录片,讲述战争的大概和细节,字幕亦有中文,图片里有无助的妇女,迷惘的战士,残肢断臂,伏尸千万,他们有着相同的神情和相似的面貌,甚至连血液也曾有近乎一致的温度,并且都在缓慢冷却。尾声是一首歌,舒缓,悲切,感人,迫我回想一路风景:路旁埋下的地雷,雨中走动的战士,地道尽头黑洞洞的枪口,片子里死去或正在死去的人们……这是同一个民族的自相残杀,我听到黑暗中有饮泣的声音,一定有人和我在这里产生了共鸣。以往听老人说,但愿没有战争,都以为不过一句空言,只有到这里走过看过以往的疼痛和如今的伤痕,才会明了,这是怎样沉重的愿望。
从影院出来,我亦是怔怔,天却意外的晴朗,草意外的绿,有孩童在雕塑缝隙间微笑,忽而就想起松尾芭蕉的一首俳句:
往日兵燹之地,今朝绿草如茵。
回来后依然经常想起那首片尾曲,在大脑深处回荡,无法哼唱,无法记录,却一直回荡。尽管我对此曲一无所知,可我知道她一定在歌颂和平,演唱者定是一位母亲,一个赤子,午夜梦回,竟也莫名其妙地泪流满面,如斯广博,如斯悲壮,如斯深沉,如斯慈悲,其中必有生命的重量和和平的渴望。
后来我才知道,这场战争让多少人失去了生命,其中包括几十万我们的同胞,同胞中还包括了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托尔斯泰仿佛说过,没有哪个父母是希望战争的,可作为一个国民,我们必有不同的选择。
我曾两次去南京,第二次去时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地域和血统的相近,使我感到更难过,也更悲伤。馆前是各种各样的雕塑,身体扭曲,神态痛苦;馆内有一幅幅照片,黑白色的,老人孩子妇女,残杀屠戮分尸,不堪入目。我想若把照片染上色彩,黑发红唇黄肤,这是与我们一般的颜色,却有着白眼鲜血断肢,这是与死人一般的颜色,这又是怎样的触目惊心。馆内还有很多烈士的名字和照片,活着的样子或死去的遗容,身居庙堂或又是草莽英雄。馆内有时会放《义勇军进行曲》,尽管这是一首生下来便耳熟能详的歌,可到这一刻我的敬畏之心才更加深刻了,“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曲调激昂,毫无悲切之感,却偏偏带了点视死如归的意味,感染自己,动容别人。
我想起北京万里长城上早已熄灭的烽火,南京雨花台里满载历史的浮雕,武汉红楼上当年共商国是的房间,山东台儿庄曾经血染的荷池,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里惊心动魄的模拟场面……很多故地都已物是人非,旧貌新颜,可有些东西未曾改变,如同《义勇军进行曲》般永远流传,从未枯竭。
我想,从汉武帝时代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近代秋瑾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再到如今我们脱口而出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从古代的九州烽火,一片丹心,到后来的枪林弹雨,以死相拼,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每一次胜利都是惨胜,可我们能不用惨换来胜吗?“日军在六周内,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达30万以上。”既然战亦死,降亦死,死国可乎?谁又是愿作奴隶的人们?古是,今亦是,抗日战争是,抗美援朝亦是。
以后的每一次升旗仪式,我都不再随意散漫,因为这是我们铭记历史、思考历史的方式,承载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魂魄。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和另一种平和的声音相配,在我心中轻轻地响起。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在死亡面前,我们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渺小呀,谁能拒绝战争,拒绝铁骑将山河踏碎,拒绝同胞在眼前死去,拒绝屈辱的历史?谁又不希望和平,希望人类生生世世相亲相爱,希望哪里都是世外桃源,希望每个人都有喜乐安平的一生?可这的确不是一个人用一己之力可以改变的,但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学会担当,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与他人和平共处,我们是不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什么。所谓成长,不过是懂得担当;所谓担当,不过是守好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我想,这世间必有很多大写的人,如同擎天柱般顶天立地地站着,撑起一片蓝天,我仿佛也在刹那间拔高,迅速成长,和他们一起,担负着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世界的责任:作为一个人的铮铮傲骨,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世界的和平安定。
这便是我的担当,我的声音。
清平,吾歌。
清平吾歌-八年级记叙文1900字相关内容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人人的故土都有月亮。每个人都喜爱自己家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但是,如果只有一个月亮高高地悬挂在天空的巨幕中,未免显的大过于单调、没有诗意了。所以,在许多中国古诗词中,不太会出现只有一个月亮的,都会找一个物品…
我想听听你的心跳声。——题记长大之后,你会发现稍微一慢下来,就会有很多声音催促着你往前走,懂你、爱你的人越来越少,然而我的身边失去了关于她的所有声音。她80多岁,梳着一丝不苟的头发,最后用一根发簪点缀,一双大眼睛已经深深的陷了下去,嘴里的牙…
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那是一个礼拜日,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那个礼拜日母亲答应带我出去,去哪儿已经记不清了,可能是动物园,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地方,总之她很久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礼拜日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
一步一步,一栋栋高楼后传来一阵脚步声,一圈又一圈。又是一个休息日,我按平常时间来到楼下,开始跑步。一圈,两圈,三圈……喘气声渐渐加重,我快迈不动腿了,汗水一滴一滴。虽然还没到夏天,但真的好热,外套脱掉,身子好像轻了些。跑跑跑,冲冲冲。咦,这…
“就她?这种水平也能参赛?”“弹吉他?这也不什么新鲜的表演方式吧!”“老师凭什么就选了她了?凭本事呢,还是关系啊?”皱巴巴的考核成绩单从手中脱落,责难声、质疑声、嘲笑声,蜂拥而至,一下接一下地砸向我,刺戳着耳膜,也击碎了那颗爱乐的少年心。站…
我们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而且总是惊喜不断。今天下午,爸爸竟然来给我们班上课啦!他的保密工作做得真好,我竟然事前一点都不知道。今天下午第一节是少先队活动课,同学们照例拿出“少先队活动”这本书做好了课前准备。上课铃响了,翁老师走进了教室,跟着她…
初春时,我不经意间发现了校园角落里的这一棵海棠。它的树枝上刚刚长出一些不起眼的花苞,粉里透白,看上去弱不禁风的;摸上去,像婴儿的小手一样细嫩柔软;把鼻子靠近花苞,还闻不到什么味道。我并不看好它们,不屑地想,这些柔弱的花苞应该风一吹就会凋落吧…
10月14日,秋高气爽,天空瓦蓝瓦蓝的,像一匹透明的蓝缎子。我们4-6年级的同学和老师乘着旅游大巴到增城荔枝文化村秋游。坐在车上,看着沿路的景色心情格外舒畅。风,轻轻地,温和地吹着,是美丽的秋姑娘姗姗而来。路旁的树木由于南方热带气候而变得郁…
四月应当是温暖的季节。它应该笼罩在春光之中,它应当赋予万物新的容貌。可我却感受不到。四月初,在普通的日子里走到学校,像往常一样走到教室开始上课,下课。我却如坐针毡。不知是什么时候,也不知是谁起的外号、开的玩笑,我生生被冠上了“胖”的名号。起…
暑假的生活丰富多彩,既可以游山玩水,又能读许多喜欢的书籍。其中我和爸爸一起钓鱼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清晨,我和爸爸带着钓鱼的工具来到小河边,微风徐徐,水面泛起阵阵涟漪,岸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和柳树,空气中飘着花草的清香。远处,农家在炊烟袅袅中…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句话大家都听过吧,不过,今天的这幅漫画却正好颠倒过来了:一棵小树正屹立在一片空地上,它才刚刚冒出几片嫩叶,柔弱的枝干,好像风一吹就会倒下,真是弱不禁风啊!在太阳的照射下,小树在地上投下几缕淡淡的影子,那影子如同几丝淡…
“我要书!”这是我在家里发出N遍的吼声。上一个暑假时,我满足了妈妈的要求,让妈妈给我买第一季的《查理九世》,共有25本。但这只不过是第一季,我还想拥有第二季,并且25本5个月就看完了,身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书虫,怎能忍受没有书的滋味呢?可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