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的作文,描写如何的作文

中考考场作文如何“新鲜逼人”

更新时间:2024-05-10 06:09

写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新的发现,跳出前人的窠臼,另辟蹊径,才能写出一篇好的考场作文,同学们可从下列两方面入手。

选材新融入时代新意

把作文选材的视角投向时事,获取新而又新的写作素材。白居易在《与元久书》中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就是说文章应该写时代新人,论时代新事,绘时代新风,传播时代精神。中学生最容易接受新事物,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关注时代大事、社会热点和大众话题,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与时代脉搏跳动合拍,与时俱进,用自己的笔把对时代的思考记录下来,让自己的作文闪耀时代的新思想、新观念、新表现、新要求、新趋向,富有时代的气息,新鲜感人。

一篇文章,特别是考场作文,不必贪大求全,只要将某一点时代新意融入写人叙事之中,以小见大,这样的文章更容易使阅卷老师心灵受到感染,从而产生共鸣。

构思新巧妙中出新意

俗话说得好,把戏人人会做,妙处各有不同。虽然不同文体在结构上都是有规可循,但要提高作文的得分,就必须设法超越一般的构思路数。会写作文的人,面对作文题都会先估猜一下别人可能会怎样来写,然后再想想自己与众不同的写法,充分展示自己独特新颖的构思。构思中,这种“先人后己”的做法,目的是为了寻找优于一般,更新更佳的构思方法。同学们可重点掌握几种构思方法,以便考场应用。

-设疑布阵卒章解惑法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_如何安排作文“结构”

更新时间:2023-02-07 14:42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_如何安排作文“结构”

中考满分作文结构方式很多,如写记叙文,可以物或情为线索结构文章,可以欲扬先抑,有问有答,也可以顺叙、倒叙、插叙等方式结构文章,还可以采用抽丝剥笋式的结构方式,这里就以总分总方式结构全文的"分"--"虎腹"的部分的结构形式作一些解读。

1、排比段式。

例:海南省课改区材料半命题"我生活在中"满分作文《我生活在挑战中》在开头摆出论点后,从"挑战自卑"、"挑战惰性"、"挑战嫉妒心"、"挑战贪念"四个角度分层论述了挑战的四种对象。

解读:在每一小节开头用一句话引领全节,实际上有类似分论点的作用。或在每一小节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节。这种排比段式的并列结构,显得层次清楚,结构匀称,让人有爽心悦目之感。

例:江苏常州以"有个好心情"为话题的满分作文《美丽心情四季版》,在个小节的开头,分别是以下四句:春天--纸鸢初飞,春暖花开;夏天--小荷初露,蜻蜓点水;秋天--稻谷飘香,硕果累累;冬天--雪落无声,瑞雪丰年。

解读:很多同学都喜欢用春夏秋冬做小标题行文,而该考生却在后面分别加了八个字,提示下文内容,这就是一种创新,再将其移至段首,当然会给人一种新鲜靓丽的感觉。

考场作文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澜

更新时间:2024-05-02 20:19

考场作文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澜

记人的记叙文离不开事件,但写事的记叙文和记人的记叙文写事着眼点和思路不完全一样。记人的记叙文着眼在人,以人为主,文中写的一件事或几件事都是为表现人的思想性格服务的。写事情并不要求完整、细致,只拣有助于表现人物有关的事写。而写事的记叙文则着眼于事,以事为主。当然事情是人做的,写事必然要写到人,写到人的思想性格,但这些都是为叙事服务的,这些如果与事情的发展,与表现文章的中心有关就写,无关就不写。总之,叙事贯串文章的始终。叙事的文章从事情的数量上分,有一文一事,一文多事。一文多事的写法有多事并行,有多事连写。练习写事的记叙文,开始多练些一文一事或一文两事三事的文章,再写比较复杂的叙事的记叙文也就不觉得太难了。

一、写事记叙文的总体要求。

一篇叙事的记叙文无论写一件事或几件事,都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也就是说要写的几件事不一定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事情也不一定都是同一个人或同一些人做的,但这些事应该有内联系,共同说明一个道理,为一个中心服务。

如何应对作文阅卷老师“三眼淘汰法”

更新时间:2023-02-07 14:41

如何应对作文阅卷老师“三眼淘汰法”

小升初作文阅卷老师在多年的评卷‘磨炼’中,早已练就了一套‘三眼淘汰法’。你的作文是优是劣,阅卷老师仅凭这‘三眼’即可定乾坤。作为一名考生,你一定很想知道这究竟是怎样一种神奇法力?而你要怎样才能逃过这法眼呢?今天就让中考专家来为你解密这‘三眼淘汰法’

作文阅卷向来是一件繁琐、枯燥的苦差事,更何况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很多份小升初试卷!所以,阅卷老师不可能对每一篇文章都字斟句酌、细细品味。其实,在多年的评卷‘磨炼’中,老师们早已练就了一套‘快速阅卷法’;当然,运用‘快速阅卷法’并非不负责任,而是一种省时、高效的评卷方法。那么,‘快速阅卷法’究竟是怎样做的呢?简言之,就是‘三眼淘汰法’。

小升初语文应试作文需要注意事项:

(一、第一眼看整体)

中考作文如何审题

更新时间:2024-05-10 03:42

一、审清对象。

当看到题以后,先不要急于下笔,应该先仔细地看看题目,确切理解题目的要求。是写人,还是记事;是写景,还是状物;是日记,还是书信;是实用文,还是想象文……这些弄清楚了,作文就有了基本的方向。有的题目很明显,写人记事,一看就知道。如《我的妈妈》、《我尊敬的老师》,一看就知道是写人的。又如《一件难忘的事》、《发生在暑假中的一件事》,一看就知道是写事的。再如《美丽的小河》,一看就知道是写景的。《可爱的小狗》,一看就知道是状物的。《一封倡议书》,属于应用文,《我在2211年》,属于想象文。但是,有些题目,如《冬天的早晨》,既可以写景,也可以记事;《上学路上》,既可以写上学路上发生的事,就是以记事为主,也可以写通过发生的事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那就是以写人为主了。

二、审明范围。

审题时,我们还要明确题目要求所选材料在时间、空间、数量、对象及内容上有哪些限制。如果搞不清楚这些范围,忽视了题目对某方面的限制,作文时就很容易跑题。比如,《暑假生活片断》,限制了选材的范围——暑假生活;《我的好朋友》,点明了记叙的对象——好朋友;《快乐的星期天》,规定了选材的时间——星期天;《游香山》,规定了选材的地点——香山;《记小学生活中的一件事》,限制了数量——一件事,不能写两件或三件事。

考场作文如何拿到高分

更新时间:2023-12-24 10:25

作文是语文试卷中的半壁江山,100分的试卷占40分,120分的试卷占50分,150分的试卷占到60分,他占了试卷分值的40%。因此作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语文考试的成败。如何让考生在考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历来是人们关心的问题。结合我近20年教学经验,本文尝试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此作一些初步探讨,希望对考生能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平时多观察和体验生活

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看、用心体会,养成时时留心、时刻注意的习惯。第一、观察是写作素材的源泉。只有观察体会,你才会有思辨、睿智的大脑,才可能有“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体验;第二、只有观察才能明察秋毫,才会发现事物间的微小差异。记得小学时学过的一篇文章——《画鸡蛋》达·芬奇不正是从对一只只普通鸡蛋的观察入手、练习,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画家吗?第三、只有学会观察、体验生活,你才能发现生活的美,才能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的美。这不正是要求学生有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的前提吗?试问一个无法从生活、平凡的小事中发现美的人,有怎么能有真正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感呢?

二、平时养成动笔、习作、修改的习惯

中考作文如何谋篇布局

更新时间:2023-02-07 14:41

一篇初中的考场作文,大致包含几个步骤: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展现文采。其中“谋篇布局”这一步解决的就是如何安排内容和表现所选内容的问题。安排内容主要是为所选择的材料构思文章的大结构和大框架,而表现内容则主要是表现学生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及自我个性。我想,这是初中学生应首先明确的观念。

安排内容就是架设文章的大框架。就一篇考场作文而言,很悲催的,学生必须遵循所给方格一个字一个字往上写。也就是说,考场作文不允许考生真正淋漓尽致地发挥。考生的发挥必须在固定的模式之下,这些文字展现在方方正正的格子里才会显得赏心悦目。而这就需要谋篇布局的功夫。

在谋篇布局的过程中,写提纲是最重要的一步。写提纲要注意两步内容:一是确定文章主题和主要内容,二是给文章分层分段,同时确定每一段的大致内容与大概字数。这个提纲不管是真正写在纸上还是仅在心中打成腹稿,都必须保证能在提纲中有条不紊地放进想放的内容。打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必须有一个大柜子,每个柜子里有不同的小格子。将每个小格填满内容后,必须检查一遍小格,将填得太满的地方再分成新的小格,将填不满的地方(也就是对文章展现来说表现力不强的地方)大笔一挥,立马砍掉。这是安排内容需做的事。

中考话题作文如何写_中考作文辅导

更新时间:2024-05-02 07:32

写好话题作文,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生活要深入

其实,生活要深入是写好任何文章的最基本的要求。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没有生活,哪来的写作材料?只有深入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感悟,才能掌握大量的写作素材,才能从生活中找到为我所用、唯我所有的材料,写好作文,才有可能。命题作文是如此,话题作文也是如此。因此,考生首先要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使自己的作文内容鲜活。当然,这里也需要多读多思,不断积累,博览课外读物,咀嚼时文英华,注意消化吸收,为我所用,话题作文才能真正有新颖别致的可能。

2、拟题要到位

如何写好词语类中考作文题_中考语文写作指导

更新时间:2023-02-07 14:41

词语类作文题语法分析及构思举隅

作文题的呈现是以一定的语法单位为载体的,其基本形式是词和短语。在这里我们探讨的是词语类作文题。不是所有的词语都会成为作文题的,一个词语成为作文题与其本身的言语意义和“人气指数”(与生活的亲近程度)大有关系。我们在本文中对这种词语类作文题作共性的探究(从词性角度入手,即所谓的语法分析),以达到对这类作文题目快速解题、多角度构思的目的。

1、名词类文题分析与快速解题

名词,给各类事物冠名,有的表示具体事物,形体可触,有的表示某一抽象概念,需推理分析,还有的介于具体与抽象之间的“过渡带”,情状可察;有的只有单一事物的实物意义,有的还兼有从事物本义引申出来的多个层次的意义(其中最常见的是比喻义)。对于名词类文题,我们可以从它不同的层次和意义出发构思写作,也可灵活运用反向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等拓宽写作领地。

【示例】

文题:阳光

本义:日光。

引申(象征)义:爱、光明、温暖、开朗、活泼、

积极向上、公开透明……

思路铺设:从“实物”着眼,阳光是独立的物,它温暖,给生物以生存的能量;从“虚义”体验,阳光涵盖一切明媚的感觉;反向立意,写爱的缺失,光明的远离,阴暗的笼罩……创新思维:有一种可压缩储存并释放阳光的机器,以此展开思路。

如何写好哲理诗意性中考作文题_中考满分作文指导

更新时间:2023-02-07 14:41

如果留心近几年中考作文题,你会发现,一类富有哲理诗意的文题,受到不少地区命题者青睐,且在教育发达的江苏、湖北等地渐呈流行趋势。如,2009年湖北宜昌的“送你一轮明月”,江苏苏州的“一丝惬意心中来”,山东潍坊的“伸出自己的手”等;2008年湖南长沙的“明天的太阳是新的”,湖南益阳的“春风拂面”,广东广州的“又见枝头吐新芽”等。这类命题文题优美而富有诗意,易于引起考生共鸣,激发其写作热情;但另一方面,这类文题也具有内涵丰富的特点,其思维空间更加开阔,因而在审题、立意、选材上给考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下面我们以2009年湖北宜昌中考作文题为例进行讲解,希望对同学们以后应对这类文题能够有所帮助。

文题回放

人生漫漫,难免会有失意、伤痛、迷茫等等人生灰暗的时候,每当这种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支持和包容……将显得尤其珍贵。就像上文(指2009年湖北宜昌市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材料《常伴一轮明月》——编者注)中的小偷,当他误入人生歧途的时候,正是山僧送给他的“一轮明月”,不但照亮了他回家的路,而且涤尽了他内心的邪念。在你人生的阅历中,是否曾收到或馈赠过这轮“明月”呢?

请以“送你一轮明月”为题,写一篇字数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2009年湖北宜昌市中考作文题)

文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