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的作文,描写如何的作文

如何写景_高中生写景作文写作技巧

更新时间:2023-02-07 14:56

如何写景_高中生写景作文写作技巧

在我们作文中,不管是写人,记事,也常常会有景物描写。那么写景应注意什么呢?

⒈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⒉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

⒊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想象来写。

⒋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⒌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叶圣陶老爷爷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不是具有这样的特点吗?

⒍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写景作文写作要点

高中作文攻略之如何写好环境描写

更新时间:2023-02-07 14:56

高中作文攻略之如何写好环境描写

作文中的环境描写指的是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摹。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当中,故人的个性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写好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及渲染气氛,突出文章主旨帮助很大。而在初中阶段,更多的用到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较少涉及。本文将针对记叙文写作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做一说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因所有环境均服务文章主题,故写环境时,需注意环境描写并非文章主体。也即一篇作文中描写自然环境的文字不一定要多,但要“得体”。所谓“得体”即是说文中描写的自然环境须与其记叙的事件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或对其要表达的情感,主旨或其中的人物形象能起到烘托,突出的作用。针对如何做到“得体”,下面给出两个思路,仅供参考。

1.局部映衬法

议论文如何写好开头

更新时间:2023-02-07 14:56

优秀的应试作文,要开篇点题,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先声夺人,引人入胜。因此,议论散文的开头,语言要富有文采,明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须放在开头文段的末句。论点的表述最好警句化。话题材料可引也可不引用。

一、精彩开头的技巧 (前边我们训练了引用开头、形象开头、排比开头等技巧,这里综合一下)

1.比喻入题,直接扣题 。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及情感有关。”《天平和七弦琴》解说:将理智和情感比作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首句入题,就形象地点出了情感与理智的内在关系——情感与理智对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样的开头,入题迅速,闪烁着思辨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2.拟人入题,激发想像 。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 《学会历史的旁观》)解说:文章开头赋予蝶、蜂、花以人的性情,连物都会带着情感的眼光来评价、认知事物,更何况是情感丰富的人?通过生动贴切的拟人手法,将话题的内在含义巧妙点出,不仅唤起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相关联想,更体现了作者的睿智。

3.设问入题,启人深思 。

如何写读后感_读后感的写作技巧

更新时间:2024-05-10 05:26

读后感,顾名思义,要先有"读",而后才有"感"可言,它将阅读与写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阅读了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首诗而后将自己的感受、心得、体会写下来形成文字,就是读后感。

注意点:

1、吃透文义。写读后感之前,索要写的对象文章或者书籍要读透,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如果读不透,写的时候就会东一句,西一句,不知所云。

2、是自己在写读后感,是自己的感受或者感悟。千万不要说教别人,令人味同嚼蜡。我看过一个孩子的读后感,从头到尾除了概括引用原文之外,就是在对别人指手画脚,搞了很多名言名句镶嵌其中,满以为光彩夺目,实则堆砌材料。让人不愿意读下去。这是很多孩子写作的共性。

一、首先了解"经典式"读后感的结构模式

读后感也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观点、看法,"读"与"感"之间,还要有"感点"前后衔接。因此,读后感的中心一般结构模式可以如下图所示:

述读(前提)

发感(论证)

感点(桥梁)

结感(升华)

在这个结构模式中,"感点"是关键,没有了感点,读后感也就失去了灵魂,也就无所谓"读后感"。感点,就是你读后最有感受的地方或者点。

如何写珍惜时间的作文_高中写作指导

更新时间:2023-02-07 14:56

一、基本思路

精选题材——真情描述

再现美丽——细细品味

提炼中心——着眼话题

凸显亮点——加上桂冠瞩目生辉

二、思路展示

时间没有重量,它却既可以压得人匍匐在地,又可以鼓舞人在理想的空间飞翔。时间没有体积,它却既可以让人敞开襟怀去拥抱整个世界,又可以使人的心眼儿狭窄得芥蒂难容。时间没有色彩,它却既可以使人的心灵苍白、幽暗,又可以让人的内心世界绚丽、辉煌。时间没有标价,它却既可以让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上升到崇高的境界,又可以使另一个人的灵魂贬值到零以下。

精彩构思1

1、反映时代变迁,讴歌时代精神。

2、抒发对故乡的深情。

3、讴歌伟大的父爱、母爱。

4、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对传统文化流失的感叹。

精彩构思2

1、留在脑海深处的回忆

从自身经历出发,记叙一件或几件让自己时间颇深的事情?

小时候我被父母送到乡下的爷爷奶奶家。他们把我宝贝得不得了,几乎什么都依我。因为我好动,爷爷每天陪我走很多路,以至于累得走着都能睡着,而奶奶则给我讲故事,唱民歌,做各种布玩具。如今爷爷奶奶都已辞世,但这一切都留在我的脑海深处。

2、爱的时间

如何写好端午节作文_高中作文指导

更新时间:2024-04-18 05:03

一介绍端午

孩子们,我们搜集的这么多资料,是不是全都要用进去呢?当然不是。老师告诉你一个小窍门:选你感兴趣的方面写。你最想写什么呢?就可以以此为题。

比如,你对吃的感兴趣,就去研究粽子,仔细地观察粽子,继续搜集类似的资料,你一定会写出一篇关于美食的美文。

当然,这要在亲身经历后才可以写出来,不可以胡编乱造。

也许,有的孩子想介绍几个方面的,老师也交给你一个方法,选自己感兴趣的去写这就叫有目的地取舍。不能全部照搬照抄,要学会取舍。不必面面俱到,只要突出重点就可以了。

有了材料,是不是原文照抄呢?对了,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介绍,有的在前,有的在后,这就叫:重新组合。我们要根据我们的情况,合理安排好,重新调整一下它们的顺序,要求流畅自然。可以根据习惯来安排。为了让文章读起来顺口,可以适当地加上过渡句,也可以加上一些疑问或者设问,卖卖关子,这样文章就能更加吸引读者了。

二写亲身经历

如何写亲情类题材作文_高中作文指导

更新时间:2024-05-02 21:04

作文题目:

亲情,是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亲情是一个永不褪色的话题;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是一方名贵的丝绸,细腻光滑……

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是关爱,是母爱、父爱、手足之情、血脉之亲,长者对幼者的疼爱……

请以"亲情"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审题思考:

读到这样的一段文字,我的心一下子被牢牢抓住了,原来形容"亲情"的时候,人们可以找到这么多优美而隽永的词语来,文字的力量虽然无穷,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唐山大地震时,一家三口被埋在了坍塌的屋子里,妈妈当场被砸死,而爸爸和九岁的儿子则被分别困在相距几米远的地方,周围黑漆漆的,儿子不停在哭,爸爸就与儿子聊天,给他讲笑话,鼓励他,告诉他很快就会有人来救他们了,于是儿子渐渐平静了下来,外面由喧闹归为寂静,但父亲的声音却始终没有停止,就这样37个小时后二人获救了,救援队先救出了儿子,然而当与儿子相隔5米远的爸爸被救出来时,所有的人都惊呆了:这位用语言一直鼓励、安慰儿子的爸爸从右肩开始一直到右腿都被一根重重的水泥柱压着,早已血肉模糊、辨认不清了,挖出来后,他什么也没说,只是看了儿子一眼便死去了。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如何区别

更新时间:2024-05-01 13:21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也有区别。

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

(1)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虽然都有“材料”,但两者对待材料的“态度”却截然不同。话题作文所提供的材料只是命题者对考生写作的导引,是诱发考生思考写作内容的“由头”,是思维发散的触媒,考生写作时完全没有必要援引材料.所写作文只要在话题范围内即可;而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则是考生写作的主要依据,包孕着文章的主旨,考生必须把材料的中心作为写作的主题,并由此而把作文延展开去。

(2)话题作文不要求考生抠住“材料”写作,只是给考生一个大致的写作范围,用不用它无所谓;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是考生必须使用的,考生必须紧扣材料构思行文,如果是议论文,材料还应放在文章的开头作为引出论点的依据。

(3)话题作文鼓励形式多样,风格多样,考生可以在作文中放心大胆地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特长,只要没有特殊的限制,除了记叙文、议论文之外,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都可以写;而材料作文则常常只要求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而且以限定议论文居多。

(4)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考生自拟题目,思维空间比较广阔,考生可以写自己对生活的真知灼见,可以抒发自己内心涌动的情感;而材料作文则是或提供文题或要求考生自拟文题,即使是自拟文题也远远没有话题作文自由。

如何使记叙文生动感人:渲染动情点

更新时间:2024-05-10 14:25

人的七情六欲是相通的,能令你动情的内容,往往也能使别人动情。然而令人动情的,不一定是事物或物件的整体或整个过程,往往是事物的某个部位或事件的某一细节。因此作文不能只写事物的轮廓,而应抓住最让人动情的内容渲染之凸现之。

一般来说,在写人的文章中,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特点可以看作动情点。譬如《小橘灯》中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便是最能给“我”以鼓舞的动情点。因此,作者对小姑娘打电话的动人事例做了具体描述,来渲染她的“镇定”;对困苦的家庭环境做了具体的描绘,来渲染穷人孩子早当家的“勇敢”;对做灯送客人以及安慰客人等情节做了细致的描写,来表现小姑娘坚信未来的“乐观”。在叙事的文章中,能够展现整个事件的内涵之处便是动情点。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铺陈了“我”冒险攀登悬崖从而陷入困境,并在父亲指点下爬下悬崖摆脱困境的过程。尤其是先细腻地刻画了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地向上爬、心惊肉跳地蹲、头晕目眩地向下望、全身麻木地伏等,而后又细致地描写了因毫无信心而啼哭及信心萌发探踩岩石,最后爬下悬崖的过程。文章卒章显志,自然地归结出:化解困难,从而克服困难。

如何使记叙文生动感人:交代动情原因

更新时间:2023-02-07 14:56

要使文章动人,还得交代令人动情的特殊原因。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别人没动情你会动情?又为什么相似的事情,昨天没动情而今天会动情?交代了动情的原因,也等于营造了动情的氛围。例如《蛛网》:清晨,薄暮的晨雾像一层轻纱裹着树林,新鲜的空气中夹杂着树脂的清香,叫人感到清新、愉快。这个特殊环境,既是蛛网成为精美绝伦的头巾的客观条件,又是激起“我”美好想象的外在因素。同样的道理,越是战火纷飞,越能体现白求恩的精神品质;对儿子越爱,越能表现毛泽东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阔胸怀和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可见,看似与中心无关的内容,其实恰恰是营造情感氛围所必须的。

总之,积累动情的素材,渲染动情的内容,交代动情的原因,让感情充满作文的全过程,是情感贯穿文章的始终,这是使记叙文动人的有效方法。让我们从范文的研读中获得借鉴,从作文的实践中得到验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