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俗世的作文,描写俗世的作文

读《俗世奇人》有感-记叙文5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2 01:56

最近我读了一本有趣的书《俗世奇人》,这本书内容丰富多彩,幽默诙谐。这本书与一般的书籍不同,由冯骥才先生著写并亲笔绘画,惟妙惟肖。既能让人捧腹大笑又能让人陷入沉思。

《俗世奇人》是一本描写天津卫五方杂处,性格迵然的居民们。以每一位奇人的故事为一小篇章,各不相关。冯先生只是随笔记录下来自生活中的小人物,他们特点鲜明,极为突出。如:刷白墙穿黑衣“一白不粘”的刷子李; 几千斤大锁用一只手指就能举起的张大力......各式各样,有着超能力的平凡又不平凡的人们。

首先这本书让我感受到冯先生的观察细致与丰富的想象力。书中有一人名为薜七块,文中写到“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上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抓住了人物特点,让我片刻就能影印出此人的样子。

其次我还感受到了冯先生的与众不同。他说,他不仅要描写人物,还要生动的把他们绘画出来。并且不光单单找那些普通的人物,还要找一些特征显著的,有好胜的,有热心的,有好面子的等等。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冯先生的细致与不凡,而是这些奇人们的共同特点“敢”。天津卫的人无论高矮胖瘦、美丑奸厚,但他们从来都是敢说、敢做、敢担当。让我也增添了许多勇气,更加外向,更愿意向陌生人展示自己。

俗世奇人-记叙文5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4 06:58

暑假里,我阅读了老师推荐的《俗世奇人》一书,这本书是冯骥才先生写的。这是一部描写民间奇人异事的短篇小说集,小说风格统一,情节一波三折,传奇色彩浓郁,充满生活气息,书中的人物更是活灵活现,个个身怀绝技,让我十分钦佩。书里面的故事多以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市井生活为背景,每一个故事都精彩纷呈,让我大开眼界。

在一百年前清末民初的天津卫码头上,生活着各种各样身怀绝技的奇人。书中有医术精湛的苏七块、技艺高超的刷子李、力大无穷的张大力、艺高胆大的泥人张、能说会道的皮大嘴…‥他们个个都是混迹于“俗世”之中身份普通之人,却个个都有着令人拍案叫绝的独门绝活,在天津卫码头上颇负盛名,他们是名副其实的“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故事就是《泥人张》。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他喜欢去的两个地方是东北城角的戏院大观楼和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为的是瞧各样的人,捏各样的人。在手艺道上,捏泥人他排第一,第二、第三跟他差着十万八千里。有回在天庆馆,海张五对泥人张出言不逊,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一番捏弄,一个栩栩如生的“海张五”便成了。

俗世奇人-四年级记叙文550字

更新时间:2023-02-04 06:58

《俗世奇人》这本书是一本描写奇人异事的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了冯骥才36篇短篇小说。这本书里奇人各有各的奇,书写了清末民初时天津卫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生活风尚,也展现出我国民间文化的精巧技艺与其中蕴藏的智慧。

《俗世奇人》中的故事情节设定巧妙,多具有让人出乎意外的转折,例如《苏七块》这篇,它讲述了医生苏金散立了一个规矩,交七块银元才给病人治病,所以被别人背地里起了个“苏七块”的绰号,但是他的正骨拿环非常厉害。有一次打牌,三轮车夫张四找他治病,可是张四没有那么多钱,牙医华大夫偷偷把钱给了张四,收了钱的苏七块才开始治病,看到苏七块似乎是个只认钱,不认人的“财迷”,可是打完牌,苏七块竟把钱还给了华大夫。故事讲到这里峰回路转,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苏七块,看重的不是钱,而是规矩,这样一来,苏七块这人便更“奇”了,让人回味良久。

生活中,我们也要遵循许许多多的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过马路时,我们要遵循红绿灯交通规矩,红灯停、绿灯行;吃饭时,我们要遵循节约粮食,爱惜每一粒米饭的规矩;全球变暖,恶劣天气经常发生,提醒我们要懂得爱护环境,保护地球家园的规矩;特别是这两年来,新冠疫情的发生,更是提醒我们要讲究卫生,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要遵循科学的防控疫情的传播规矩。

做学习上的“奇人”-读《俗世奇人》有感550字

更新时间:2023-02-04 06:51

暑假,我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说起这个朋友,非常特殊,那便是我读过的一本好书——《俗世奇人》。书中描绘了许多奇人趣事,有刷子李、泥人张、刻砖刘等,他们每个人都手艺高超、技术精湛,使我受益匪浅。

在这几个故事中,最让我佩服的是刷匠工——刷子李的故事,他的故事说明了什么是工匠精神,作为刷匠工,他对自己严格要求,刷浆时,他身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不沾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规矩:只要自己身上有白点,不要钱。之所以敢立下这样的承诺,是因为他有着过硬的技术,但这种技术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也是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训练造就了这一身的本领。这也让我想到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中蕴含的道理。

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奇人,公园里、景区里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奇人,比如卖糖画的大师,如果你想买一个糖画,你告诉他你想要的画,他很快便能给你做出来,做的十分逼真,让旁观者感叹不已。他们也不是天生就会,也是后天不断地努力,成就了他这一精彩表现。我身边也有很多奇人,比如身边的同学,有的画画画的十分逼真,有的人跑步跑的飞快,总是第一个冲向终点,有的人乐感非常好,一首歌听两遍便会唱。这些人看似拥有天赋,实则是平日刻苦练习。由此可见,除了天赋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努力。

俗世奇人-读后感5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5 09:24

暑假里,我看了《俗世奇人》这本好书,这本书里讲了很多传奇的人物,可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华大夫。华大夫是一位牙医,他为人善良、正直。做事认真有规矩。他的医术可谓是无人能比,只要你朝他一张嘴,你哪个牙不舒服,哪个牙松动,他一看就全知道了。他能把真的牙修理的像假牙一样漂亮,把假牙做的像真牙一样好看。可是他也有个缺点——记性差,记不住人,见过就忘,昨天你在他的诊所里看牙,他今天就能把你忘得干干净净的!

一天,两位侦探在通缉一名持枪抢劫一家首饰店的匪徒,而这名匪徒有个特征,就是他的嘴角右边有一颗黑痣和嘴里的虎牙,在询问华大夫时,华大夫虽然不认识人,但他后来通过认牙认出了匪徒,巡捕最终将匪徒捉拿归案。

华大夫通过认牙认出人,他的医术是多么的厉害,他将一生精力都投入了治牙中去,只为让更多的人能得到帮助。现实中也有很多和他一样的人,比如志愿者,志愿者每天都在无私奉献,从来不抱怨什么,只为服务人民;又比如警察,警察每天都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将人群中的犯罪团伙捉拿归案,最后让这些坏人受到法律的惩治。“用真理的力量启迪人心,用人格的力量感召人心,用感情的力量温暖人心。”因为有他们保护了城市的安全,才换来了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生活。

俗世奇人-读书感悟5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5 20:29

《俗世奇人》是我最喜欢的书,作者是冯骥才。全书总共有18篇文章,这些奇人奇在技艺之精妙,脾气性格之独特,方法之独特。这本书中讲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这写人物各个都有不同的本领如:苏七块、刷子李、好嘴杨巴……其中刷子李这个人物我们在五年级的课文中还读到过了呢,刷子李的技术高超,精艺求精。在刷墙的时候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刷墙的时候必须穿着一身的黑服刷漆,而且不能沾到漆,这就是其中的一位奇人。这本小说里通过讲那些奇事来描写奇人,要想在天津码头混着就必须有着别人没有的本事才行,不强活不成,一强就出生了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都是俗世俗人;小说里的人,不奇传不成,要是一奇就会演出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但全是真人真事。书中还有一位大夫更是奇,因为他姓苏所以大家都叫他苏大夫,还有的背地里叫他苏七块,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是这样的,因为苏大夫这个人他给人看病都只要七块钱,不管有多严重的病。但是,你不给他七块钱他是不会给你医的,在他那儿看病不管严不严重这么一下就好了,有一件事就更能体现出他这个苏七块这个外号了。

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是因为他给我们说明了一个道理,也就是不论人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你认真刻苦学习,善于观察身边的一切事物,你都能学到你意想不到的东西,都能成为可造之才。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俗世奇人》-推荐一本好书5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4 06:51

今天,我来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它就是有名的《俗世奇人》,这本书作者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现代作家冯骥才,是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

我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呢?理由有两个:首先,这本书的内容新奇有趣,主要讲述了天津一个码头上的各式各样的“活神仙”的奇人奇事,他们有多许本领,有文,有武,还有些人的本领好似特异功能,一个个惟妙惟肖,都让我想起了《X战警》里的变种人。

其次,这本书中的人物个性非常鲜明,他们总有一个本领是非常人所能的,作者寥寥几笔,就让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跃然纸上。本书里的许多人物都让我难忘,什么艺高胆大的泥人张、狡猾、眼刁手疾的盗贼小达子,还有什么“生”前让人敬佩,“死”后让人骂街的文混混刘道元......其中让我记忆最深的要数苏七块,此人本名苏金散,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似灯,下巴儿一绺liǔ山羊须,浸了油似的乌黑锃亮。他为什么绰号叫“苏七块”呢?因为来找他看病的人,不论贫富,都要先付他七块银圆,他便有了这一绰号。有一天,他在和朋友打牌,突然来了一位叫张四的病人,此人身无分文又急着看病,可因为没交钱,苏大夫没有理他,但是苏大夫后来帮他治病了吗?这里我要留个悬念,让大家从书中得知,推荐你也读一读这本书吧!

《俗世奇人》-读后感作文500字

更新时间:2024-08-30 11:34

这个寒假,我读了《俗世奇人》这本书,非常喜欢,深深被书中的奇闻趣事吸引了,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

《俗世奇人》是一部描写民间奇人异事的短篇小说集,展现了一个又一个“奇人绝技”的故事。其中,好嘴杨巴最让我印象深刻。

杨巴和杨七合伙开了一个茶汤馆,杨七做茶汤技术一流,杨巴则负责在前厅吆唱售卖。那一日李大人到访天津,天津官员绞尽脑汁过想讨好李大人,就奉上有名的杨七杨巴的“茶汤”。可那李大人不识货,误把汤面上的碎芝麻当成脏东西,生气地摔碗砸碟。众人战战兢兢,惶恐不安。唯有杨巴,头脑转动灵活,立刻猜到李大人误会了,忙向中堂大人磕头,说:“小人该死,小人该死,不知道大人不爱吃碎芝麻。”李中堂一听知道了话中意,既叫自己明白,又给自己面子。一高兴,不但不降罪,反而重赏。自此,杨巴的名声就大了。

杨巴的故事,让我懂得了提醒别人的时候,既要对方明白,又要给对方留面子的。例如我妈妈平时揭醒我的时候,就是经常用这种方式,我觉得很文明,也很容易接受。所谓“看破不说破”,是情商高,也是与人为善,咄咄逼人、一语道破其实是自作聪明。

曾经新闻提到一个大学生被同学杀害, 就是因为他无意中说话伤了那同学的自尊心,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相反,杨巴因为给李大人留了面子,不仅救了自己的命,也让他人受惠,让茶馆更闻名。可见,说话给人留子多么重要。

俗世奇人-四年级读后感550字

更新时间:2023-02-04 06:50

最近我读了冯骥才写的名著《俗世奇人》,主要以天津各种技艺高超的人发生的事组成的短篇小说。天津码头上的人,不强活不成,一强就生出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但都是俗世奇人。小说里的人,不奇传不成,一奇就演出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却全是真人真事。

我最刷子李。刷子李是一位刷墙工、粉刷匠,一般粉刷匠生意清淡,每天过着枯燥的生活,而且是干一天吃一天。可刷子李有一个本领:刷一间屋子,屋里任嘛甭放,单做着,就赛升天一般美。最叫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可见他的奇处。

刷子李能达到这个境界,绝非一日之功,而是长年累月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他要进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练习,如果刷子里偷一点儿懒,他就不会有如此高超的本领,生意也不会有现在那么好,也会和其他同行一样,干一天吃一天。

想到刷子李的经历,我不禁想起妈妈每天叫我练字,我对此不屑一顾。直到一次课堂作业,老师叫我们写生字。我的字依旧歪歪斜斜,受到了老师的严厉的批评与责罚。回到家后,我又郁闷又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练字,现在尝到了批评的滋味。妈妈看我失魂落魄的样子,说到:“好好练字啊!”唉,因为我偷懒不练字,尝到了苦果。和刷子李比起来,我真是自愧不如。他都能坚持下来,为什么我不能呢?

奇人出于平凡-《俗世奇人》读后感550字

更新时间:2024-05-15 01:22

《俗世奇人》是冯骥才的代表作品之一,荣获了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俗世奇人》一书描写的人物“奇人”,他们有些是与生俱来就是“奇特”,如大狗黑头,性格迥异的背头杨,还有一些也是平凡人,他们是通过周而复始的练习,成就了一身本领,……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天津卫,出现在各个行业领域,有经商的冯五爷、有偷盗者后改邪归正的小达子,等等“奇特” 人物,仿佛应正了一句谚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生活中的奇人奇事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少了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少了一对会寻找的耳朵。冯骥才先生把看到的,听到的奇闻异事,用笔在《俗世奇人》一书中一一记载下来,冯老先生用独特的视角,细致入微的观察,抽丝剥茧的描述,让读者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啊。

世界上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阅读了《俗世奇人》这本书,给我深深的启发,学会细致的观察事物,了解现象背后的感人故事和人生哲理。在我身边,我就发现了一个快递小达人,这位快递达人因为一次不幸的车祸失去一只手臂,可是他不想离开自己喜爱的这份职业,他就手脚并用,每天都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久而久之,付出迎来了回报,他竟然成了单位业务标兵。身残疾志不残,才能赢得人生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