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里的花,永远也得不到成长-读《在人间》有感7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5 21:19

《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这本书描绘的是高尔基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他先在一所皮鞋店里当学徒,后来却被沸水烫伤了胳膊被送进了医院。出院以后回到家中,每天晚上和外祖母一起帮助穷人,留下"悄悄的施舍”,并认识了女孩儿有德米拉。后来又到外祖母的妹妹家干活,可这一家人确令高尔基厌恶。于是,有一天他便偷偷溜走了,在一艘船上当洗碗工,在船上他爱上了读书,但却因为被算计失去这份工作。他便回到家以捕鸟养家,尽管能赚到钱,却遭到反对。所以她又回到外祖母的妹妹家,可这次他却因为读书经常受到欺负,可他并不放弃读书,并且爱上了瓦尔特·司各特写的文章。在这期间他又被栽赃偷钱,真相大白后便愤然离开。所以他又到另一艘船上工作,一年过后他就下了船。后来在卖圣像的店和圣像作访工作了一段时日,又帮外祖母的妹妹看店铺。然后思考人生,发誓一定要上学。

这部作品是1905年以后高尔基去意大利定居时,在无产间集革命风起云涌的时代,高尔基通过反思把革命和文化主题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 ,因此就有了这本书。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高尔基是‘底层’的代表,是无产阶级作家。他的一生,就是大众的一生,喜怒哀乐,无不相通。”高尔基生活在任何人之间,总是以外人的角度去理解生活的意义。他的思想被书籍引领着,所以内心变得纯洁,可是书中的世界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也使他苦恼。幸好外祖母与马戈尔王后常常在他迷茫的时候鼓励他应该对美好事物追求。

《在人间》和《童年》这两本书的语言特点完全相反《童年》是一个幼小的孩子的角度看世界,语言生动活泼,场面描写的栩栩如生。而《在人间》则是以一个成熟的人的角度来描写的,语言是冷漠的,他讨论了生与死的问题,仿佛并不好理解。

这部作品主要想表达底层社会的种种艰辛和磨难,旧时代的艰苦生活,所以他带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走上了求学的道路。

我始终相信——温室里的花,永远也得不到成长。我们只有经过历练,才能获得美好的结局。

温室里的花,永远也得不到成长-读《在人间》有感700字相关内容

读《人间滋味》有感-记叙文250字

读了《人间滋味》后,我觉得汪曾祺老先生对生活中的美食有很细致的观察,光读它的文字就让我垂涎欲滴,尤其那个画面被他写得有滋有味,妙趣横生。就比如那个手把肉,他的文字就像一道丰厚的菜,让我想继续“吃”下去。汪曾祺老先生就像一位美食家,即使是平淡…

爱在人间-描述表演的作文100字

星期二晚上,我和爸爸去绍兴大剧院看《爱在人间》文艺晚会。这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演出,登上舞台的是一批特殊的演员,他们是来自全省各地的视障人、听障人、肢障人。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视障的阿姨,她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她会弹钢琴,通过自己的努力,钢琴达到…

无法重走的人间路_550字

白云从头顶飘过,我喝了一杯茶,整理好衣冠,走出门去。走在路上,我同其他人打着招呼,一路上迎着阳光,走进了我的办公室。我看着今年新入天堂的人类,将一份文件输入了电脑。“咚咚咚……”“请进!”有人进了我的办公室,她穿着华丽的衣裳,戴着华贵的首饰…

让和平永驻人间_500字

今天我在语文书上看到了一张黑白照片,这张照片真实地记了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的情景。在那天的下午,上海火车南站挤满了赶路的人。火车站的旁边有一座英式大楼,大楼上刻满了精美的图案。火车的轨道笔直的伸向远方。一切都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