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我的家族史,要从祖父辈说起。我的老家在南汇新场古镇,古镇里蜿蜒着一条美丽的河流,河流上架着弯弯的石拱桥,岸边傍着大大的垂柳,夕阳西下的时候,两岸就会有袅袅的炊烟升起。夏季傍晚时分,河道两边就慢慢热闹了起来,老人家们倚坐在藤椅上摇着蒲扇,拉着家常纳着凉,孩子们则四处追逐,嬉笑玩闹,鸡鸣犬吠之间,无不透露着生活的欢乐与美好。就这样,人们依傍着河流,河流围绕着人们,和谐的相处着。
但听爷爷讲,在四十年前,这条在我眼里安静地滋润着我的家乡的河流却是另一番模样。每逢雨季,她不再是江南雨巷中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而是一条难以擒服危害四方的恶龙,磅礴的大雨倾盆而下,汹涌的河水倒灌至城中,不仅摧毁了辛苦耕耘了一年的农田,也在每分每秒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也许会有声音说,适应它吧,屈服于它吧,这是无法改变的!但对于爷爷那一辈人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也没有什么能阻挠他们去改变。于是,在78年的那个春天,成千上万的人加入到了这个改变的行动中,在那个缺少机械设备辅助的年代,人们靠着一双手,一把锹,就这么一铲接着一铲地疏浚出了一条河道,而这条河就是如今南汇的母亲河—大治河,她的出现,终于解决了一直困扰着人们的水涝问题,排除了每逢雨季就可能潜伏着的危机。我不知道她的名字是否有长治久兴的意思,又或者取自神话故事“大禹治水”。大禹治水也许只是个传说,而大治河的开掘是发生在我祖辈身边真真实实的故事,因为我的祖父就是那千千万万个“大禹”中的一个,开掘河道的那一年,祖父还正值壮年,祖父也是其中一员,他背着篓用铲子一点点的把土挖出来,运出来,每天都要跑上几十个来回,常常累得腰酸背痛,但那时候没有一个人喊累喊苦,都只是想着把大治河开通。
终于,在多少个日日夜夜的付出和奉献后,大治河竣工的那一刻,全南汇的人民都为此欢呼,为了有一条能排水,能更加便利的河而欢呼。
如今祖父已是两鬓斑白,步入花甲,说起往事,祖父总是在谈笑间一笔带过,仿佛不足与外人道,但我们都知道在那轻描淡写的背后,是无数人默默地奉献与付出,这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愚公精神,是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磨难与沧桑却永不放弃的刻在血脉中的民族精神。
听祖父说,当时改革开放前的生活真的很穷,过得很艰难,那时候买东西要凭粮票,买自行车要凭自行车票,买肉要凭肉票,买所有东西都要凭票购买,祖父告诉我,当时是计划供应。工厂只生产这些少量的东西,卖完了就没有。所以每户人家分到的东西少之又少。经常在为温饱问题而烦恼。后来,1978年改革开放,票证就变少了,开始不再凭票购买了。
物资开始不断增多,每家每户都有了更多的选择,像比较贫困的家庭,就可以购买比较便宜的商品,比较富裕的就可以购买质量更好,更贵的商品,相对来说,工资也会比之前更高,行业更加有活力,相互竞争,相互合作,对人力的需求也更高。这时,祖父也开始学习建筑,成为了一名建筑工人,经过不断努力,家里的境况也改变了不少,从乡下迁移到城镇,逐渐从为温饱而发愁到小康水平
祖父又说,以前住房大多是平房,用瓦砾泥土和起来,当时祖父家里就只是用泥土和瓦砾和的墙体,既不防寒也不透光,每到梅雨时节,淅淅沥沥的小雨洒进来会很潮湿,地面也容易发霉,房屋整体也比较难看,道路只有泥泞湿滑的泥土地。父亲说当时他记得很清楚,他每次去学校都要走30分钟的路程,要过一条河,河上只有一条很窄的木板,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每天都要穿过这条河去上学,现在想来当时是有多么危险,河流流水湍急,一下子就把人冲下十几米远,当时祖父忙于工作,祖母忙于农耕,就这样,爸爸一个人走了好几年这样的小路。
听爸爸讲,爸爸小时候,祖父祖母都要忙于工作来养家,没那么多时间照顾他。从小上学就自己要走一个小时去学校,特别是冬天,因为冬天的日照时间短,常常天还没亮就要出门去上学,放学走回家时天也黑了,那时候都是小小的泥路,也没路灯,走的很辛苦也很害怕。现在的学生多开心,上学父母会开车送,放学也有人接,道路也整洁明亮了。
那时候的人,家里都没什么钱,小孩子们根本不可能去买什么玩具,拿点废作业本折纸和小伙伴们翻纸片玩就很开心了,吃饭每天有个荤菜,就很满足了。哪像现在你们姐弟俩的玩具家里都快堆不下了,吃饭还这不爱吃那不要吃。
随着改革开放,家里的条件也慢慢改善了,祖父给爸爸买了一辆自行车,花在路上的时间就大大缩短了,也省力了许多。到读中学时,祖父还去买了个录音机给爸爸用来学习,爸爸开心的一整晚没睡。
后来爸爸工作了,记得很清楚每个月的工资是780元,放在现在还不够一个学生的生活费。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力度不断提高,鼓励政策的不断出台,家里的收入也逐步提高了,买了房,买了车,基本不再会为钱发愁。
从平房到高楼,从泥地路到水泥路,从极其不方便的通行到便利的通行,中间也不过经历了七十年,七十年改变了很多。我没有亲身体会到七十年的变化,但从祖父和父亲的讲述中,我逐渐懂得了祖父的不容易和父辈的努力,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现在的生活,当然,这也离不开改革开放,如今的中国已经站起来了,富起来了,没有了从前的贫穷和窘迫,我们不再需要担心衣食住行。每当父辈和祖辈提起这些经历时,总是当作取乐,一笑而过,但经历这一次,我才了解到那时候的艰苦岁月,但就在这70个春秋岁月中,我们在不断前行,中国在不断进步。
正是因为有祖父这一辈人的这种精神,我们的身边每天都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与发展,从泥泞的小路到宽敞的柏油马路,从绿皮车到复兴号,从喝井水到家家自来水,从煤油灯到每户通电,从读不起书到义务教育,每一天每一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作为零零后,作为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一代人,我们知道大治河不是终点,载人航天不是终点,港珠澳大桥也不是终点,从1949年到2019年,这七十载春秋的风风雨雨转瞬即逝,在下一个七十年,我们将依旧秉持着这份不屈不挠的精神,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我的家族史-高中记叙文2000字相关内容
许多年过去了,但我怎么也忘不了我那有着一双看似漂亮有神的眼睛,可爱的身姿,柔软美丽长毛的小阿笨。它的笨拙与无奈是我永远的痛!小时,我极想要一只兔子,就是那种小贩们用铁笼子装了担着四处叫卖的小兔子。我常蹲在摊子前打量那些可爱而又迷人的小生灵,…
许多年过去了,但我怎么也忘不了我那有着一双看似漂亮有神的眼睛,可爱的身姿,柔软美丽长毛的小阿笨。它的笨拙与无奈是我永远的痛!小时,我极想要一只兔子,就是那种小贩们用铁笼子装了担着四处叫卖的小兔子。我常蹲在摊子前打量那些可爱而又迷人的小生灵,…
“绿化地上,已经有荠菜长出了!”姥姥一进门,来不及换鞋,先大声宣布她的发现。“我也发现了呢,这个周末,咱们抽空儿去挖荠菜吧!”妈妈附和着。“可是,这周六上辅导班,周日有论文导师见面会……”我的话一出口,大家都沉默了。什么时候能有空去挖荠菜呢…
五彩缤纷的十一长假即将结束,快乐的校园生活在向我们招手。同学们,这个假期你们都干了些什么?是否和我一样在快乐中度过?十一假期我这样过:NO.1游公园金秋十月,天高气爽,风轻云淡。放假的这几天里,每天爸爸妈妈都会带我到新蕾公园转一圈。说起新蕾…
这里本亦应有路,但没有。有的只是无尽的沙海,与一座狷介之士般耸立的高峰。我茫然站在沙丘前,长吁一口气。这沙,比不得土路,不急不躁,只是款款抹去你的气力。才走几步,便已气喘。而且,别人走过的路是不能走的,那里的沙更为松散,每一步都有滑倒的风险…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虚伪,谎言似乎只要比真诚更能让人接受,好像足够虚伪,就可以拥有一群围绕在身边的伙伴,朋友。真心的朋友似乎没有那么重要了,只是在追求短暂的热闹和外表的虚情假意。表现得虚伪就能轻易的融入一个陌生的圈子中,慢慢来不再是诚意…
晚饭过后,洗碗啊、拖地啊等等一系列的家务活都忙完,“啪”的一声,母亲又打开煤气灶。几乎每天晚上,煤气灶中这声“啪”,就好象我们家的一个音乐休止符。母亲会在这声“啪”之后,坐到客厅的沙发上长长地舒口气,将操劳了一天的身体放松下来,而父亲总是微…
再见,那些年作文投稿发件人:祟什。2000.5.8<zuowenyouxuan.com>再见,那些年2000字我偶尔偶尔想起你就像我经常经常忘记我自己默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无论她的做人方式还是她的做事方式都和她的名字一样默默…
“你等等我啊…小落!”一只茶色的猫咪,追着一只被唤作小落的白兔。“你快点啦,不然迟到了我们又要被猫头鹰校长骂的!希茗。”兔子抛下一句话,继续往前跑。猫咪无奈地叹了口气。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撒下恍恍惚惚的光影,一阵微风拂过,带来几声蝉鸣。森林四…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诞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为根本宗旨,体现了“立宪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立志于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在党的指引下,永远保持艰苦奋…
我的世界是一幅画,本是一片空白。一只“手”,提笔,沾上颜料,慢慢的,渐渐的,这幅画成为了一面鲜艳旖旎的五星红旗。秋日的下午,天空澄净高远,那种清新的湛蓝色似要倾泻下来,净化整座城市。此时,距离武汉解封已有些日子。镇上的夜行街,灯火通明,街道…
残阳如血,如澄澈而火红的泪。泼洒在云霞上,翻腾的炙热的江水,层层铺散开来。浅粉、橙黄、阳红笼罩着整片天。真正红到极致彻底的落日,逐渐向天边的那头沉去。正穿过一片辉煌的大雁,被光线拉长了影子,指引着它们的归途。真正迈向暮年的,也是秋。在一片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