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读书感悟2000字

更新时间:2024-05-09 18:49

前阵子,新闻报道说,湖南有一个法官,工作十余载,突然提出辞职,辞职信写非常文采斐然:“初则喜正义之伸张,乐法律得施行,不屑媚俗,安于清贫。久矣疲命于杂务,掣肘各情形,荒于教子,未尽孝心……”这位法官在熟悉的轨道奋斗了多年后,突然做出了180度的人生改变,确实让很多人无法理解。

我拿起我手中的这本书,突然有点体会到它的意义,我辗转难眠,因为我思考着我心中的蓝莲花又到何处去了呢?

对于我而言,他们都是因为对长年累月的,那种看似幸福的生活产生了无可救药的厌倦和迷失,怀疑所做的一切违背了初心,于是毅然决然地采取了行动,只为了找寻内心的宁静,正如我们在书里所读到的一样:“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欢的环境里,淡泊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毛姆认为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好不排斥的共存与一颗心的。每个人都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在大多数人眼里,查尔斯就是个渣男,或者说是伪君子,自私自利,非常的卑鄙,但人们都错误的从爱情的角度来看待查尔斯,人们大多为了自己年少时的冲动,以弥补的方式把查尔斯放在了错误的站位上。人们看他为了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就离家出走,对妻子孩子不管不顾,对于雪中送炭的朋友,他不懂得知恩图报,反而对他恶语相向,出于情欲,它可以勾引朋友的妻子,然后又把这个女人无情的抛弃,所以,毋庸置疑,他是个冷酷的混蛋。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同时是一个伟大的天才,为了画画,它可以放下一切,为了艺术,他对金钱视若无睹,他超然物外,完全沉浸在精神世界中,他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和绝对的真诚,从不气馁,也不绝望,作为一个个性复杂的人,人们一边唾骂他,一边又赞叹他无所畏惧,这才是毛姆书中的核心:

月亮照耀着满地的六便士,我只低头躬身前行,以为闪烁着光芒的,就是我的路,却忘了我也曾是个久久怅望月亮的人,“遍地都是六便士,有人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当我完成这本书的阅读时,我深刻的反问自己,是否也大胆的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了,我知道那是我自己的路。因为我不可能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毅然决然的放弃自己原有的生活,我觉得那样很不现实,但是我很憧憬我可以有那样大胆的未来。中国人其实很难变成“查尔斯”,因为从小受的教育就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如果说的再大一点,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步一个责任,胸怀天下却很难有自我!倘若不能了却生前身后事,他不可能做自己。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地行走,尽管身体互相依傍却并不在一起,即不了解别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对我来说,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是什么?严肃地说,最难的事情是,怎么才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生活。初看时,觉得查尔斯自私,抛妻弃子,只是为了自己想要的那份宁静。后来再看《月亮与六便士》,看到船长讲查尔斯在岛上的日子,和他在岛上的那个听得见风声,看得到星星,闻得到花香的夜晚,突然泪如泉涌。他值得!

去年,央视推出了名为《你幸福吗》的一系列采访,在路上随便逮个人就问“你幸福吗”。在我看来,这采访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提问方式的突兀和问题的简单粗暴,而是它预先把“幸福”设定为一个值得追求与向往的目标,甚至是人生唯一目标。崔健也这么说过:“若是为了爱情,歌曲算个屁;若是为了生命,爱情算个屁。我就要走,我就要走,要走。 ”这儿的“生命”和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里不一样,是纯粹的生命力,所以斯特里克兰德也说:“爱情只会干扰我画画。”这种生命力不是幸福,不是灵魂的安谧,反倒是痛苦和折磨;这种生命力也不求得到满足,功名和利禄不是它的欲望对象,生命力的欲望对象就是它本身,它想要自己不断扩张和生长,因而它也永远无法满足。这样的生命力里才有着所有的创造力。

所幸的是,我们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这个时代更加包容,包容每个人的梦,哪怕它偶尔不公平不正义还有些反感,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然后耐心地等风来。

作家王小波曾经说过,年轻的时候最痛苦的是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其实,就算是年轻时候没有想明白也没有关系,这种事情永远不会太晚,只在于有没有这勇气去改变。

人到老年的陆游也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少时汩于世俗,颇有所为,晚而悔之。然渔歌菱晚,犹不能止。”

由此可见,倘若没有勇气去改变,即便是成功地混到了老,也无法跟自己妥协。既然这样,既然我们早晚要追寻心中的那朵蓝莲花,那为何不早点出发呢?一般人都不会是我们真正想成为的那种人,一般人都会成为我们不得不做的那种人,但查尔斯真正做到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曾经我疑惑,为何人总是生不由己,为什么呢?人生来就是谁谁的孩子,人生来就是谁谁的丈夫,人生来就注定成功,人生来就注定失败,我疑惑不解,为什么我们都有固定的人生,我们最终都成为了自己不想成为的那种人。为了生存,我们可以抛弃自己的梦想,为了活着,人可以生来便不是自己。成长的代名词总是沉重,因为成长孤独的连偏旁也没有。答案是,我很怕注定如此的结局,我们生来才不是注定的,但我们注定都是身不由己的。

查尔斯的行为也许并不是我们所能理解的,天才的世界人们无法参与,那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痛。当我们认为他注定有错,也许只是因为我们比他还要懦弱!

“人生漫长却又转瞬即逝,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感悟2000字相关内容

读书不需椟-优秀议论文范文1000字

早已有人抨击过的过渡包装不仅没有丝毫退意,反而还将手伸向了经典文学、大师之作。当然,用“过渡包装”形容这令人认不清面孔的书名未免是对这些书名的谬赞了。对于这些经典文学其本身便是具有标志性的精神力量,怎需一个个光鲜的,迎合时代口味的名字再加以…

书籍之不朽_与读书有关的作文800字

孟子曰:“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在我那曾“不成方圆”的世界中,没有“阅读”二字。及时每逢假日,总攥着书单,到书店挑选些指令上的的书,也仅是随意翻开几页,完成假期任务后便匆匆合上,眼也不眨地搁置在一旁。被弃置的书们只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议论文700字

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事业都在剧增,但人们不能忘记国魂仍然是一个国家最为宝贵的东西,只有国魂发扬起来变得强盛,一个国家人民才有真正的进步。南宋诗人陆游说过,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说明一个国家需…

读书的真意-议论文800字

读书的意义或许没有一个特定的答案,或许读书是清澈的双眸里真挚的渴望,或许读书那是灵魂深处的对话与美好。我们总归明白读书是件好事,不过也别辜负了这份喜爱才是。有些人自己爱看书,并且为此沾沾自喜,但实际上看的都是一些没有营养的网络小说,只是沉溺…

书读万卷,人生无穷-关于读书的作文800字

罗曼·罗兰曾说过:“和书籍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其实,读书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并且,读书为我们创造了太多太多的可能性。因为读书,有了孙中山“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的意气风发;…

读书有方,适为大道-关于读书的作文700字

“书籍是人类的必需品。”书籍呈递着千百年来无数哲文人士的思想结晶,浩如烟海的书籍中,要借助适合自己的方法读书,方为读书之道。方法至于读书,犹如水与鱼,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也如临泰山崩,而能寻得岿然不动之处。若读书少了方法“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

《青春万岁》读后感_高中生读书感想作文1500字

红色,是最迷人的颜色。万山红遍,红色彰显充实;血染黄沙,红色氤氲豪迈。“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朱红褪,山河碎。这一抹褪去的红,也随一江春水向东流,流走了多少欢愉,沉淀了多少忧愁。“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光如同白驹过…

读书心得_关于读书的作文900字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题记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了书,才让我们了解了“古典中国”之美,“白话中国”之美,“现代中国”之美。现在的人们大部分都是通过书籍来了解事物的种种,了解伟人给我们的启发和教育。“白话中国”之美…

我爱读书作文1000字

书是人们精神粮食,我爱读书,我爱翱翔在书的天空,在书的世界里,我可以无所不能。我爱读书,它让我明白了很多的道理。我爱读书,它是我们进步的阶梯。我爱读书,它给了我很多的知识。我爱读书,它是我生命中不可缺上的。在我家的书柜里有许许多多的书,每一…

读书与实践-高中散文作文1000字

书要怎样读,自古即是一个大话题。书本知识是“流”,实践才是知识的“源”。世上一切真知,都离不开实践。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诗中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早在古代,先人就认为,单…

书在手,知识在手_写读书的作文800字

文字之所以比烟花更璀璨,是因为,我可以看着它在光滑的纸页间静静旋舞,演绎出永恒,浅吟低唱岁月的旋律。——题记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读书的情有独钟。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

读书的意义_优秀散文1600字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不仅有关连,这就是一桩事情的两种看法而已。游历者,活动的书本。读书则曰卧游,山川如指掌,古今如对面,乃广义的游览。现在,因为交通工具的方便,走几万里路不算什么,读万卷书的日见其少了。当有种种的原因,最浅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