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自然的暗示—仿生学》有感-记叙文1200字
仿生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虽然你对仿生学并不陌生,但你可能不知道,人类在仿生对象上学到了什么,那就来读一读这本书。这本书就像摆在人们面前香味扑鼻的科学大餐,
让人情不自禁的就会走过去大吃一顿,我也是其中一位。在“吃”的过程中,我见识了荷叶上精巧的微观结构,欣赏了蜜蜂的建筑艺术,折服于贝时璋院士当年的洞察力,也惊叹于科研工作者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如果你也想来“饱餐一顿”的话,那就让我给你介绍几个“好菜”吧!
你知道我国的仿生学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吗?你知道把青蛙放在一堆死虫子里会发生什么吗?让我来告诉你。我国的仿生学是靠贝时璋院士团队发展起来的,有一项发明和青蛙有关。
有一个实验,把一只几天没吃东西的青蛙放在了一堆死虫子里,结果青蛙饿死了,这说明青蛙的眼睛只能看见移动的物体。于是,贝时璋院士和他的团队根据青蛙眼睛的性质,发明了一把对移动物体自动瞄准和射击的枪,并且枪在距离靶子约100米时,无论靶子的移动速度有多快,都能百分之百命中。这一成果在1966年的展览会上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让我们再看看植物界最常见东西——树叶,它虽然很微小,但在大自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虽然树叶十分常见,但如果想造一片人工树叶,那是比登天还难,先来了解一下树叶的功能,主要是树叶里的叶绿素可以在太阳光的照耀下,不断的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生产出各种各样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虽然现在已有一些科学家成功造出了人工树叶,但还是面临着造价高,不稳定,易锈蚀等困难。不过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树叶在一代代科学家们努力的研究下,定能一鸣惊人。不过话说回来,人类做起来比登天还难的事,大自然手一挥就有成千上万个,看来人类还是要向大自然这位博学多才的大“发明家”虚心求教啊!
你见过壁虎吗?你想和壁虎一样“飞檐走壁”吗?其实,人类早已经注意到了壁虎的奇特,一直在研究,先后否定了壁虎是用粘液,吸盘,使自己能“飞檐走壁”,1872年,有科学家发现,壁虎脚上全是刚毛,而且具有一定幅度的弯曲,有人猜测,这些弯曲可能是小钩子,
壁虎就是用小钩子来“飞檐走壁”的。但壁虎可以在光滑的玻璃上攀爬,这一说法又被否认了。
随着显微镜的不断改良,直到1965年,美国加州大学生物学家,芮波尔,发现那些像小钩子一样的刚毛末端,实际上是开叉的,并且都分成了1百至1千根更细的绒毛。这才揭开了壁虎可以“飞檐走壁”的秘密。原来壁虎是用了“范德华力”来进行攀爬的。现在已经有人研发出了壁虎手套(壁虎板),且有人攀爬成功了。你敢去试试吗?
“吃”完了这顿“大餐”,我感叹于仿生学的历史悠久,惊叹于科研工作者们的观察力和脑洞大开的想象力,更折服于大自然这位“发明家”别出心裁的创造力。
为什么说仿生学是自然的暗示?那是因为大自然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和途径来暗示我们,不过想要获取暗示,人类必须要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但如果你想得到并理解大自然的暗示,必须要有二者相助:一是好书,二是见识。好书是知识的来源地,见识是灵感的创造者。
我们先要从书本中汲取力量,再去自然中寻找灵感,早日读懂大自然的暗示,长大后,为国家振兴和人民幸福贡献一份力量!
读《自然的暗示—仿生学》有感-记叙文1200字相关内容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的诗句不仅写出了天气的变化,也渲染了人的心情。正是在这细雨纷飞、春意渐浓的时节,我们踏上了江南的烟雨之旅。满载一车的好心情,看着窗外斜织的雨丝、青绿的麦田、静默的房屋和忙碌的农人,遐想着在梦中无数次出现的江南…
十月雨季的海口市,带着一副粗糙的面孔,沉浸在阴沉沉的天气里,海浪、沙滩还有整座城市都浸泡在潮湿的空气中。这样的时节里,第一次,在凝固的夜色中,在空无一人的沙滩上,遇见一片黑色的深沉的海。远处的码头上有灯光点点,连成一串忽明忽暗的分界线,让人…
江南的雨总是给我惊喜。江南的雨是可爱的。它们跟着绿意盎然的春,滋润“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野草;追着赫赫炎炎的夏,拥入晒得发烫的大地母亲的怀抱;赶着硕果累累的秋,顺着树根钻进果子,分享收获的甘甜;粉妆玉砌的冬让它们缓下脚步,空中的舞姿轻…
夜,凉如水;月,弯似钩。天空如一块漆黑的幕布遮挡住了阳光的璀璨。但红灯绿酒的城市里依然热闹非凡,到处歌舞升平,人们把酒畅饮。夜生活,丰富多彩。可人们总是很少把真正的自己展露给别人,每个人都是小丑,表面上永远笑靥如花,暗地里却阳奉阴违。也许,…
我曾这样问过自己:如果爱情是个游牧者,拥有过是不是该满足?曾经一度为爱而疯狂,为爱而痴迷的我,终究明白这爱不属于现在的我。当踏进爱的门槛的时候,我就该明白雨后不会再有那道彩虹。认识他也许是偶然。还记得那天天灰蒙蒙的,雨后的乌云并没有消散,早…
自然是非人为创造的,是天然的。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苏轼的说过:“自然富贵出天姿,天待金盘荐华屋。”只有人类善待自然,自然才会善待人类,自然美。而环境是周围的情况,是生活的初始。保护自然,就保护了环境,保护了人们最佳生存状态。但是,现代化的…
仲夏的凉风吹走了炙热的焦虑,在2019年那个夏天,窗外的蝉鸣隐隐作响,操场上的汗水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篮球锦标赛,我们用夜以继日的训练证明,冠军我们势在必得!可令我们想不到的是,这一届的选手实力都不容小觑。每一场都打的难舍难…
那是一个多雨的秋季,低空流淌着灰色的云。秋雨潇潇洒落,可怜的秋叶水水的身子,怎经得住秋风秋雨的夹袭,终于,衰竭了,离开了枝头,飞旋着飘落下来!行走在落满秋叶的野径上,我的心禁不住一丝悲戚,一片水水的秋叶悄然落入我敞开的领口,钻入怀中,好凉哟…
阳光最不容易照到的地方曾经,有人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世界上阳光最不容易照到的地方在哪里?我那时很肯定的回答说在夜间。现在想来那并不是最好的答案。阳光最不容易照到的地方不就是最黑暗的地方吗?我想,不同肤色、不同信仰、不同学识、不同年龄的人、一…
在我的记忆中,农科院的秋,既不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秋,也不是“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秋,更不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的秋,而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是“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的秋…
蒙蒙秋雨后,大地更新,披上淡黄衣裳,倔强的几株草,挣扎出点点绿意。循着桂花香,漫步于校园小道,曲折的路径,将我推往一个盛地。跌入眼帘的,是苍翠欲滴的垂叶榕。经修剪的树冠,像顶厚实大帽,戴在脑袋上。密集的叶片,你挤我挨,不得已,将螺旋的叶尾展…
在浩瀚寰宇间,大自然的美景最为人所歌颂,尤为那绝妙的声音,更是千变万化而姿态万千,步入大自然,不论是走马看花,抑或是静伫细听,那不绝于耳的声音总会令人不自觉的迷醉其中!有时步于郁郁苍林,聆听扶疏枝叶的沙沙声响,如余音回荡袅袅的洞箫,悠扬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