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自然的暗示—仿生学》有感-记叙文1200字
仿生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虽然你对仿生学并不陌生,但你可能不知道,人类在仿生对象上学到了什么,那就来读一读这本书。这本书就像摆在人们面前香味扑鼻的科学大餐,
让人情不自禁的就会走过去大吃一顿,我也是其中一位。在“吃”的过程中,我见识了荷叶上精巧的微观结构,欣赏了蜜蜂的建筑艺术,折服于贝时璋院士当年的洞察力,也惊叹于科研工作者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如果你也想来“饱餐一顿”的话,那就让我给你介绍几个“好菜”吧!
你知道我国的仿生学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吗?你知道把青蛙放在一堆死虫子里会发生什么吗?让我来告诉你。我国的仿生学是靠贝时璋院士团队发展起来的,有一项发明和青蛙有关。
有一个实验,把一只几天没吃东西的青蛙放在了一堆死虫子里,结果青蛙饿死了,这说明青蛙的眼睛只能看见移动的物体。于是,贝时璋院士和他的团队根据青蛙眼睛的性质,发明了一把对移动物体自动瞄准和射击的枪,并且枪在距离靶子约100米时,无论靶子的移动速度有多快,都能百分之百命中。这一成果在1966年的展览会上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让我们再看看植物界最常见东西——树叶,它虽然很微小,但在大自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虽然树叶十分常见,但如果想造一片人工树叶,那是比登天还难,先来了解一下树叶的功能,主要是树叶里的叶绿素可以在太阳光的照耀下,不断的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生产出各种各样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虽然现在已有一些科学家成功造出了人工树叶,但还是面临着造价高,不稳定,易锈蚀等困难。不过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树叶在一代代科学家们努力的研究下,定能一鸣惊人。不过话说回来,人类做起来比登天还难的事,大自然手一挥就有成千上万个,看来人类还是要向大自然这位博学多才的大“发明家”虚心求教啊!
你见过壁虎吗?你想和壁虎一样“飞檐走壁”吗?其实,人类早已经注意到了壁虎的奇特,一直在研究,先后否定了壁虎是用粘液,吸盘,使自己能“飞檐走壁”,1872年,有科学家发现,壁虎脚上全是刚毛,而且具有一定幅度的弯曲,有人猜测,这些弯曲可能是小钩子,
壁虎就是用小钩子来“飞檐走壁”的。但壁虎可以在光滑的玻璃上攀爬,这一说法又被否认了。
随着显微镜的不断改良,直到1965年,美国加州大学生物学家,芮波尔,发现那些像小钩子一样的刚毛末端,实际上是开叉的,并且都分成了1百至1千根更细的绒毛。这才揭开了壁虎可以“飞檐走壁”的秘密。原来壁虎是用了“范德华力”来进行攀爬的。现在已经有人研发出了壁虎手套(壁虎板),且有人攀爬成功了。你敢去试试吗?
“吃”完了这顿“大餐”,我感叹于仿生学的历史悠久,惊叹于科研工作者们的观察力和脑洞大开的想象力,更折服于大自然这位“发明家”别出心裁的创造力。
为什么说仿生学是自然的暗示?那是因为大自然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和途径来暗示我们,不过想要获取暗示,人类必须要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但如果你想得到并理解大自然的暗示,必须要有二者相助:一是好书,二是见识。好书是知识的来源地,见识是灵感的创造者。
我们先要从书本中汲取力量,再去自然中寻找灵感,早日读懂大自然的暗示,长大后,为国家振兴和人民幸福贡献一份力量!
读《自然的暗示—仿生学》有感-记叙文1200字相关内容
我已经习惯了没有四季的生活,在温暖的温州。学校里的树木仍旧是绿色的,地上没有几多落叶,空气中却弥漫着寒意,天空也总是阴霾着,大概这正是秋吧。别人眼中的秋或许才是我向往的,地上堆满金黄的树叶,孩子在空地上追逐,好友能听你倾诉,可这只是梦。班级…
仿佛是一瞬间的功夫,秋风吹过来了,点染万物成了金黄色,抹去了夏天的炎热,带走了烦躁的蝉音,汗水之后,迎接我们的是丰收的喜悦。古有迁客骚人,他们的世界,是如此的悲凉:“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但在万…
在古人的笔下,秋往往是悲伤凄凉的代名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那般“断肠人在天涯”之悲苦惆怅,而我却觉得不然,秋在我的眼中有着别样的风景。夏末至秋,我们迎来了久违的凉爽。踏着小路,我们寻找秋的踪迹。来到田野,这里好一派热闹,稻谷笑弯了腰…
四季的家乡,我的童年。春天的家乡是轻柔的。当春天的第一缕朝阳掠过天的一角,为天空镀上一层金纱时,一切都在悄然变化。每家每户都把窗帘拉开,窗户推开。屋内,点灯亮着,每一家都亮着。灯发出淡淡的光芒,像是在讲述家中的故事。外婆永远是家中最亮丽的那…
十一月七日至八日——立冬。“立冬”意味着风雨、湿度、光照、气温等,处于转折点上,开始了从秋季到冬季的过渡。“冬,万物收藏也”,立冬后万物开始闭藏。随着气温的下降,许多多年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枯萎、飘落,只留下枝干度过冬天。初冬的风带着些凌…
我从远方而来行进在上学之路,弯弯延延,一站又一站,爷爷的电动车载我度过了春夏秋冬,黎明黄昏。春天,晨曦洒在身上,暖暖的晨风像母亲的手拂过我的脸颊,道路两旁挺拔的大树,好像在向我打招呼,电动车穿过熙攘的街道,街边摊贩的叫卖声传入我的耳际,深深…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我漫步在春天里,尽情着聆听着春天的脚步。漫长的冬季,五千地吞噬着一个又一个脆入的生命,大地被冻结了,翠绿一丝不见,寒风,暴雨笼罩着天日,草枯了,树枝折断了,鸟儿也毫不见踪影,全然一派荒凉,死寂之景。这一切,却因春天的到来…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叫作《自然的暗示仿生学》的书,才发现,原来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根据大自然中的动物或者植物的一些特征进行模仿创造出来的。锯子大家都见过吧,你知道锯子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嘛?从这本书中我才知道原来锯子是模仿大自然中的茅草创造出…
我还记得,脚下这片浑厚的土地上,你和你的伙伴曾快乐地奔跑其上;头顶上的这片蔚蓝的天空,曾给予我无限的遐想;那朵在路边静静绽放的小花,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妙;幼时那只常来“做客”的小狗曾给我带来了友谊与快乐。因为有了自然,因为有了其他生命的存…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自然的暗示一仿生学》。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们发现人类文明过程的许多重大发明都源于仿生思维,生物在经过自然界物竞天择自然淘汰,自身的结构生活行为等等,这是自然界给予我们的一种启示,人们向自然界学习,许多新科技用于…
当读了《自然的暗示仿生学》后,让我们回望历史不难发现人类许多重大发明都源于仿生思维。远古时期,随着生存需求的提升,人们在观察和探索动植物结构形态与其功能特性之间的联系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灵感。比如:人类模仿蜘蛛织网制造了渔网,模仿鸟类翅膀…
今天的一点一滴汇成明天的滔滔江河。这是老师在鼓励我们积累知识时,常说的一句话。然而,这又何尝不是自然界的一条法则?昨天的滔滔江河就是今天滑落在指尖的一点一滴。如果说,自己手上的一滴水,太渺小,可以忽略的话,我也不想再计算全世界60亿人每人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