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自然的暗示—仿生学》有感-记叙文1200字
仿生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虽然你对仿生学并不陌生,但你可能不知道,人类在仿生对象上学到了什么,那就来读一读这本书。这本书就像摆在人们面前香味扑鼻的科学大餐,
让人情不自禁的就会走过去大吃一顿,我也是其中一位。在“吃”的过程中,我见识了荷叶上精巧的微观结构,欣赏了蜜蜂的建筑艺术,折服于贝时璋院士当年的洞察力,也惊叹于科研工作者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如果你也想来“饱餐一顿”的话,那就让我给你介绍几个“好菜”吧!
你知道我国的仿生学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吗?你知道把青蛙放在一堆死虫子里会发生什么吗?让我来告诉你。我国的仿生学是靠贝时璋院士团队发展起来的,有一项发明和青蛙有关。
有一个实验,把一只几天没吃东西的青蛙放在了一堆死虫子里,结果青蛙饿死了,这说明青蛙的眼睛只能看见移动的物体。于是,贝时璋院士和他的团队根据青蛙眼睛的性质,发明了一把对移动物体自动瞄准和射击的枪,并且枪在距离靶子约100米时,无论靶子的移动速度有多快,都能百分之百命中。这一成果在1966年的展览会上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让我们再看看植物界最常见东西——树叶,它虽然很微小,但在大自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虽然树叶十分常见,但如果想造一片人工树叶,那是比登天还难,先来了解一下树叶的功能,主要是树叶里的叶绿素可以在太阳光的照耀下,不断的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生产出各种各样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虽然现在已有一些科学家成功造出了人工树叶,但还是面临着造价高,不稳定,易锈蚀等困难。不过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树叶在一代代科学家们努力的研究下,定能一鸣惊人。不过话说回来,人类做起来比登天还难的事,大自然手一挥就有成千上万个,看来人类还是要向大自然这位博学多才的大“发明家”虚心求教啊!
你见过壁虎吗?你想和壁虎一样“飞檐走壁”吗?其实,人类早已经注意到了壁虎的奇特,一直在研究,先后否定了壁虎是用粘液,吸盘,使自己能“飞檐走壁”,1872年,有科学家发现,壁虎脚上全是刚毛,而且具有一定幅度的弯曲,有人猜测,这些弯曲可能是小钩子,
壁虎就是用小钩子来“飞檐走壁”的。但壁虎可以在光滑的玻璃上攀爬,这一说法又被否认了。
随着显微镜的不断改良,直到1965年,美国加州大学生物学家,芮波尔,发现那些像小钩子一样的刚毛末端,实际上是开叉的,并且都分成了1百至1千根更细的绒毛。这才揭开了壁虎可以“飞檐走壁”的秘密。原来壁虎是用了“范德华力”来进行攀爬的。现在已经有人研发出了壁虎手套(壁虎板),且有人攀爬成功了。你敢去试试吗?
“吃”完了这顿“大餐”,我感叹于仿生学的历史悠久,惊叹于科研工作者们的观察力和脑洞大开的想象力,更折服于大自然这位“发明家”别出心裁的创造力。
为什么说仿生学是自然的暗示?那是因为大自然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和途径来暗示我们,不过想要获取暗示,人类必须要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但如果你想得到并理解大自然的暗示,必须要有二者相助:一是好书,二是见识。好书是知识的来源地,见识是灵感的创造者。
我们先要从书本中汲取力量,再去自然中寻找灵感,早日读懂大自然的暗示,长大后,为国家振兴和人民幸福贡献一份力量!
读《自然的暗示—仿生学》有感-记叙文1200字相关内容
“哗——”水龙头中的水源源不断地涌了出来,那个十岁还不到的孩子迫不及待地将手伸了过去,之后头也不回地冲出了洗手间。我愣了一下,那白花花的水依然在不停地涌出,墙上醒目的“节约用水”四个大字仿佛随着这水流逝,一点点消失在墙面上,消失在视野中………
“看!校园的樱花开了!”一听到这话,我直奔樱花树而去,想要见证这美的精灵。毕竟在花朝节这天,怎能不欣赏花儿呢?我来到樱花树下,几根细细的树枝撑起了所有的樱花。樱花大多都是零零散散的,有些许樱花还活在寒冬腊月时,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相互取暖。我想…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金黄的小麦和玉米就象征着幸福与快乐。我的老家在山西的一个村庄,但我在北京出生,在北京长大,受着城市的熏陶。我只有逢年过节时,才会回一次老家。在小学时一次回老家的经历,令我终生难忘。“姥姥,我来啦!”我扯着嗓子冲院子里大喊一…
是的,我知道,夏天来了。日语中的“夏末”其实和寓意的“今夜月明美”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有一天,他突然觉得河岸的风带来了寒冷,爱的心情无法带走。他手无寸铁,信没发出去后门就关着。好像睡了很久,准备上学。找了半天找不到教材和双肩包。我记得我很多…
漫步西湖,细雨霏霏,水天一色。正是红瘦绿肥的季春时节,过曲折的石桥,桥下的水莲沉睡未醒……观赏西湖的美景也许并不需要泛轻舟赏三潭映月,醒心灵游白堤苏堤,只需静静地欣赏湖畔一座静寂的杨柳古桥,整个西湖的风韵就已经能沉醉思序了。青色的石壁上岁月…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漫天雪花如梨花,一树树梨花又何尝不像雪花呢?一切又回到了从前,一切都是春的开始。一切属于春之忆又回来了。“爷爷,爷爷,我好想您啊。”“哎哟,大孙女,爷爷也想你。”是的,我又回到了爷爷家,这是我连续第四年回…
窗外蝉鸣不断,清晨的朝阳刺破晓雾,城市的喧嚣早已不见了踪迹,只留下阵阵蝉鸣,声声鸟语。车上的我昏昏欲睡。清晨的阳光照在脸上,温暖而柔和。去往老家的路早已没了颠簸,我在车上平稳地睡了个好觉。车程不长,但下车是雾已散尽,迎面而来的是一阵清香—荷…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这是元曲作家白朴所作,在他眼中,秋天是一个美景如画的季节。而在马致远心中,秋天又是一个充满愁思的季节。可在我心中,秋天它不是一个季节,它像是个老朋友,也像个老师…。讲真的…
有人曾说初秋是一首诗,深深体悟,就能明白其中的韵律。带着好奇,我迈入师达校园,寻觅其中的美丽。傍晚,夕阳在天边滑出一抹细细的红霓,闲云妆出一道飘逸之姿,飒爽的秋风自西北而来。我望了望有些枯且绿的小草,猛然醒悟现已是秋天。但九月的秋是不同于遐…
自古以来,秋季就是诗人们抒发悲伤情怀的最爱。虽然一直以来都有“悲春伤秋”的说法,但是我却更喜欢秋天的美。随着叶尖一抹淡黄色的出现,秋天就到来了。秋天是小跑着来的,带起阵阵秋风,我们无处寻觅她的踪迹,却能从角角落落发现她来过的痕迹。枯落的树叶…
最开始有人提议去雅安,我的内心是拒绝的。为了不扫众人的兴,也因为抵挡不了烧烤的诱惑,我还是一大早便随大家出发了。路过刚起炊烟的菜场,遇着打着哈欠的学生。不多时,车子就将这还未清醒的城市抛之脑后,驶进了连绵的群山之中。到达目的地时已是中午。停…
淡红的夕阳铺就一道柔光,脚板踏响青石板砖时,遁入内心深处的袅袅回声,俨然成了生命的印记,两个被拉长的影子,一长一短,一前一后,那年秋,是我们第一次相遇。秋起,有微风划过的清香,有阳光照射的明媚,有树叶滑落的声响,和一抹抹微凉掠过心头的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