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平的作文,描写和平的作文

初三议论文500字:世界何时才能和平永驻?

更新时间:2024-05-01 08:42

我们,热爱和平,抵抗战争。我们,不想在战争中付出惨痛代价。但是,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世界,你何时才能和平永驻?

想想吧,“九?八”事件中的那震耳欲聋的炮声,“七七卢沟桥”中的枪林弹雨,以及那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那是怎样的一幕幕?漫山遍地,荒草丛生,尸横遍野。都是战争带来的灾祸。那一具具血肉之躯,在无力的垂死挣扎,那一个个灵魂在低沉地哀歌,在诉说,一个个悲凉、残酷的史实是抹不去的疼痛。留下的,只剩那些在战争中死去的人的恐慌与对这个世界的种种不舍与留恋。为什么?为什么?要那样残忍的杀害我们的同胞?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世界,你何时才能让和平永驻?

在那战火纷乱的年代里,火光满天飞。让许许多多无辜的人遭受到了牵连,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举目所见,除了尸体还是尸体。为何?这是为何?战争啊战争,你为何要让原本幸福的人,幸福的家庭www.zuowenyouxuan.com
,变得不幸福?世界,你何时才能让和平永驻?

拿现在的利比亚战争来说,利比亚人民心里会是怎么想呢?没了家,没了家人,被战争的恐惧充斥着大脑,压迫着神经,笑容不再出现,整个城市死气沉沉。他们会好过吗?霸权主义者为什么要发动战争?为了你们贪婪的心?为了你们称霸世界的心?谁人不渴望和平?

世界,你何时才能让和平永驻?

让和平永驻作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3:24

翻开相册,记忆回到去年国庆,我和家人驾车来到怀化芷江。在那里,我的思绪万千。

在芷江抗日战争受降纪念馆里,记录着中国人民八年抗日战争中付出的鲜血,承受的屈辱。1937年8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肆意攻城略地,烧杀抢掠。无能的清政府打不赢,便只有贱卖尊严求和。日本更加放肆,终于不甘于挨打的中国人站了起来,团结一心,猖狂的日军节节败退。“烽火八年起沟,受降一日落芷江”,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取得了八年抗战的最后胜利。回望峥嵘岁月,那么触目惊心,是每一个华人心底抹不掉的痛。这胜利牺牲了多少人的幸福、家庭,甚至是生命啊!

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拒绝战争。可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冲锋声却总要大于鞭炮声和鼓掌声。九一八的炮声、七七卢沟桥的枪声和南京大屠杀中30万死难同胞的哀呼声,无时无刻不像细沙研磨着我们的心。哪一次战争没有付出惨痛的代价?战争究竟是为了什么?!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_初三读后感8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3:23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

1805年,拿破仑集结军队继续向西挺进。俄国受到了威胁,遂与奥地利签订盟约,共同抵抗法军。

虽然到处都是人心惶惶,但人们的生活并没有被打乱,贵族们依旧举行盛大的舞会接待客人,依旧和朋友们聊天玩乐。在莫斯科,人们生活平静,在另一边库图佐夫却在带领军队抵抗法军的入侵。皮埃尔的父亲去世了,他从一无所有变成了俄国首富,姑娘们都对他另眼相看;安德烈公爵参军了,公爵夫人为他生了一个胖小子,但公爵夫人死去了;尼古拉还一直在追求着索丽娅。没过多久,安德烈向娜塔莎求婚,可娜塔莎同时爱上了阿纳托里。过了一段时间,战争打到莫斯科来了,人们纷纷离开,逃往别处。战争进行得很激烈,双方伤亡惨重,安德烈也在战役中牺牲。拿破仑似乎很有胜算。1812年,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俄军胜利了。从那以后,生活恢复了平静。娜塔莎与皮埃尔结婚生子,玛丽亚和尼古拉也结婚了,人们都生活得很幸福。

非战主义的战场-读《战争与和平》有感1000字

更新时间:2024-05-09 17:48

战争与和平好像无法交融,又好像一直交错在我们的生活。我们能说当今世界很和平吗?不,我们能说我们处于战争时境吗?不,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将我的思维又代入了西方国家的作为。

是的,一谈到西方,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贵族,那群进行着复杂但又高贵的生活的贵族。但我们似乎很难将他们与战争联系到一起,而俄罗斯作为西方国家一大代表,却被我们称为“战斗民族”也正是通过这本书,我也更了解他们内部的种种想法。

本书的主人公皮埃尔,从头到尾,因变化而变化着。开始的那种青春活力,精气十足,渐渐被战争,旁人消磨。只能说,他变老实了。

而他的发小安德烈,也是多次在战争中苟活,但他又收获了什么呢?妻子的死讯?还新的爱情?他倒在床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那因战争而改变的容颜与思维,面对亲妹妹与亲儿子,他的唇边勾起一些丝弧度。玛莉亚知道,那是对于自己的讥笑。而面对曾背叛他的妻子安德烈,他的眼神是多么真诚,但他不会知道,当自己逝去后,娜塔莎与皮埃尔过上了真正的夫妻生活,将自己抛于脑后。

而本书的女主娜塔莎,却是如此天真。她爱上过很多人,但除了皮埃尔,没有任何人能陪她走到最后。是啊,现在回想起来,多么可笑的誓言!

在这一长串的故事中,流露出的情感多么纯真、美好,却因一次次战火而被打乱。

《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10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3:23

暑假里,我阅读了一本外国名著《战争与和平》。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这本书主要描述的是十八世纪拿破仑执政并入侵欧洲的事情。故事以宴会前后人物的一系列对话,描绘出当时俄国的处境。并在宴会上介绍了大大小小的人物,如宾艾尔、爱娜?沙雷、昂得列公爵、鲍尔康斯基公爵等。但令我惊呀的是,他们明知有了战争却还在进行舞会。随即从外国回来的宾艾尔出场了,文中托尔斯泰是这么描绘他的:“是一位五大三粗、神采奕奕的青年人,他剪短了头发,戴着一副近视眼睛,穿着深蓝色的时髦裤子,棕色的燕尾服和高褶领”,我觉得宾艾尔是一个有报负的青年。

一八零五年,战争爆发。对于一群刚上场的新兵,我看的是提心吊胆,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法军击溃了。随后的一场场战争中,更是把俄军爱国的精神体现了出来。托尔斯泰将战场上残忍恐怖和炮火轰鸣、两军冲锋的场景描写得淋漓尽致,并将战争中俄军誓死也要保护祖国的感情体现了出来。

铸剑为犁 守望和平-读《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有感13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3:23

电网外,暴雨中,一位母亲抱着他的儿子换下的衣服,绝望地痛哭着。声音,撕心裂肺。她的可爱无辜的孩子,被毒气室无情地夺走了生命......

这个男孩叫布鲁诺,他是《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一书的主人公。故事以二战为背景。布鲁诺的父亲是一名纳粹军官,不顾家人的劝阻,担任了集中营营长的职务。在集中营旁,孤独的布鲁诺与即将被杀死的犹太孩子什穆埃尔成为了朋友。一天,布鲁诺为了帮助什穆埃尔找他的父亲,换上了什穆埃尔带来的条纹睡衣,钻进了集中营。后来,布鲁诺被误认为也是犹太人,和其他被关押的犹太人一起被带进了毒气室。他的母亲对于救助布鲁诺无能为力,抱着孩子换下的衣服绝望地哭泣!

文中孩子悲惨的命运让人心碎,而这一切的源头是战争。战争是多么可怕,它让原本天真烂漫的生命变得凄惨痛苦;它让原本和睦温馨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它让原本美丽安定的国家变得满目疮痍。战争,就像恶魔一般,释放出来邪恶、贪婪的能量,轻而易举地摧毁着人间的一切美好!无辜善良的人们,眼睁睁看着幸福被无情地摧毁!战争就是罪恶!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1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3:23

“用人间的爱去爱,我们可以由爱转为恨;但神圣的爱不能改变。无论是死还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够破坏它。它是心灵的本质” ——前言

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战争与和平》以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在战争与和平年代里的生活为情节线索,生动地展现了俄国十九世纪最初15年,法军入侵俄国、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军队溃退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表现了战士们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这部小说人物形象也非常鲜明、富有个性。彼埃尔心直口快,易动感情;女主人公娜塔莎则是个情感丰富,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最具有民族气质的女人。他们各自拥有不同的思想和性格,在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中都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而以库拉金为代表的宫廷贵族的贪婪、堕落和虚伪的个性,也被深刻地表现出来,并进行了鞭笞与指责。

而在这其中皮埃尔这个人,他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在上流社会过着衣食无忧却混沌不堪的生活的皮埃尔,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扮演着太多太多的角色:贵族、私生子、超级富翁,官场可怜的政治工具,公益者,战争俘虏,侵略者的朋友,好丈夫......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抗日战争》读后感1200字

更新时间:2024-05-09 23:22

今年暑假我终于把《抗日战争》这本书给读完,《抗日战争》这本书的作者名叫王树增,除了这本书外,他还著有《长征》、《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等一系列革命战争系列的著作。《抗日战争》一共分三卷,全书共有近180万字,详细描述了14年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特别是8年全面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全体中华民族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共同意志,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英烈和英雄战士群体。

读完这本书,让我不禁感慨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它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得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同时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发奋努力才能使国家富强,只有国家富强才能抵御外敌入侵。持续八年的抗日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惨重的创伤,从1937年7月7日战争爆发至1945年9月战争结束,这期间大半个中国都沦陷在日军的铁蹄之下,经过艰难困苦的八年抗战并在苏美的帮助下,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但这场战争也造成了三千五百万中国军民的伤亡。

和平常驻人间-初三记叙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3:20

每当我联想到“战争”这个词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一些令人心悸的画面,血淋淋的断臂,不断颤抖的腿,越来越慢的呼吸,半睁半开的双目,绝望而痛苦的眼神,仍是抽搐的身体,冲天的火光飞扬,手中乌黑的枪口,侵略者胜利后残忍的笑容,罪恶的子弹向人群奔去……这一切似乎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战争的代名词,我们不难想象战争的可怕。

偶然一次,我目睹了一组关于战争的图片。在这些图片里,有被受折磨的人民,趴在地上蜷缩成一团,恐惧地向外探望。外面尘土飞扬,火光映天,枪声不绝,巨大的轰鸣声随时都有可能在耳边炸响,人们一个个面露恐骇之色。一个大约十二、三岁的女孩在倒踏了近大半的建筑物旁蹲着,擦去了泪水也弄脏了脸,她的头发干枯而凌乱,稀疏地翘起,她身边有一具尸体,是一个年幼的男孩,想必是女孩的弟弟,女孩用无助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男孩。女孩又用手在建筑物的墙根处拔草根,毫无顾忌地放在口中,也顾不得什么子弹,枪开了,不远处一位老人坐在石阶上哭泣,悲痛之色收敛不住。

这些皆是战争所带来的伤害与痛苦,人们游离失所,妻子失去丈夫,母亲失去了儿子,孩子失去了父亲,甚至连刚刚占领敌人地盘的士兵都唉声叹气、愁眉苦脸的,大概是在思念亲友们吧。

战争与和平-初三记叙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4 13:58

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碰触;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

听说厦门海外几公里处有一个岛,叫金门,朱熹曾经在那里讲学。我试着上网键入“金门”这两个字,立即浮现的大多是欢乐的讯息:“三日金门游”、“战地风光余韵犹存”、“炮弹做成菜刀/非买不可的战区纪念品”……知名的国际艺术家来到碉堡里表演,政治人物发表演说要人们挥别过去的“悲情”,拥抱光明的未来……

我看过几个关于金门的故事。

一九五八年的秋天,这个小小的美丽的岛,在四十四天内承受了四十七枚炸弹从天而降的轰炸,在四十年的战地封锁中又在地下埋藏了不知其数目的地雷。这里的孩子,没人敢到沙滩上嬉耍追逐,没人敢进森林里采野花野果,没人敢跳进海里玩水游泳。这里的大人,从没见过家乡的地图,从不敢问山头的那一边有多远,从不敢想象外面的世界有多大。这里的人,好多在上学的路上失去一条手臂、一条腿。这里的人,好多过了海去买瓶酱油就隔了五十年才能回来,回来时,姑娘已是白发干枯的老妇,找到老家,看见老家的顶都垮了,墙半倒,虽然柚子还开着香花。捡起一张残破的黑白照,她老泪纵横,什么都不认得了。

金门岛上的孩子都没有过球,球是管制品,因为几个篮球绑在一起就可以漂浮投共。

这里满是战半留下的印记。在相对“和平”的现在,看起来是依旧的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