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戏》中的风俗人情美-记叙文16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4 16:41

鲁迅似乎对民俗文化情有独钟,他的作品里介绍了许多民间习俗,比如《朝花夕拾》中迎神赛会、满月酒、新年吃福橘等等。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鲁迅先生的另一篇佳作——《社戏》,品味一下其中都展示了哪些传统文化习俗。

一、习俗文化

“消夏”在我们口语中不常见,许多学生不甚了解。消夏一词,一说“消除、摆脱夏天的炎热”,又一说“用消遣的方式过夏天”。那“消夏”到底有何意义呢?《社戏》一文中的注释是这么说的——“消夏”是避暑的意思。文中提到鲁镇的平桥村是一个离海不远的且临河的小村庄,可见这里夏季比较凉爽,适合避暑。“但在我是乐土:因为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儿’了”,不知道对别人来说怎样,但对小主人公来说是既可以避暑又可以消遣。

“归省”一词出自唐·朱庆余《送张景宜下第东归〉诗“归省值花时,闲吟落第诗”,意为回家探望父母。日常生活中,大家都说省亲,那“归省”是不是就是“省亲”?“省亲”出自《新唐书·卓行传·阳城》“凡学者,所以学为忠与孝也。诸生有久不省亲者乎”,有“归家探望父母或其他尊亲的礼俗”的意思,故“归省”与“省亲”两者并无大差异,“省亲”又可称作“归省”。

“行辈”又是什么习俗呢?行辈是中国特有的表示家族纵横关系的方式。行,是家族中兄弟长幼次序,表示同辈的横向关系,古人用伯仲叔季顺序为排行,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辈,指的是辈分,即同一家族中的代次,表示家族各代的纵向关系,辈分不分年龄,如《社戏》中说“我们年纪都相仿,但论起行辈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因为他们合村都是同姓,是本家。”但那时的我们不用像传统中晚辈必须遵守尊卑礼节,相反而说比较自由,无拘无束,所以文中说“然而我们是朋友,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春赛”即春天举行的赛会,文中“社戏”即春赛的一部分活动。社戏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戏曲中有老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等角儿。孩子们感兴趣的是老生能翻筋斗,蛇精,黄布衣跳老虎等。

二、民风文化

我们在领略习俗的同时,最应该领略的是平桥村的民风文化。

佛曰:一切皆是缘。缘于母亲夏日归省,我便跟随,又因为平桥村热情待客的缘故,我便有了许多年龄相仿的玩伴,他们除了陪我日常的玩耍外,还有我期盼已久的社戏。正是因为这里的待客之道,才有了一系列的故事。

主人公作为小客人,陪同的当然是年龄相仿的了,中国的待客之道的基本原则是细心安排、迎送礼让、热情相待,而待客原则不分年龄大小,都要遵循以礼相待的原则。比如,“和我一同玩的是许多小朋友,因为有远客,他们也都从父母那里得了减少工作的许可,伴我游戏。”陪我掘蚯蚓、钓虾、放牛,钓了半天的虾照例归“我”享用。小朋友们为了“我”能看戏,又是打包票,又是卖力撑船陪“我”去看那日思夜想的社戏。社戏好不好看我不知道,但是从“我”一个儿童的视觉来看,那晚的戏确实不怎么样,但看戏的过程却趣味无限。为何呢?缘于那些可爱的小伙伴们。

平桥村的小伙伴们充分展现了平桥村的民风,热情、淳朴、善良……“我”非常想去看戏可惜没有船,聪明的双喜想办法而且打包票保证“我”的安全。在看戏过程中,铁头老生夜晚不会翻筋斗,双喜就说“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来安慰“我”。看戏归来,大家提出“偷”阿发家的豆,阿发则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双喜怕多偷后阿发娘要哭骂,用了八公公的盐和柴会被骂,想出了对策,不但说明了双喜的聪明机灵,善于为他人着想,而且也表现了一种纯朴的人情美。

偷了六一公公的豆不仅没挨骂,还有更多的收获:一是罗汉豆,二是六一公公的夸奖。当罗汉豆摆上桌后,“我”却觉得没有“昨夜”的好吃。末尾一再强调“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那夜的豆不是一个人的豆,怀念的也不是那夜的戏,而是看戏的过程,是淳朴、和睦、善良的人们。

三、地域文化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情。淳朴的民风离不开优美的村庄环境。

文中最美莫过于月夜行舟的景色了,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它刺激了一个孩子的所有的感官,让其醉心于其中。眼观连山,并从孩子的角度给了它一个形象的比喻“彷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而且“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在孩子眼里,一切都活了,一切都喷薄着生命的活力。“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那“宛转,悠扬”的横笛,那热切的期盼让一个孩子沉醉其中。去的时候“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让读者也自失在这片梦里水乡,归来时依旧自失在这朦胧的月夜中。小主人公将那飞速的航船比作“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的大白鱼”,这时时提醒读者,作者依旧有着一颗未泯的童心。

江南的水乡烟雨迷蒙,如诗如画,如梦似幻,藏着梦里的旧时光,那涓涓流水洗涤着人们的心灵,纯粹着人们的内心。

浅谈《社戏》中的风俗人情美-记叙文1600字相关内容

一场辩论会-高二记叙文700字

星期天早晨,小名在家里写作业,突然,他感到肚子隐隐作痛,就连忙赶到家附近的医院去检查。医生拿起窃听器,放在小名的肚子上,而耳机那一端则插在自己的耳朵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医生却仍然没有反应,小名疼得实在熬不住了,就大声叫到:“医生啊,快…

曾经这样走过-高二记叙文800字

“叮咚——”随着最后一堂课的下课铃声的响起,我开始了我的十一长假。那一瞬间,源源不断的念头涌上我的心头。想干的事实在太多了,但最后我的选择是——先回母校。当我风尘仆仆地赶到时,学校还没放学。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我曾经的教室,站在门口,看着我…

记忆湿我心-高二记叙文900字

成长如一颗颗晶莹耀眼的水珠,跳跃在乡间小路上,从坎坷的石子路迈向了平坦的康庄大道,一路的变化记录着我成长的足迹。——题记又到了步入寒冬腊月的时节,静静等候“湿画腊梅树”这幅巨作。雪的问候将我们推入了2015年的大门。1月1日是个既兴奋又复杂…

写给最重要的人-高二记叙文800字

寂寞缠绕在冷风中的发梢,我独自一人走在这条留下碎梦和幻想的孤独长街。那零星而昏黄的街灯,见证了你我的有情,现在却要我在孤寂的泪水中品味。我悄悄拭去脸颊的泪水,向你,人进在眼前,心远在天边的可人儿挥挥手。在黑暗中,我不希望给你留下什么心痛的情…

战胜自己_高中记叙文800字

台下的掌声经久不息,站在领奖台上,拿着证书的我激动不已。望着众人,我笑了,笑得是那样的灿烂……我曾经一度看轻自己,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好。渐渐地,我失去了自信,变得胆小。偶然,在一本书上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太阳,我们只有…

姬老师的圆规-高二记叙文800字

“说你们谁动了我的圆规?”一个年近三十的中年男子对我们班学生怒吼道。“没有动过。”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我们班是数学成绩最好的班级。那个中年男人就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从初一开始教我们,一直教到我们初中毕业,而他的圆规也与我们的手亲密接触了…

我的童年傻事-高二记叙文500字

小时候,大家什么都不懂,经常会做傻事,令人哭笑不得。我在童年也干了许多傻事,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太好笑了。有,妈妈带我去一家餐厅吃饭,吃饭前我去洗手间,突然看见墙角有一个小香炉,里面插了三枝燃着的香,那些香长短不一,散发出一股浓郁的香味。我还以…

青丝犹在,白发苍苍-高二记叙文800字

岁月的清风从心灵深处掠过,如同一支深远的骊歌。在歌声的尽头,我看见了你的一头青丝,恍然间却又白发苍苍。再想仔细辨认,风卷起了满天的风沙,模糊了你的脸颊。冷雨•暖下午,天空晦暗的仿佛如同深夜,电闪雷鸣的声音响彻在天地之间。放学后,我抓起书包,…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高二记叙文900字

在这,我给远方的你写一封信。动车在福州这一座城市又停住。我钻出车门呼吸着异地的空气。晚潮尚远,一轮圆月轮,正把夜幕掩映下繁华的高度照的苍茫。走进沿站的一家小饭馆,恰好是夜里的九点。我们一群人在饭馆里等待最后驶来的一班公交车。像鸟聚树林,福建…

家已不再遥远-高二记叙文700字

腊月的一天,我随爸爸到外婆家吃饭。酒足饭饱之后。时间已近晚上九点。爸爸本想带我留宿一晚,可任性的我仍惦记着我的“小燕子”。于是,爸爸淡淡一笑:“丫头,就依你’’推着那辆老“凤凰”,我们离开了外婆温暖的小屋。艰难地穿过那条泥泞的羊肠小道之后,…

等来下一个春天-高二记叙文700字

“孩子,等等我!”寒风中我似乎听到了有人喊我。连忙回头一看,呀,是妈妈,她正气喘吁吁向我这里赶,头发早已被狂风吹的凌乱不堪,嘴里念叨着:“小时候你多乖啊,什么事都和我说,从不嫌我烦,走在前面时也总等着我,要拉我一起走…”“又来了,妈妈你老是…

沟边三“忍”-高二记叙文800字

上初二时,学校搞基建,在车库附近出现了一条正待铺设下水道的“壕沟”。每天放学都要经过那儿,就像是在跨越战壕,常有功底不好的“战友”坠人其中,令同学们叫苦不迭。终于有一天,中午放学,我第一个推车出了车库,正鼓足勇气想一个鱼跃跨过“战壕”,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