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戏》中的风俗人情美-记叙文16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4 16:41

鲁迅似乎对民俗文化情有独钟,他的作品里介绍了许多民间习俗,比如《朝花夕拾》中迎神赛会、满月酒、新年吃福橘等等。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鲁迅先生的另一篇佳作——《社戏》,品味一下其中都展示了哪些传统文化习俗。

一、习俗文化

“消夏”在我们口语中不常见,许多学生不甚了解。消夏一词,一说“消除、摆脱夏天的炎热”,又一说“用消遣的方式过夏天”。那“消夏”到底有何意义呢?《社戏》一文中的注释是这么说的——“消夏”是避暑的意思。文中提到鲁镇的平桥村是一个离海不远的且临河的小村庄,可见这里夏季比较凉爽,适合避暑。“但在我是乐土:因为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儿’了”,不知道对别人来说怎样,但对小主人公来说是既可以避暑又可以消遣。

“归省”一词出自唐·朱庆余《送张景宜下第东归〉诗“归省值花时,闲吟落第诗”,意为回家探望父母。日常生活中,大家都说省亲,那“归省”是不是就是“省亲”?“省亲”出自《新唐书·卓行传·阳城》“凡学者,所以学为忠与孝也。诸生有久不省亲者乎”,有“归家探望父母或其他尊亲的礼俗”的意思,故“归省”与“省亲”两者并无大差异,“省亲”又可称作“归省”。

“行辈”又是什么习俗呢?行辈是中国特有的表示家族纵横关系的方式。行,是家族中兄弟长幼次序,表示同辈的横向关系,古人用伯仲叔季顺序为排行,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辈,指的是辈分,即同一家族中的代次,表示家族各代的纵向关系,辈分不分年龄,如《社戏》中说“我们年纪都相仿,但论起行辈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因为他们合村都是同姓,是本家。”但那时的我们不用像传统中晚辈必须遵守尊卑礼节,相反而说比较自由,无拘无束,所以文中说“然而我们是朋友,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春赛”即春天举行的赛会,文中“社戏”即春赛的一部分活动。社戏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戏曲中有老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等角儿。孩子们感兴趣的是老生能翻筋斗,蛇精,黄布衣跳老虎等。

二、民风文化

我们在领略习俗的同时,最应该领略的是平桥村的民风文化。

佛曰:一切皆是缘。缘于母亲夏日归省,我便跟随,又因为平桥村热情待客的缘故,我便有了许多年龄相仿的玩伴,他们除了陪我日常的玩耍外,还有我期盼已久的社戏。正是因为这里的待客之道,才有了一系列的故事。

主人公作为小客人,陪同的当然是年龄相仿的了,中国的待客之道的基本原则是细心安排、迎送礼让、热情相待,而待客原则不分年龄大小,都要遵循以礼相待的原则。比如,“和我一同玩的是许多小朋友,因为有远客,他们也都从父母那里得了减少工作的许可,伴我游戏。”陪我掘蚯蚓、钓虾、放牛,钓了半天的虾照例归“我”享用。小朋友们为了“我”能看戏,又是打包票,又是卖力撑船陪“我”去看那日思夜想的社戏。社戏好不好看我不知道,但是从“我”一个儿童的视觉来看,那晚的戏确实不怎么样,但看戏的过程却趣味无限。为何呢?缘于那些可爱的小伙伴们。

平桥村的小伙伴们充分展现了平桥村的民风,热情、淳朴、善良……“我”非常想去看戏可惜没有船,聪明的双喜想办法而且打包票保证“我”的安全。在看戏过程中,铁头老生夜晚不会翻筋斗,双喜就说“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来安慰“我”。看戏归来,大家提出“偷”阿发家的豆,阿发则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双喜怕多偷后阿发娘要哭骂,用了八公公的盐和柴会被骂,想出了对策,不但说明了双喜的聪明机灵,善于为他人着想,而且也表现了一种纯朴的人情美。

偷了六一公公的豆不仅没挨骂,还有更多的收获:一是罗汉豆,二是六一公公的夸奖。当罗汉豆摆上桌后,“我”却觉得没有“昨夜”的好吃。末尾一再强调“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那夜的豆不是一个人的豆,怀念的也不是那夜的戏,而是看戏的过程,是淳朴、和睦、善良的人们。

三、地域文化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情。淳朴的民风离不开优美的村庄环境。

文中最美莫过于月夜行舟的景色了,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它刺激了一个孩子的所有的感官,让其醉心于其中。眼观连山,并从孩子的角度给了它一个形象的比喻“彷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而且“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在孩子眼里,一切都活了,一切都喷薄着生命的活力。“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那“宛转,悠扬”的横笛,那热切的期盼让一个孩子沉醉其中。去的时候“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让读者也自失在这片梦里水乡,归来时依旧自失在这朦胧的月夜中。小主人公将那飞速的航船比作“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的大白鱼”,这时时提醒读者,作者依旧有着一颗未泯的童心。

江南的水乡烟雨迷蒙,如诗如画,如梦似幻,藏着梦里的旧时光,那涓涓流水洗涤着人们的心灵,纯粹着人们的内心。

浅谈《社戏》中的风俗人情美-记叙文1600字相关内容

第一次做饭_高中记叙文1000字

第一次做饭_高中记叙文1000字篇一人的一生,要经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吃饭,第一次系鞋带,第一次说话……不过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个三八妇女节,我为妈妈第一次做饭。那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给妈妈做一次饭。老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

读《一千零一个问号》有感-记叙文1000字

当我拿到《一千零一个问号》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鲜艳的封面上梳麻花辫子的人吸引了,她的上方飘着来自各地的信,这时我的脑海中不断冒出了很多问题:这本书是通过写信的方式写的吗?“一千零一个问号”难道是作者一共列举了一千零一个问题?郁雨君是那个辫子…

转换-记叙文1200字

我第一次频繁用到转换这个词语,是在我上初一的时候。没有什么其他的用途,就单纯的是在写字的过程中出现。当时老师要求我们每个人写一篇想象作文,写想象作文,虽然不是我的拿手之处,但也是我的一大优势了。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我就已经把想象作文写到烂…

读《铁道游击队》有感-记叙文1000字

日夜的风,把山脊、山坡塑成波荡,也让平静的湖面荡起经久不息涟漪。这里的风沙并非亘古,只是这岸边的芦苇荡总是唱着亘古的歌。来来往往的行人啊,各式各样的人们,商户,住民,游客穿梭着,交易着,喜悦着,可曾想到多年前那些英烈的尸骨被风干埋在芦苇之下…

收获颇丰的一次对话-记叙文1600字

这时候雨已经慢慢变小了一点,窗户也不再发出猛烈的声响了。橘子老师已经做好了她的课件,所以她终于可以放松下来了。当她准备伸一个懒腰的时候,发现劳拉还坐在她的旁边。这个学生就是怕待在班里太吵了才跑到这里来的。此时劳拉正低着头盯着数学练习册上的一…

生日这一天-记叙文1200字

这一天是普通的,这个生日是特别的。时间刚刚走到这天的零点,手机铃声突然就响了起来,我一打开手机,就看到有好几个人给我发了信息,都是祝我生日快乐的。当时我特别感动,也一一回应了她们来表达我的感谢。能记住你生日的人一定很关心你吧。在早上的一个课…

擦不干净的杯子-记叙文800字

我有一个永远都擦不干净的杯子。就因这个杯子我的奶奶就数了我很多次。我之所以说它擦不干净,主要还是因为在学校里面,我的杯子太难了。诊所小学里面的杯子就我的杯子是一个保温杯,其他孩子的杯子都是普通的胶杯子。也因而我的保温杯在班级里面便受到了许多…

观看木偶戏-记叙文1600字

今天妈妈带我去了四方剧院看嫦娥奔月的木偶大剧。我早就兴奋得不得了,盼了两个周了!戏剧开始了,一位老人指着木偶嫦娥对一个小木偶讲起了故事:“嫦娥她在遥远的月亮上,而她的丈夫后羿却在人间。”小朋友就问了:“那为什么他们一对夫妻要隔离这几千亿光年…

哥哥回来了-记叙文1200字

几天前,哥哥早上一考完试下午就坐高铁回来了。我们都预测哥哥会在晚上回到家里。奶奶很早就坐在门口等着了,我看得出来奶奶很着急也很期待,她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好久了,她已经好几个月没有亲眼见到她的孙子了。她还和妹妹一起走到外面的十字路口去,想着哥哥…

生嘴泡的痛苦-记叙文1200字

“哧……”一阵莫名由来的疼痛从我的嘴巴传递到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我实在是觉得痛极了。而疼痛的来源正是嘴里的那几颗泡。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嘴里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就生出几颗嘴泡来,而且通常这颗泡还挺大的。和别人不一样的是,他们一般生嘴泡都只生出一颗,…

流浪猫之殇-高中记叙文1200字

大概有二十来只流浪猫我们小区里生活,平时我最喜欢看到的场景就是猫咪们在院子里眯着眼睛打盹,很惬意的样子,让我都想躺在它们边上,感受阳光照在脸上的温暖。但是它们的生活真如我想象的那般美好吗?它们不知道小区里有些人心存可怕的念头想把它们赶出去,…

不能忘却的八音盒-高二记叙文900字

丹尼飞快地用小玩具铲在树下刨出一个坑,因为妈妈说不能将八音盒带走。他轻轻按下盒上的按钮,一阵清脆的声音由齿轮带动而传出。多可惜呀,这还是爸爸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呢。丹尼不舍地望了八音盒几眼,往上填起了泥土。今天是爸爸要去打仗的日子。丹尼被粗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