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戏》中的风俗人情美-记叙文16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4 16:41

鲁迅似乎对民俗文化情有独钟,他的作品里介绍了许多民间习俗,比如《朝花夕拾》中迎神赛会、满月酒、新年吃福橘等等。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鲁迅先生的另一篇佳作——《社戏》,品味一下其中都展示了哪些传统文化习俗。

一、习俗文化

“消夏”在我们口语中不常见,许多学生不甚了解。消夏一词,一说“消除、摆脱夏天的炎热”,又一说“用消遣的方式过夏天”。那“消夏”到底有何意义呢?《社戏》一文中的注释是这么说的——“消夏”是避暑的意思。文中提到鲁镇的平桥村是一个离海不远的且临河的小村庄,可见这里夏季比较凉爽,适合避暑。“但在我是乐土:因为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儿’了”,不知道对别人来说怎样,但对小主人公来说是既可以避暑又可以消遣。

“归省”一词出自唐·朱庆余《送张景宜下第东归〉诗“归省值花时,闲吟落第诗”,意为回家探望父母。日常生活中,大家都说省亲,那“归省”是不是就是“省亲”?“省亲”出自《新唐书·卓行传·阳城》“凡学者,所以学为忠与孝也。诸生有久不省亲者乎”,有“归家探望父母或其他尊亲的礼俗”的意思,故“归省”与“省亲”两者并无大差异,“省亲”又可称作“归省”。

“行辈”又是什么习俗呢?行辈是中国特有的表示家族纵横关系的方式。行,是家族中兄弟长幼次序,表示同辈的横向关系,古人用伯仲叔季顺序为排行,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辈,指的是辈分,即同一家族中的代次,表示家族各代的纵向关系,辈分不分年龄,如《社戏》中说“我们年纪都相仿,但论起行辈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因为他们合村都是同姓,是本家。”但那时的我们不用像传统中晚辈必须遵守尊卑礼节,相反而说比较自由,无拘无束,所以文中说“然而我们是朋友,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春赛”即春天举行的赛会,文中“社戏”即春赛的一部分活动。社戏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戏曲中有老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等角儿。孩子们感兴趣的是老生能翻筋斗,蛇精,黄布衣跳老虎等。

二、民风文化

我们在领略习俗的同时,最应该领略的是平桥村的民风文化。

佛曰:一切皆是缘。缘于母亲夏日归省,我便跟随,又因为平桥村热情待客的缘故,我便有了许多年龄相仿的玩伴,他们除了陪我日常的玩耍外,还有我期盼已久的社戏。正是因为这里的待客之道,才有了一系列的故事。

主人公作为小客人,陪同的当然是年龄相仿的了,中国的待客之道的基本原则是细心安排、迎送礼让、热情相待,而待客原则不分年龄大小,都要遵循以礼相待的原则。比如,“和我一同玩的是许多小朋友,因为有远客,他们也都从父母那里得了减少工作的许可,伴我游戏。”陪我掘蚯蚓、钓虾、放牛,钓了半天的虾照例归“我”享用。小朋友们为了“我”能看戏,又是打包票,又是卖力撑船陪“我”去看那日思夜想的社戏。社戏好不好看我不知道,但是从“我”一个儿童的视觉来看,那晚的戏确实不怎么样,但看戏的过程却趣味无限。为何呢?缘于那些可爱的小伙伴们。

平桥村的小伙伴们充分展现了平桥村的民风,热情、淳朴、善良……“我”非常想去看戏可惜没有船,聪明的双喜想办法而且打包票保证“我”的安全。在看戏过程中,铁头老生夜晚不会翻筋斗,双喜就说“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来安慰“我”。看戏归来,大家提出“偷”阿发家的豆,阿发则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双喜怕多偷后阿发娘要哭骂,用了八公公的盐和柴会被骂,想出了对策,不但说明了双喜的聪明机灵,善于为他人着想,而且也表现了一种纯朴的人情美。

偷了六一公公的豆不仅没挨骂,还有更多的收获:一是罗汉豆,二是六一公公的夸奖。当罗汉豆摆上桌后,“我”却觉得没有“昨夜”的好吃。末尾一再强调“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那夜的豆不是一个人的豆,怀念的也不是那夜的戏,而是看戏的过程,是淳朴、和睦、善良的人们。

三、地域文化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情。淳朴的民风离不开优美的村庄环境。

文中最美莫过于月夜行舟的景色了,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它刺激了一个孩子的所有的感官,让其醉心于其中。眼观连山,并从孩子的角度给了它一个形象的比喻“彷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而且“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在孩子眼里,一切都活了,一切都喷薄着生命的活力。“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那“宛转,悠扬”的横笛,那热切的期盼让一个孩子沉醉其中。去的时候“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让读者也自失在这片梦里水乡,归来时依旧自失在这朦胧的月夜中。小主人公将那飞速的航船比作“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的大白鱼”,这时时提醒读者,作者依旧有着一颗未泯的童心。

江南的水乡烟雨迷蒙,如诗如画,如梦似幻,藏着梦里的旧时光,那涓涓流水洗涤着人们的心灵,纯粹着人们的内心。

浅谈《社戏》中的风俗人情美-记叙文1600字相关内容

观体考有感-记叙文1000字

这两天我们的学校是中考体育的考场,第二天我们要读书,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别人跑步时的场景了。一来到学校的时候,我就看见操场里搭起了好几个蓝色的棚子,那里有工作人员正在忙着,我一下子就想起了我们那时候也是有这样的棚子,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年啦,…

一次有意义的尝试-记叙文1100字

没有尝试,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实力是怎么样的。只要敢于尝试,大胆尝试,也许我们就能收获到不一样的东西。最近我们社团要进行一场友谊比赛。需要落实的事情挺多的,社长自己也一直在忙碌着。后来,她就把比赛的宣传海报交给了我做。刚开始我还是有点惊讶的…

纯真的友谊_友谊记叙文作文1000字

我读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爸爸带我去书店买书,我选了一本浙江少儿出版社出版的《小时候我想知道的水生动物》,爸爸替我选了一本《名人故事》,在去付钱的时候,我看见一个小朋友手里拿着一本《夏络的网》。我对小朋友说:“你买的这本书我没看过,我的这两本…

我和局长面对面-记叙文1300字

2013年10月12日,虽然我们学校还上着课,但听说这一天要采访毛局长,我幸福的面对面采访了我崇拜的教育局毛杰局长。我佩服毛局长的知识渊博与视野开阔;我感慨毛局长的侃侃而谈与和蔼可亲,对我们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我感觉这是我的幸运——我怀着日前…

我与老师的故事-记叙文900字

谈起教师这份职业,我更多的是欣赏,作为一名老师,恰似李清照所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每一个老师的心中我想都怀有一份最简单最真挚的梦想,那就是希望我的学生学有所成,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对他人有利的人。就记得高中的时候,…

疫情之下-记叙文1000字

春风滑过嫩叶,油菜花漫天地开放,金灿灿洒了满山。我摘下眼镜将上面的雾气抹去,望着空荡荡的马路,空荡荡的街道,空荡荡的教室……世界安静地发抖着。算算日子,已是放假在家的第72天,结束了紧张的期末考试,原本计划这个假期去做一做志愿者的工作,分配…

紧握您的手-记叙文作文650字

多幸运,我成长的每一个节拍,都有您的参与。——题记您是伴我走过15轮春秋的挚友。别人的父亲大都不苟言笑,可您却总爱呵呵大笑,有时还装作惋惜,嫌弃我这个小棉袄漏风,此时的我便会不甘示弱,吐槽您的父爱就像山体滑坡。但其实,我十分明白,您早已成为…

壬寅生光,新年到来-记叙文作文800字

今年本来是打算在深圳过年的,也许是因为我讲了太多的想念,母亲忽然问我:“真的想回老家吗?想回就除夕回。”突然的念头让我们都很仓促,急匆匆地就赶上了路。一路通畅,高速路上似乎只有我们。母亲因为着凉,一路都很难受,她和我开玩笑说这行程是舍命陪君…

曾被这世界温柔以待-记叙文800字

流年烟火,岁月渐逝。我总是觉得自己的世界暗无天日,因为我是孤独的,甚至没有那样一个人陪伴,没有人可以和我分享着彼此的小秘密。我总是一个人来一个人走,即使偶尔交到了可以称为朋友的人也如同昙花一现,消失在茫茫黑暗中。别人说青春难以忘怀,我却看不…

原来很美_抒情记叙文800字

不曾那么认真地注意你,原来你是如此的美。——题记一直以来你是那么平凡,平凡到我不曾那么认真地看你。小时候,因为你的离开我遗忘了你,我的童年没有你,连我的记忆中你一直到小学才出现。为此,我恨你!依然清楚的记得小学一年级都是奶奶带我去报的名,那…

我长大了_记叙文作文1000字

在我儿童时代,看见同学们有个漂亮的玩具,都要吵闹着向妈妈去要,对学习我总是那么的漫不经心、丢三落四。小时的我,以至于就连为妈妈分担一点家务,我也是从来不会去想的,妈妈总是叹息着说:“女儿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呀!”现在我长大了,告别了依赖,走向了…

别样的习惯_高中抒情记叙文700字

有些习惯,可以遗传……——题记儿时。不知夜空像无边无际的透明的海,安静,广阔而又神秘。明亮的月,清新飘逸,孤影婆裟,像一块银白色的巨璧,无然无雕饰地镶在深蓝的苍穹中,和谐美妙。一个身影潜入房间,柔和的床头灯开启:“小贝,乖,起来喝牛奶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