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吾歌-八年级记叙文19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2:30

我的心里有两首歌,一首平和,一首激昂。——题记

很多年以后都忘不掉去三八线那一天,天阴沉沉的,雨打车窗,雾湿而不快。在此之前,我对这 场战争的印象只有一些模糊的影子,仅知道是朝鲜和韩国的战争,中国和美国也分别参与,最终打得平手,以此为界,朝鲜叫朝韩战争,而韩国,叫韩朝战争。

当车快驶进景区时,两边便有高高铁丝网围护,铁网之外,依稀可见得有面目狰狞的警示牌散落路旁,导游介绍,这便是当年战争的“后遗症” ——随处埋下的地雷,直到现在,还有人因误踏而 被炸死。而在远方,烟雾朦胧间,梯田拾阶而上,有老农箬笠蓑衣,一派祥和,仿佛地狱天堂亦不过一 路之间。

后来我们穿过瞭望台和瞭望塔,穿过望拜台、自由桥,前者依旧有士兵驻守,戒备森严,后者彩带飘扬,满怀思念。这让我们意识到,这里并非仅仅是历史遗迹,它对人们的影响,即使是在今天也难以消融,无论是暴烈地对立,还是温柔地守候,这都是它矛盾的现状。

接着我们来到地道——战争期间亦有许许多多大同小异的地道,这是保存最完好、开发得最好的一条,即便如此,也要戴上头盔和探照灯,彼此搀扶,小心翼翼,耳畔还时常传来有人因滑倒而发出的轻微呼痛——地道既黑且湿,雨水涟涟,滴漏而下。地道尽头却被封锁,隔着几道玻璃,便是朝鲜,依稀见得有人荷枪实弹,来回走动。

返回后便是电影院,循环播放着纪录片,讲述战争的大概和细节,字幕亦有中文,图片里有无助的妇女,迷惘的战士,残肢断臂,伏尸千万,他们有着相同的神情和相似的面貌,甚至连血液也曾有近乎一致的温度,并且都在缓慢冷却。尾声是一首歌,舒缓,悲切,感人,迫我回想一路风景:路旁埋下的地雷,雨中走动的战士,地道尽头黑洞洞的枪口,片子里死去或正在死去的人们……这是同一个民族的自相残杀,我听到黑暗中有饮泣的声音,一定有人和我在这里产生了共鸣。以往听老人说,但愿没有战争,都以为不过一句空言,只有到这里走过看过以往的疼痛和如今的伤痕,才会明了,这是怎样沉重的愿望。

从影院出来,我亦是怔怔,天却意外的晴朗,草意外的绿,有孩童在雕塑缝隙间微笑,忽而就想起松尾芭蕉的一首俳句:

往日兵燹之地,今朝绿草如茵。

回来后依然经常想起那首片尾曲,在大脑深处回荡,无法哼唱,无法记录,却一直回荡。尽管我对此曲一无所知,可我知道她一定在歌颂和平,演唱者定是一位母亲,一个赤子,午夜梦回,竟也莫名其妙地泪流满面,如斯广博,如斯悲壮,如斯深沉,如斯慈悲,其中必有生命的重量和和平的渴望。

后来我才知道,这场战争让多少人失去了生命,其中包括几十万我们的同胞,同胞中还包括了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托尔斯泰仿佛说过,没有哪个父母是希望战争的,可作为一个国民,我们必有不同的选择。

我曾两次去南京,第二次去时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地域和血统的相近,使我感到更难过,也更悲伤。馆前是各种各样的雕塑,身体扭曲,神态痛苦;馆内有一幅幅照片,黑白色的,老人孩子妇女,残杀屠戮分尸,不堪入目。我想若把照片染上色彩,黑发红唇黄肤,这是与我们一般的颜色,却有着白眼鲜血断肢,这是与死人一般的颜色,这又是怎样的触目惊心。馆内还有很多烈士的名字和照片,活着的样子或死去的遗容,身居庙堂或又是草莽英雄。馆内有时会放《义勇军进行曲》,尽管这是一首生下来便耳熟能详的歌,可到这一刻我的敬畏之心才更加深刻了,“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曲调激昂,毫无悲切之感,却偏偏带了点视死如归的意味,感染自己,动容别人。

我想起北京万里长城上早已熄灭的烽火,南京雨花台里满载历史的浮雕,武汉红楼上当年共商国是的房间,山东台儿庄曾经血染的荷池,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里惊心动魄的模拟场面……很多故地都已物是人非,旧貌新颜,可有些东西未曾改变,如同《义勇军进行曲》般永远流传,从未枯竭。

我想,从汉武帝时代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近代秋瑾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再到如今我们脱口而出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从古代的九州烽火,一片丹心,到后来的枪林弹雨,以死相拼,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每一次胜利都是惨胜,可我们能不用惨换来胜吗?“日军在六周内,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达30万以上。”既然战亦死,降亦死,死国可乎?谁又是愿作奴隶的人们?古是,今亦是,抗日战争是,抗美援朝亦是。

以后的每一次升旗仪式,我都不再随意散漫,因为这是我们铭记历史、思考历史的方式,承载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魂魄。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和另一种平和的声音相配,在我心中轻轻地响起。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在死亡面前,我们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渺小呀,谁能拒绝战争,拒绝铁骑将山河踏碎,拒绝同胞在眼前死去,拒绝屈辱的历史?谁又不希望和平,希望人类生生世世相亲相爱,希望哪里都是世外桃源,希望每个人都有喜乐安平的一生?可这的确不是一个人用一己之力可以改变的,但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学会担当,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与他人和平共处,我们是不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什么。所谓成长,不过是懂得担当;所谓担当,不过是守好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我想,这世间必有很多大写的人,如同擎天柱般顶天立地地站着,撑起一片蓝天,我仿佛也在刹那间拔高,迅速成长,和他们一起,担负着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世界的责任:作为一个人的铮铮傲骨,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世界的和平安定。

这便是我的担当,我的声音。

清平,吾歌。

清平吾歌-八年级记叙文1900字相关内容

一枝一叶总关情-记叙文1300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看似“满纸荒唐言”,实则“一把辛酸泪”的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究竟有何文学价值呢?曹雪芹先生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记叙文1100字

读罢《红星照耀中国》,真的是感慨万千!书本记述的1936年是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一年:日本依然用高压手段威胁中国接收广田三原则,大规模增兵天津和华北,德国和日本签订防共协定。战争一触即发,智慧之光何时照耀中国引导全民合力抗战?带了当时无…

平凡也出彩-记叙文1000字

人生路遥,但没有白走的路,在平凡的世界里,照样可以活得丰富而多彩!——题记这是一个平凡的世界。小说的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两个再平凡不过的农村子弟,一个扎根乡土,一个走进城市。他们没有传奇的经历,也没有有辉煌的成就。他们的生活和其他普通…

读《重返狼群》有感-记叙文1000字

《重返狼群》是川西女作家李微漪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纪实小说。读完之后,内心思绪万千。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作者来到若盖尔草原写生,偶遇一只濒临死亡的小狼,作者领养了它,并给它取名为格林。这只小狼,从此谱写了一个凡人人类的空白。它被作者带回家饲养,…

走进《永远追随》的世界-记叙文1000字

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在这个暑假,我拜读了柳建伟老师的作品——《永远追随》,随着作者新颖的构思、斐然的文采、跌宕的情节,我不由自主地走进了他创造的世界中。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湖南省嘉禾县香花岭镇的镇外住着一家开豆腐坊的人家,家…

下书如蚁,花前饮似鲸-记叙文1200字

“没有被听见不是沉默的理由。”出自雨果的《悲惨世界》,当初我阅读完这本书后,这句话便深深地刻在我的心底,书中各种充斥着“苦难”味道的故事也像放映电影中的各种场景不断地徘徊在我的脑海之中,令我回味无穷,难以平复心中激动的心情。这部巨作实在令人…

平凡与伟大-记叙文1000字

每个平凡的人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伟大,平静的背后暗藏着汹涌波涛,正如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所说“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这本书书如其名,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真实而又朴素的语句刻画了一个…

读《骑鹅旅行记》有感-记叙文1200字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他给了你精神上的慰藉,你是精神的食粮。书籍是唯一不变的东西,它可以做你知心的朋友,是天真无邪的童年玩伴,是成长路上的一则警言。不仅如此,它还会铸造你优秀的习惯还会让你不知不觉…

读《乡土中国》有感-记叙文1200字

读罢《乡土中国》,“这可不是当下的中国像”——这是来自一个完完全全城市人的感叹。书中有大量鲜活生动的实例,然而对我们从小生养在城市者而言却成为十足的新鲜。七十载过去,中国社会面貌已然天翻地覆,时代使命也经历相当巨大的跨越。但在今天重新回望过…

一场红楼大梦,几度悲欢离合-记叙文1100字

夏日的午后,刚下过雨的天空依旧灰蒙蒙,倒是令人感到积分凉爽。闲来无事,我再一次翻开了《红楼梦》看几回,颇有感触,欲提笔谱一曲小令。正斟酌间,眼前却悄然变换风景……抬头,看见的是一个朴素的妇人微低着头做着手上的女红,她的脸上满是温和,却没有什…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记叙文1000字

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能战胜和征服的命运。一一题记小小的种子冲破泥土,才能重见阳光;悬崖上的松柏抓紧山体,才能毅然矗立;新生的竹笋掀翻石块,才能挺拔悠扬。同样,自强的人生, 才会是成功的人生。儿时回忆儿时,我和堂哥处处是争锋的“对…

读《红楼梦》有感-记叙文1300字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清朝时期的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以黛玉与宝玉的感情为主线贯穿全文,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大家族的由兴至衰,揭示了封建家庭的复杂矛盾、体现了封建婚姻、教育等的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