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金秋九月,一个秋高气爽而又分外惬意的日子。
观音桥中学,一个偏僻却又山清水秀的诗意之地。
这是我工作的第一驿站,教师生涯的第一起点。
心头,尽管还残存着挥之不去的被贬的淡淡阴影,但毕竟是“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校长的赞誉与器重,同事的友好与奉承,老乡的信任与夸奖,学生的好奇与敬慕,如同一杯杯醇绵的“女儿红”,早就将我心中的不快冲淡。
远行的帆已经鼓起。
同事告诉我,可能任教二年级重点班的语文老师兼做班主任。晚上,校长找我谈话,进一步印证这一消息。谈话至尾声时,校长对我说:明天下午学校领导与语文组同仁要听我一节语文课,并指定我上《中国石拱桥》。
我掂量着这第一节课的分量,这何尝不是我教学生涯的第一张考卷。我告诉自己:背水一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我必须“争”——良好的印象。
用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备课,反复构思、修改、完善,尽可能滴水不漏,然后熟悉教学环节与内容,一切都成竹在胸。
尽管心头还有一丝恐慌、紧张与不安,但更多的是战马对跑道的渴望。预备铃响,我怀揣着课本,从容地走上简陋的讲台,兴奋地注视着五十六双渴望与虔诚的眸子。教室后面,还有十多双或怀疑、或关注、甚或带有几分挑剔的眼光。新颖不俗的导入,明快简练的教学思路,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纯正标准的普通话,不仅很快征服了这一群“很有些挑剔”的学生,连校长和教导主任都露出几丝不易觉察的欣喜与微笑。
窗外,几只蝉有气无力地高一声低一声地鸣叫。课上到一半,好多学生早已敌不住倦意,读书声渐渐低下去。这是秋后第五节课常见的毛病。第一个难题摆在我面前,怎么办?我快速思考着对策。
我疾步走向讲台,冲学生“诡秘”一笑,朗声说:“听英语老师介绍,我们班很多人的简笔画画得挺不错,我想请每组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画赵州桥、卢沟桥。右边三组画赵州桥,左边三组画卢沟桥。时间三分钟,用时短、画得准者为胜,败者下课在走廊当众做五个俯卧撑。其他同学对照书,评判哪组画得好。”
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同学们包括听课的老师都没料到新老师会来这一手。被推出的六名“壮士”极不情愿而又无可奈何地走向黑板,一字排开,作起画来,他们时而抓耳挠腮,时而又飞快向旁边瞟一眼。我“幸灾乐祸”地注视着他们。下面的学生时而在书上圈圈点点,时而又看看黑板,时而交头议论,时而又掩嘴一笑。
紧接着我请学生结合课文如实“评点”,又结合课文尽情“说桥”。
课在下课铃声中画下了完美的句号。凭直觉,领导和同仁对这一节课相当满意。或许正是对这一课的偏爱,多少年来,让学生“画桥─评桥─说桥”,一直是我上《中国石拱桥》的保留节目。
课后,我听到学生评价:“姜,嫩的也辣!”校长最欣赏的是我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机智,而教研组长看好的则是我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后,校长拍了拍我的肩膀,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小周啊,今天你已书写你教学生涯中精彩的第一笔。不要忘记,还有很多‘下一个’等着你呢!”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应该风雨兼程!是的,我知道,这毕竟是我教学生涯中的第一步,以后还有数不清的第一笔、第一课等我去书写。前进的路上,不仅仅有阳光、鲜花与成功,还有数不清的阴霾、荆棘与坎坷。但我会珍视这精彩的“第一课”,我会鼓足劲上好今后的每一课,去摘取教学生涯中更多更美的“下一课”。
我的“争”-叙事作文1200字相关内容
世界变化不停,人潮川流不息,人们的生活节奏已变得越来越快,他们似乎不愿驻足,停下脚步来静静地倾听这个世界,感受那些生活中最美丽的定格。童年的我,最喜欢的人就是外婆。外婆的手有魔力,我小时候一直这样认为。她总是可以把所有的东西都变得干干净净,…
生活,一个简简单单极富色彩的名词,许许多多的道理蕴含其中。我便是它的受益者。生活告诉我要坚强。若没有一颗坚强的心,又怎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若没有一颗坚强的心,又怎会有出自双耳失聪贝多芬之手的伟大乐章《命运交响曲》。还有小草…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转眼间,三年的初中时光匆匆而逝。年华终将流逝,但三年的独家记忆永远存在。刘雅文,一个清雅、安静的女孩,如同一朵在寂静空谷中盛放的幽兰,虽然不为众人所知,依然绽放着自己的美丽。在很多人眼中,她有些奇怪,甚至是孤僻。但我知…
总是感觉时间太瘦,指缝太宽,不知不觉间,三年的初中生活已经成为了回忆。遥想刚入学的时候,稚嫩还未从我们的脸上褪去,下课时的玩闹也充满了童趣。我们每天在新知识中汲取智慧,在嬉笑中收获成长。八年级,我们距离中考近了一步,对未来有了初步的规划,愈…
当微风轻柔地托起最后一丝柳絮的时候,当夕阳把它最后一抹阳光悄然披在梧桐树上的时候,当花瓣悠悠转转地落在红色塑胶跑道上的时候,三年的时光在最后一次的放学铃声中画上了句号。时间过得如此之快,我们好像才互道了一声“你好”,就迎来了“再见”。回忆三…
向晚的余晖,流泻一地的金黄,我手持画笔,在洁白的图画纸上勾勒出两个放学回家的身影,映着橘黄的夕阳,两个女孩手牵着手,聊着一天上学的趣事,快乐的笑声在孤寂的水泥丛林中显得格外的响亮,甚至连风都感动了,在十二月的寒冬微微附和着。两个女孩,一个是…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七月,正值盛夏。微风乍起,夏花随风摇曳,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度。闭上眼,淡淡的清香化作唇间的一抹笑靥,荡漾开来。午后的阳光松散的透过轻纱般的白帘,柔和地照射在书桌上,照射在我的脸颊上,暖暖的,似是镀上了一层…
在这秋高气爽的九月里,我们迎着秋日的阳光,伴随着收获的季节,迎来了欢快精彩的校运动会。到了我们要去的运动会体育中心,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有条不紊的进入会场,我们班的同学个个精神抖擞,斗志高昂心中只有一个心愿:希望这次运动会能拿全年级第一名。…
宋代文学家程颐曾说过:“外物之味,愈久愈厌,读书之味,愈陈愈香。”的确,读书给人们的快乐,绝非其他事物可比。读书的快乐,不像打球,只是一时开心;也不像看电视,只图一笑。读书的快乐,是淡淡的,不可言传的美妙。读书,若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埋首于书…
“九班九班,非同一般,气势如山,勇夺桂冠”,我们的班级口号响彻整个赛场。这是我们进入初中后的第一场运动会,每个班级的口号都显示出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和“舍我其谁”的气概。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4×100的比赛,为了“勇夺桂冠”的目标,拼…
我没有亲自去参加这次足球赛,四场比赛,我都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去观战的。或许旁观者不能像参与者一样,亲自参加这场比赛,对这次比赛有深刻的印象和浓厚的情感,但站在操场边,以旁观的视角,能更清楚地观察整场比赛,这让我,以及其他作为旁观者的同学,…
楼下大树的叶子不再枯黄,不知从何时起,它已变得绿意盎然。是半个月的推移,是时间的魔法,看枯木如何生出花。春日明媚的阳光透过玻璃折射到餐桌前的小女孩,而她正因咽不下碗里最后的一口饭,毅然决然地走进厨房,自己做饭!不曾想,铲子通过手,连接了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