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傅雷的作文,描写傅雷的作文

傅雷家书-读后感550字

更新时间:2023-02-04 06:50

初次读傅雷家书,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跃然于纸上的浓浓亲情,便将我深深的吸引、打动。

“这种精神的消沉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绝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担心,更不必硬在肚子里不告诉我们”这短短几十字,哪里像父亲对儿子的严厉教导,反而更像是知己间的交流和安慰。

随着故事的推移,我越发能理解楼适夷所说的“这是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傅雷教傅聪艺术,也不忘教育他做人,小到日常礼仪,大到家国情怀。而傅雷的那一句“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以及“永葆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怎么能不让我深受震撼?这是傅雷对傅聪的苦心孤诣的教导、对他演奏事业的诠释,更是对儿子的期盼,对祖国的无限热情和人生真理的阐明。

一封封书信,一句句问候,一缕缕温馨,一字字温情与爱。在傅聪的海外生活中,他经历了喜怒哀乐、辉煌低谷,而傅雷像一盏明灯一路陪伴他左右,直至走向死亡。无论是生活、爱情、音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即便是万水千山,这一刻的父爱的书信构成一条漫长纽带,直系与两人心头,传递温暖。

史铁生的母亲也自然的浮现在脑海中,她就像傅雷对傅聪那样,陪伴着史铁生忍受痛苦,给予他鼓励,即使自己身患重病、命不久矣。我想,在史铁生的人生中,在他见过的每一缕阳光中,都有他母亲的力量吧!都有着她母亲在其左右的陪伴吧!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读《傅雷家书》有感550字

更新时间:2024-05-01 08:52

这本书写了傅雷的长子傅聪在国外留学,在傅雷夫妻俩对儿子的思念关心下写给他的家书。一封封书信透漏出他对儿子的思念与爱。

傅雷是一位真正爱子聪慧的人,因为他在一封封家书里,既有对孩子的关怀嘱咐,也有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他时时刻刻关注傅聪的学习情况,对他提出批评或表扬。一句句的语句,有他对傅聪的期望,也有他对傅聪的关怀劝告,傅雷教给儿子做人的道理,学习的技巧,许多的为人处事方法。傅雷用现身经历教导儿子要谦虚、不气馁、不放弃、不骄傲。

《傅雷家书》有关父亲对儿子的期望,想念和要求,有着浓浓的父子之情。虽然书中提到母亲的不多,但是母亲的爱与想念不比父亲差多少,甚至还要多,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永恒不变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这是一封书信的开头,这不多的字,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思念。父亲要写信,是因对儿子的思念,可刚准备写,又想到儿子的急躁,怕儿子嫌烦,影响心情。所以将心中的思念压下去,不再去想。这仅仅是一个例子,在这本书还有很多。

说到教育孩子,傅雷对他的两个儿子非常严厉,有时甚至不近人情,这让他们的母亲也常常饱受精神上的折磨,为了让孩子走上正路,傅雷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哪怕会被孩子记恨也不会改变。而母亲则是会扮演温暖的港湾,温暖孩子的心灵。

一封信后的父爱如山-读《傅雷家书》有感550字

更新时间:2024-05-12 22:04

父爱如山,而傅雷就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他两个孩子的成就与父亲的严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傅雷是一名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写给儿子的信,里面涉及良多,而它给我的最深印象却是他对孩子们的严格要求。他对儿子会提出许多客观的见解,譬如“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控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 从此以后你就可以孤军奋斗了。”

不光是傅雷,傅聪的母亲朱梅馥也会告诫他不忘初心不忘本,彰显出她满腔的爱国情操,譬如:“一个人的机会、享受是以千千万万人的代价换来的,那是多么宝贵。你得抓住时间、提高警惕,非苦修苦练,不足以报效国家,对得住同胞。”

虽然傅雷夫妇对傅聪如此严格,但他的信中也不时流露出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意。例如:“我说了那么多,又是你心里都有数的话,真怕你听腻了,也真怕你不肯下决心执行。孩子,告诉我,你已经在这方面努力了,那我们就安慰了、高兴了。”

读了《傅雷家信》之后,我真为傅雷先生在家信中对孩子所表达出的父爱而深深感动,家书中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他们之间相处之道十分值得我们去借鉴,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处应该互相学习,包容彼此,改变自己。没有绝对正确的,只有不愿去理解。

《傅雷家书》读后感_三年级读书笔记3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2 11:25

《傅雷家书》,一本集教育与爱于一身的经典名著,沈敏特曾评析“《傅雷家书》的文化格调应该说是顶级的”。

《傅雷家书》是一部很特殊的书,傅雷用自己的经历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于此同时,他对儿子的生活,也有有益的指导,他指导儿子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傅雷提出意见和建议可以说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说是傅雷必胜最重要的著作。

此书感情纯真、质朴,没有半点虚伪,其意义远远超过了傅雷家书的范围,是可以使我们更好提高自身修养的好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认真去阅读、去品味。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3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2 05:43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300字

对于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一定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理,不能因为工作忙为借口,就忽略了与曾经的老师的交流。

他还用自己的感情经历来告诉儿子,如何选择自己的配偶,并用名人的经历来对儿子进行指导,他更主张夫妻的共同进步,主张一种平和的婚姻方式。

他在信中多次自省自己对儿子的教育方式过于严厉,吝于赞美之词,其实是为了培养儿子面对鲜花掌声时仍保持一种警醒的态度,他也在信中坦诚地承认自己教育方式的缺点。并希望儿子引以为戒。

他们都是怀有对祖国的深深的热爱之情的,可以从傅雷从不让傅雷放弃用中文写信的细节中可以看出来。从傅聪演奏后,所体现出来的民族自豪感可以看出来。从傅聪迫于生活压力,加入了英国国籍,傅雷夫妇一个多月的长吁短叹可以看出来,从与儿子之间进行的艺术交流,是为了给中国的有志青年以指导可以看出来,更是可以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可以看出来。

在这本书里,我们看见的是孜孜以求的艺术家,是将生活作为艺术的一部分的生活者,是怀有爱国情怀的父子。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300字

别让遗憾成为永恒-《傅雷家书》读后感450字

更新时间:2024-05-12 18:37

时光洗去了诸多的曾经,也终会携来不灭的礼物。

——题记

在地球这么大的一个星球中,每一个人都是如此渺小。我们始终无法预料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前不久,东航MU5735客机坠毁的事故传遍全中国。登机前,来自各地的乘客在与亲人告别时可知那将会是最后一次见面?新闻播出后,亲人们的眼眶里只剩下遗憾与迷离。

《傅雷家书》中的父子俩何曾不是如此?幼年的傅聪受到家暴,父母的严厉是他童年里飘不去的阴云。长大后,傅聪出国培养,儿子的离开给傅雷夫妇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只好以书信的方式问候远在他国的儿子,但最终还是留下了遗憾。傅雷夫妇在文革初期双双自缢,在人生的最后一刻也没能见到儿子。

花和人都会经历生命的轮回,但是生命的长河永无止境,永不干涸。爱,尽在不言之中……

我很赞同外国人的做法。家人每天在出门前都会亲吻所爱之人的脸颊。这是一种习惯,也更是一种保障。他们在表达彼此的关怀,每时每刻家人都惦记着你,爱着你,确保人生的每一天都不留遗憾。

时间的手越发的苍白,显然我们都改变了最初的模样。但是,不要忘记,不论你身处何地,总有人一直深爱着你,别让遗憾变成永恒!

我想,这不是无聊的必要。

哪怕是上学出门前的那一刻,说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

读《傅雷家书》有感3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3 15:54

《傅雷家书》给了我许多影响,傅雷的严谨作风和深遂的思想潜移默化地教导了我;我喜爱这本书,敬佩傅雷为人与学识,羡慕他和一家的相亲相爱,感动于文字间的深情,又为傅雷和其夫人和自杀感到难过。下面是读书时作和一些摘抄,我喜爱像傅雷这样一位长辈的谆谆教导。(摘抄如下,读后感略)。

一位纯洁、正直、真诚和灵魂有时会遭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芒不能永远淹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一个人孤独了思想集中了所发的感情都是真心实意。你所赏识的李太白、白居易、苏东坡、辛稼轩等各大诗人了是我们喜欢的,一切都有同感,亦是一乐也,等到你有什么苦闷、寂寞的时候,多多接触我们祖国的伟大诗人,可以为你遣兴解忧,给你温暖。

《傅雷家书》-记叙文450字

更新时间:2023-02-03 15:53

《傅雷家书》为我们展现了一位严厉,尽责,同时不乏爱心的父亲,他通过书信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追求进行悉心指导。

在书中我能看到傅雷的心里不只有对儿子深深的爱,更有对祖国,对民族深深的爱。

在信中傅雷写到:“你如今每次登台都与国家的面子有关,个人的荣辱得失事小,国家的荣辱得失事大!”他告诉傅聪,艺术家的登台不仅仅代表个人,更关乎国家的颜面,告诉儿子勿忘祖国要维护国家的尊严。

在写给儿子的书信中傅雷夫妇对于儿子加入英国国籍一事,一方面体谅儿子的苦衷,但另一方面再彻底的谅解也无法消解内心沉重的心情,可见儿子加入英国国籍对傅雷夫妇的打击之大,伤害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

曾有一个革命烈士叫杨靖宇,他二十一岁参加革命,1940年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三十五岁的他壮烈牺牲。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杨靖宇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的是事业却永远无尽,通过自己的孩子延续自己的生命,也延续自己对国家所能尽的力量。傅雷培育儿子,也是对祖国进了一项神圣的义务与责任。

《傅雷家书》-读后感350字

更新时间:2023-02-03 10:45

《傅雷家书》这本书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信,傅雷对儿子傅聪的爱,流淌在朴实的文字背后,深沉而温暖,这就像自己的父母正在与我交流。

傅雷心里不只有对儿子深深的爱,更有对祖国、对民族深深的爱。这个书信集,是一位中国父亲给远在欧洲学艺的孩子的家书。

从这些书信中,我们除了读到一位父亲的拳拳爱子之心,还能读出负累深深的爱国情怀,从东方升起了一颗星,这么光明,这么纯净……傅聪为国争光,傅雷十分高兴。

看完这本书,让我想到了焦裕禄,他一九六二年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当时的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水平降到最低。为了改变面貌,摸清灾情,焦裕禄以身作则,亲自带队到灾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为抗灾防灾累积了第一手资料。他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仍顽强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

悠悠岁月,茫茫大海,一封封家书,把傅雷与傅聪父子俩的心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写给傅雷的一封信_750字

更新时间:2024-05-14 18:01

敬爱的傅雷先生:

您好!我知道您一定不会看到这封信,但在读完《傅雷家书》后总是想写些什么。

在您给爱子一九六零年八月二十九日的信中有句话深深地触碰到了我——“你是以艺术力生命的人,也是真理、正义、人格等等看作高于一切的人,也是以工作为乐生的人”。其实我所认为的艺术是人与她融汇为一体,就像我在舞蹈时已经不是人跟着拍子走,仿佛是灵魂的相遇,热爱产生的共鸣。对艺术最真挚的应该就是热爱了,可艺术她也只是锦上添花罢了,但真理、正义、人格都才是人这大树的根基。这人生的一路走来,路过千山万水,是满载财富的。在我的理念里啊,正义它不一定就是最正确最至高无上的,我也偶尔在前行路上偏移,对前面的路而感迷茫,但是只要在我的信仰里还是有“善”字的话,我相信凭着心里的光可以驱逐前方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