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戏》中的风俗人情美-记叙文16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4 16:41

鲁迅似乎对民俗文化情有独钟,他的作品里介绍了许多民间习俗,比如《朝花夕拾》中迎神赛会、满月酒、新年吃福橘等等。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鲁迅先生的另一篇佳作——《社戏》,品味一下其中都展示了哪些传统文化习俗。

一、习俗文化

“消夏”在我们口语中不常见,许多学生不甚了解。消夏一词,一说“消除、摆脱夏天的炎热”,又一说“用消遣的方式过夏天”。那“消夏”到底有何意义呢?《社戏》一文中的注释是这么说的——“消夏”是避暑的意思。文中提到鲁镇的平桥村是一个离海不远的且临河的小村庄,可见这里夏季比较凉爽,适合避暑。“但在我是乐土:因为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儿’了”,不知道对别人来说怎样,但对小主人公来说是既可以避暑又可以消遣。

“归省”一词出自唐·朱庆余《送张景宜下第东归〉诗“归省值花时,闲吟落第诗”,意为回家探望父母。日常生活中,大家都说省亲,那“归省”是不是就是“省亲”?“省亲”出自《新唐书·卓行传·阳城》“凡学者,所以学为忠与孝也。诸生有久不省亲者乎”,有“归家探望父母或其他尊亲的礼俗”的意思,故“归省”与“省亲”两者并无大差异,“省亲”又可称作“归省”。

“行辈”又是什么习俗呢?行辈是中国特有的表示家族纵横关系的方式。行,是家族中兄弟长幼次序,表示同辈的横向关系,古人用伯仲叔季顺序为排行,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辈,指的是辈分,即同一家族中的代次,表示家族各代的纵向关系,辈分不分年龄,如《社戏》中说“我们年纪都相仿,但论起行辈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因为他们合村都是同姓,是本家。”但那时的我们不用像传统中晚辈必须遵守尊卑礼节,相反而说比较自由,无拘无束,所以文中说“然而我们是朋友,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春赛”即春天举行的赛会,文中“社戏”即春赛的一部分活动。社戏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戏曲中有老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等角儿。孩子们感兴趣的是老生能翻筋斗,蛇精,黄布衣跳老虎等。

二、民风文化

我们在领略习俗的同时,最应该领略的是平桥村的民风文化。

佛曰:一切皆是缘。缘于母亲夏日归省,我便跟随,又因为平桥村热情待客的缘故,我便有了许多年龄相仿的玩伴,他们除了陪我日常的玩耍外,还有我期盼已久的社戏。正是因为这里的待客之道,才有了一系列的故事。

主人公作为小客人,陪同的当然是年龄相仿的了,中国的待客之道的基本原则是细心安排、迎送礼让、热情相待,而待客原则不分年龄大小,都要遵循以礼相待的原则。比如,“和我一同玩的是许多小朋友,因为有远客,他们也都从父母那里得了减少工作的许可,伴我游戏。”陪我掘蚯蚓、钓虾、放牛,钓了半天的虾照例归“我”享用。小朋友们为了“我”能看戏,又是打包票,又是卖力撑船陪“我”去看那日思夜想的社戏。社戏好不好看我不知道,但是从“我”一个儿童的视觉来看,那晚的戏确实不怎么样,但看戏的过程却趣味无限。为何呢?缘于那些可爱的小伙伴们。

平桥村的小伙伴们充分展现了平桥村的民风,热情、淳朴、善良……“我”非常想去看戏可惜没有船,聪明的双喜想办法而且打包票保证“我”的安全。在看戏过程中,铁头老生夜晚不会翻筋斗,双喜就说“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来安慰“我”。看戏归来,大家提出“偷”阿发家的豆,阿发则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双喜怕多偷后阿发娘要哭骂,用了八公公的盐和柴会被骂,想出了对策,不但说明了双喜的聪明机灵,善于为他人着想,而且也表现了一种纯朴的人情美。

偷了六一公公的豆不仅没挨骂,还有更多的收获:一是罗汉豆,二是六一公公的夸奖。当罗汉豆摆上桌后,“我”却觉得没有“昨夜”的好吃。末尾一再强调“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那夜的豆不是一个人的豆,怀念的也不是那夜的戏,而是看戏的过程,是淳朴、和睦、善良的人们。

三、地域文化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情。淳朴的民风离不开优美的村庄环境。

文中最美莫过于月夜行舟的景色了,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它刺激了一个孩子的所有的感官,让其醉心于其中。眼观连山,并从孩子的角度给了它一个形象的比喻“彷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而且“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在孩子眼里,一切都活了,一切都喷薄着生命的活力。“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那“宛转,悠扬”的横笛,那热切的期盼让一个孩子沉醉其中。去的时候“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让读者也自失在这片梦里水乡,归来时依旧自失在这朦胧的月夜中。小主人公将那飞速的航船比作“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的大白鱼”,这时时提醒读者,作者依旧有着一颗未泯的童心。

江南的水乡烟雨迷蒙,如诗如画,如梦似幻,藏着梦里的旧时光,那涓涓流水洗涤着人们的心灵,纯粹着人们的内心。

浅谈《社戏》中的风俗人情美-记叙文1600字相关内容

过年-记叙文1200字

眨眼间,二零二一年已经如约而至,但不知为何,我对于这新的一年略感失望。回忆起以往,过年的氛围应该是很浓郁的。在大年三十之前,附近晚上的鞭炮声和礼花就会时不时的就会出现。白天的话,周围往往都是卖菜的、卖肉的、卖对联的,热闹非凡。偶尔可以看到有…

元宵的欢乐-记叙文700字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完了元宵节,春节的气氛也就接近了尾声,所以,大家都打算好好利用这一天,抓紧春节仅剩的这一点尾巴。在元宵节这一天,最重要的自然是吃元宵,赏花灯了。傍晚时分,…

一场小比赛-记叙文1600字

今天又是一个星期六,盼望着的周末也终于快到了。下午我们只上两节课,所以四点多就放学了。因为放学时间比较早的原因,所以我们的社长就商量着说今天打一场社内的小比赛吧,我们也觉得这个提议很好,于是就都答应了。虽然只有两节课,但是我却迫不及待地想跑…

拒绝平庸-记叙文800字

一生或许只是几页,不断修改和眷抄着的诗稿,从青丝到白发,有人在灯下。——题记是选择肤浅的度过一生,还是不断的向有思想的深处发掘探索,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这是一个问题。选择前者你或许一生过的轻松自在,但却失去了向前进一步的可能。选择后者你可能…

墙的故事_高中记叙文900字高中

墙的故事_高中记叙文900字高中篇一女生宿舍隔壁是班主任办公室,艾芳的铺位就在靠墙的位置。在所有的老师中,艾芳最敬佩的就是班主任贾老师了。贾老师学问好,处世又公道,人长得还帅气。艾芳是科代表,有事没事就爱跑到贾老师的办公室,收发作业,请教问…

粮票的故事_高二记叙文1000字

粮票的故事_高二记叙文1000字篇一在我家的相册中,珍藏着许多老照片,还珍藏着一张张发黄的旧粮票。这些粮票经不住岁月的冲刷,已经发黄褶皱了。它们都是伍市斤的粮票,左侧是一段宏伟的大桥,桥的上方还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全国通用粮票”两行小…

父母-记叙文700字

我小时候有超能力,在沙发上睡着了第二天会在床上醒来,可长大后再也没有出现过。——题记夏天真是一个容易让人昏昏欲睡的季节啊!坐在窗前,吹进的风里都掺杂着闷热的气息,眼皮也不争气在打着架。睡梦里,我躺在沙发上,睡得口水三尺来长。小小的身子缩在一…

听爸爸讲五四青年节-记叙文1400字

今天,连续下了一周的雨终于停了。我的心情也随着太阳的出现雀跃起来,更期待的是因为疫情一个月没回家的爸爸终于要回来了。我喜欢他每次回来都给我带上一点小礼物的惊喜,喜欢他宠溺的摸着我的头说我又长高了,懂事了。爸爸打电话说到了门口,正在小区出示健…

沐浴在春风里_抒情记叙文800字

初春的暖阳高高地挂在天上,柔和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沉寂了一个寒冬的细胞都复苏起来。我惬意地伸了一个懒腰,却因此牵动了胸前的伤口,浑身的皮肤都疼得皱了起来。没错,我只是路边的一棵不起眼的观赏树。曾经有无数的人见过我,但他们总是带着厌恶或目不斜…

一件难忘的事_高中记叙文800字

在我记忆的图画中,有许多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已慢慢淡忘,唯有一件事到此刻还让我记忆犹新。前些日子,我家窗外的百花开了,她们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她们真是太美了,美得让小草像绅士一样想挽起他们的手,和它们一齐跳舞;美得让过路的行人都伏下身…

让我触动的一瞬间_抒情记叙文900字高中

风依然在吹动着,天下着蒙蒙细雨平时贪玩的我却坐在书桌前凝视着三张照片,这里确被两位老人和一位小孩触动了我的心。年迈的老人,头发散乱被风吹过更是零乱,瘦弱的她,竟然失声痛哭他的亲人被地震夺去了生命重此她的世界孤独了面对地震她是弱小的但是她摔倒…

大连之行-记叙文1600字

五一期间和室友一起出发去了大连,在去大连之前,我一直构想的大连是浪漫的,是一个到处都有海风的城市。阳光照过来,我漫步在大街上,看着人来人往,我想我一定是幸福的。我坐在火车上,看着越来越远的景,我的心也越来越安静,就像做了什么异常坚定的选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