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吾歌-八年级记叙文19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2:30

我的心里有两首歌,一首平和,一首激昂。——题记

很多年以后都忘不掉去三八线那一天,天阴沉沉的,雨打车窗,雾湿而不快。在此之前,我对这 场战争的印象只有一些模糊的影子,仅知道是朝鲜和韩国的战争,中国和美国也分别参与,最终打得平手,以此为界,朝鲜叫朝韩战争,而韩国,叫韩朝战争。

当车快驶进景区时,两边便有高高铁丝网围护,铁网之外,依稀可见得有面目狰狞的警示牌散落路旁,导游介绍,这便是当年战争的“后遗症” ——随处埋下的地雷,直到现在,还有人因误踏而 被炸死。而在远方,烟雾朦胧间,梯田拾阶而上,有老农箬笠蓑衣,一派祥和,仿佛地狱天堂亦不过一 路之间。

后来我们穿过瞭望台和瞭望塔,穿过望拜台、自由桥,前者依旧有士兵驻守,戒备森严,后者彩带飘扬,满怀思念。这让我们意识到,这里并非仅仅是历史遗迹,它对人们的影响,即使是在今天也难以消融,无论是暴烈地对立,还是温柔地守候,这都是它矛盾的现状。

接着我们来到地道——战争期间亦有许许多多大同小异的地道,这是保存最完好、开发得最好的一条,即便如此,也要戴上头盔和探照灯,彼此搀扶,小心翼翼,耳畔还时常传来有人因滑倒而发出的轻微呼痛——地道既黑且湿,雨水涟涟,滴漏而下。地道尽头却被封锁,隔着几道玻璃,便是朝鲜,依稀见得有人荷枪实弹,来回走动。

返回后便是电影院,循环播放着纪录片,讲述战争的大概和细节,字幕亦有中文,图片里有无助的妇女,迷惘的战士,残肢断臂,伏尸千万,他们有着相同的神情和相似的面貌,甚至连血液也曾有近乎一致的温度,并且都在缓慢冷却。尾声是一首歌,舒缓,悲切,感人,迫我回想一路风景:路旁埋下的地雷,雨中走动的战士,地道尽头黑洞洞的枪口,片子里死去或正在死去的人们……这是同一个民族的自相残杀,我听到黑暗中有饮泣的声音,一定有人和我在这里产生了共鸣。以往听老人说,但愿没有战争,都以为不过一句空言,只有到这里走过看过以往的疼痛和如今的伤痕,才会明了,这是怎样沉重的愿望。

从影院出来,我亦是怔怔,天却意外的晴朗,草意外的绿,有孩童在雕塑缝隙间微笑,忽而就想起松尾芭蕉的一首俳句:

往日兵燹之地,今朝绿草如茵。

回来后依然经常想起那首片尾曲,在大脑深处回荡,无法哼唱,无法记录,却一直回荡。尽管我对此曲一无所知,可我知道她一定在歌颂和平,演唱者定是一位母亲,一个赤子,午夜梦回,竟也莫名其妙地泪流满面,如斯广博,如斯悲壮,如斯深沉,如斯慈悲,其中必有生命的重量和和平的渴望。

后来我才知道,这场战争让多少人失去了生命,其中包括几十万我们的同胞,同胞中还包括了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托尔斯泰仿佛说过,没有哪个父母是希望战争的,可作为一个国民,我们必有不同的选择。

我曾两次去南京,第二次去时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地域和血统的相近,使我感到更难过,也更悲伤。馆前是各种各样的雕塑,身体扭曲,神态痛苦;馆内有一幅幅照片,黑白色的,老人孩子妇女,残杀屠戮分尸,不堪入目。我想若把照片染上色彩,黑发红唇黄肤,这是与我们一般的颜色,却有着白眼鲜血断肢,这是与死人一般的颜色,这又是怎样的触目惊心。馆内还有很多烈士的名字和照片,活着的样子或死去的遗容,身居庙堂或又是草莽英雄。馆内有时会放《义勇军进行曲》,尽管这是一首生下来便耳熟能详的歌,可到这一刻我的敬畏之心才更加深刻了,“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曲调激昂,毫无悲切之感,却偏偏带了点视死如归的意味,感染自己,动容别人。

我想起北京万里长城上早已熄灭的烽火,南京雨花台里满载历史的浮雕,武汉红楼上当年共商国是的房间,山东台儿庄曾经血染的荷池,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里惊心动魄的模拟场面……很多故地都已物是人非,旧貌新颜,可有些东西未曾改变,如同《义勇军进行曲》般永远流传,从未枯竭。

我想,从汉武帝时代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近代秋瑾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再到如今我们脱口而出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从古代的九州烽火,一片丹心,到后来的枪林弹雨,以死相拼,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每一次胜利都是惨胜,可我们能不用惨换来胜吗?“日军在六周内,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达30万以上。”既然战亦死,降亦死,死国可乎?谁又是愿作奴隶的人们?古是,今亦是,抗日战争是,抗美援朝亦是。

以后的每一次升旗仪式,我都不再随意散漫,因为这是我们铭记历史、思考历史的方式,承载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魂魄。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和另一种平和的声音相配,在我心中轻轻地响起。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在死亡面前,我们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渺小呀,谁能拒绝战争,拒绝铁骑将山河踏碎,拒绝同胞在眼前死去,拒绝屈辱的历史?谁又不希望和平,希望人类生生世世相亲相爱,希望哪里都是世外桃源,希望每个人都有喜乐安平的一生?可这的确不是一个人用一己之力可以改变的,但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学会担当,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与他人和平共处,我们是不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什么。所谓成长,不过是懂得担当;所谓担当,不过是守好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我想,这世间必有很多大写的人,如同擎天柱般顶天立地地站着,撑起一片蓝天,我仿佛也在刹那间拔高,迅速成长,和他们一起,担负着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世界的责任:作为一个人的铮铮傲骨,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世界的和平安定。

这便是我的担当,我的声音。

清平,吾歌。

清平吾歌-八年级记叙文1900字相关内容

读《绿野仙踪》有感-初中记叙文1000字

刚刚读完《绿野仙踪》,我还沉浸在那个美丽的世界中……小女孩多萝茜被一阵龙卷风刮到一个奇妙的世界,在这里她遇到了没有脑袋的稻草人,无心的铁皮人,胆小鬼狮子,他们想要寻找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一路上虽然困难重重,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坚持不懈地朝着目…

读《资治通鉴》后感-记叙文1000字

“窃以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若能读此书,将来出而任事,自有所持循而不至失坠。”这是清代名臣曾国藩对《资治通鉴》的一番评价,将这本书推向了一个极致的高度。“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是司马光…

读《瓦尔登湖》有感-记叙文1000字

在假期间,我闲着无聊,准备去找本书看看,找到尘封已久的一本书,我轻轻地拍去书的灰尘才看这本书的名字叫作《瓦尔登湖》。读完后,让我对这个世界又有了一个新的认知。这本书的作者名叫亨利·戴维·梭罗,他是1817年7月12日出生作美利坚合众国马严诸…

读《水浒传》有感-记叙文1000字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水浒传》为四大名著之一,其讲述了一百零八位好汉抵制封建社会,旧社会的故事。自阅读《水浒传》后,我心有所感。嘈杂的市场内,有人舞刀耍枪,有人拍手叫好,前有高俅滋生挑事,后有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前来救场,他虽长相凶残,满…

读《茶馆》有感-记叙文1000字

茶馆, 本来是人们谈天说地,消磨时光的地方。而在老舍的笔下,茶馆却是一个旧社会的缩影,反映着旧社会的方方面面。剧作通过三个幕剧展示了维新运动失败后、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一共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在这个叫裕泰的茶馆里,作者用来往人们的…

恒-九年级记叙文800字

两个人,一出戏,恒的诠释,令人动容。淅淅沥沥的雨天,悄悄地逃掉书法课的我踩着吱吱作响的树叶,闷闷不乐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想起昨天对妈妈的咆哮如雷——“我学不下去了,我坚持不了!”我羞愧得耳根正红时,身后有人猛地拉着我就走,惊恐地回头,是外公!…

云逐星移向苏来-记叙文1300字

于千百次回眸中瞥见那一抹风华,直到终于触及你化风的襟领,才念念不忘地明白,邂逅与追逐原是这般滋味。云逐星移,天下倾君。——题记蔚蓝天卷,斗转星移,任时光流逝,苏子光辉耀眼,璨然孤寂。如何伸手也无法触及的光,穷极一生也难以追逐的星,纵然爱意入…

电脑_初中记叙文900字

电脑始终是我心中所向往的一个美好的东西,它不仅会给我们带来智慧,而且会给予我们许多知识,它是我真正的学习助手。我第一次接触电脑的时间是三年前,那个时候电脑对于我们这样的农村家庭来说还是很少见的,现在虽然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但是对于一些…

风筝与线_记叙文作文600字

有时看到风筝在天空中飞翔,总自比于风筝妄想飞翔,却忽略了风筝本身也是不自由的,所以有时觉得风筝就像是我们,既不想被线所束缚,而又离不开线的约束。相信风筝也曾挣扎过,获得了自由,真正的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但好景也许并不长,也许上一秒还在天空…

传承_记叙文800字

“对不起,让大家误会了……”那是去年冬天的一个星期六,我吃过早饭,坐公交车去图书馆看书。见车上还有空位子,我随便找了个座位坐下,便开始欣赏起车窗外的风景来。不一会儿,公交车停在了一个路口的站台前,这里的人特别多。车门一开,“呼”一下涌进了十…

遇见你,春暖花开_优秀记叙文600字

我沉默地站在门口,看着教室里的同学嘻笑打闹。除了拘谨,更多的是冷漠。教室很热闹,我却融不进去。我只是一个转校生,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我仿佛身处冬天。清脆的低笑响起,我循着声音找到了你。细细打量,阳光下的你璀璨夺目,气息出尘地干净。你突然…

你的和我的_记叙文600字

一“你怎么能偷看我写的日记!你这侵犯了我的隐私,懂吗?”我扑上去,愤愤地冲云大喊。全班人的眼光被吸引过来,云的脸也逐渐涨得通红,他不客气道:“看了又怎样,咱们是好朋友,你的就是我的……”没等云说完,我将手中的日记撕得粉碎,夺门而去。,我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