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征的作文,描写长征的作文

《长征的故事》-读后感350字

更新时间:2023-02-03 15:54

这次期末考试开家长会,妈妈带回来一本《长征的故事》,我连忙拿起书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早也读,晚也读。

读了这本书后,我感触很深。我感觉到这本书中每一篇文章都透着一种特殊的力量,那就是勇敢!中国红军为了革命不怕牺牲和坚忍不拔的个人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在长征途中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红军不骑将军的马,不吃将军的粮食,最后英勇的牺牲了;雪山上,军需部长为了把棉衣发给每位士兵,自己却冻僵了;沼泽地上,一个士兵快被沼泽吞没时,旁边的士兵为了救他,自己却永远的埋在了沼泽地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里,才知道生命有多么的宝贵啊!爬雪山,过草地,上刀山,下火海,他们都完成了。

长征途中,红军历经艰辛万苦。而我们现在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吃东西挑三拣四,这个要吃,那个不爱吃,和红军对比,真是惭愧极了。我必须加强努力学习,红军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要像红军一样勇敢!

《长征的故事》-读后感450字

更新时间:2023-02-03 15:54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当读到毛主席写的这首气势磅礴的七律《长征》时,我都会想到长征中伟大的红军战士们。带着对革命英雄的崇敬之情,我打开了这本《长征的故事》读了起来。

1934年10月中旬,毛主席率领红军全体官兵从革命根据地瑞金出发,共经过14个省,跨过24条大河,翻越18座大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他们缺衣少粮,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他们勇敢地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爬雪山,过草地,抱着对革命必胜的信念,最终胜利会师延安。在长征中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比如《草地让粮》、《倔强的小红军》等,一个个感人的真实故事,一位位活生生的英雄形象。他们奋斗着,谁也没有退缩过。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但就是因为这样,我们在灾难中奋斗,在灾难中崛起。先辈们历尽千辛万苦,抛头颅、洒热血,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经过重重磨砺换来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舒适的环境。他们的精神打动了我,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上,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奋发向上,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长征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国人奋发向前!

读《长征的故事之尝毒草救人》有感-记叙文4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3 15:54

暑假在家,我牢记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认真读了红色经典书籍——《长征的故事》。《长征的故事》是由许许多多的小故事组成的。其中《尝毒草救人》的故事让我特别感动。

这篇故事主要是讲红军战士过草地的过程中断粮了,张思德同志就和一名小战士去采野菜,来到死水塘边时,那名小战士就发现了像萝卜一样的野菜,小战士刚要伸手去摘时就被张思德拦住了,张思德就拿过野菜放到了嘴里,嚼了一会儿,觉得甜甜的,便又采了一些。没过一会儿,张思德就感觉肚子一阵疼痛,直想呕吐,就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去告诉大家”说完就晕倒了。那名小战士就急忙大喊:“班长!班长......”战友们听到了那名小战士的叫声就急忙赶了过来,看见张思德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便急忙拿来了解药给张思德吃,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醒过来,他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急忙说到:“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这草有毒。”

张思德同志舍己为人的品质令人感动,也值得我们新时代每位少年去学习。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许多像张思德一样的战士用生命换来的。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长征的故事》-暑假作文4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5 21:11

暑假里,一位大姐姐送我了一本书,名叫《长征的故事》。当天晚上,我就迫不及待地看起这本书。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写借条》这个小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是讲红军在长征路上粮食很缺乏,连周副主席也饿着肚子行军打仗。有一天,部队来到了一个小村庄,警卫员小魏去老乡家找食物,老乡不在家,他将老乡家的10个鸡蛋和两小碗苞米饭拿了回去。周副主席知道了很生气,说他违反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后来,小魏写了一张借条,给老乡送去,并留下一枚银元。 这个故事让我看到了红军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重视。红军正是因为有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纪律约束,才能得到百姓的爱戴,才能取得抗战的最终胜利。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也要向红军战士学习,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上课做到不讲话,不做小动作,认真努力。下课做到不追赶,不打闹,做一个遵规守纪,严于律己的小学生,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成为更好的自己,长大才能更好的建设我们的祖国。只有让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才能不辜负那么多红军战士的流血和牺牲。

《红军长征》-读后感3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3 10:51

今天,我读了一本关于革命的书--《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进述了红军与雪山和草地的艰难历险。在这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一位叫小董的女孩子。年仅十三岁的她就参加了红军,在一次次的战争中,她是那么得勇敢无畏。可是,老天爷却偏偏将她推上了死亡的道路,在一次战争中,小董为了救一名老战士,不幸被皇军捉去,但无畏的她没有透露出半点消息,皇军们也为此而苦恼,最后,只能用绞刑将她处死。读到这里,我不禁泪流直下,虽然当时只有十五岁的她已经光荣了,但她的精神却感动了无数炎黄子孙。

直到今天,当年的战争虽然已经散去,但和平发展的天空并非晴空万里。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路上,我们也要像红军那样勇敢无畏、无私奉献,即使站在困难的前方,也要勇敢拼搏,这样才能使整个祖国更加繁荣昌盛起来。

在这里,我要向红军们致礼!

《长征的故事》-读后感2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2 21:53

暑假我读了《长征的故事》,这本书上面有许多的故事,比如说“卫生队长的脚”。这个故事讲了红军走草地,脚流血了,卫生队长小牛用牛虻肚子里的血把大家的脚治好了,由于牛虻肚子里的血不够,最后小牛牺牲了。“卫生员冉瑞云”还有“神军”过“神山”,这个故事讲了红军齐心协力翻过了高耸入云的雪山。

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卫生员冉瑞云,这个故事讲了小文书断娘了,被冉瑞云看见了,从此每天红军宿营的时候冉瑞云会多做一些饭,和小文书一起吃饭,直到红军到了陕北。

我们要向冉瑞云一样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我的长征》观后感三_600字

更新时间:2022-04-23 07:12

今天,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观看了电影《我的长征》。影片讲述了长征经历者王瑞老人回忆在长征时与敌人进行的殊死拼搏的战斗历程。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内容,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教育课。影片中硝烟弥漫,腥风血雨的场面让我受到深深的震撼;红军战士在征途中面对饥寒交迫,爬雪山,过草地的顽强精神让我热血沸腾……
这部影片中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片段是我最难忘的一个战斗场面。红军要经过桥面只剩十三根铁索,桥下水流湍急的泸定桥,他们不退缩;面对敌军的枪林弹雨,他们不畏惧,凭着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铺开了前进的道路。
红军战士这种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不正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所缺少的吗?今天的我们,已成了笼中鸟,室中花,经不起磨练,遇到一点点困难就畏缩,甚至逃避。在这些令人肃然起敬的红军战士面前,我们应该感到羞愧!
我想,今天我们已不需要再去飞夺泸定桥,不需要再去四渡赤水河,但长征精神不能丢,要让它永驻人心,发扬光大。革命先烈用血肉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们应该继承发扬这可贵的红军精神,才能去迎接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的挑战。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让我们向可敬可爱的革命先辈敬礼!
带着崇敬,带着感动,我走出了影院,毛泽东主席的《七律·长征》在我耳边响起: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我的长征》观后感二_700字

更新时间:2023-04-09 17:12

隆隆的炮声中,红军战士接二连三的倒下;瓢泼的暴风雨中,红军战士跋山涉水;铁索连接的泸定桥上,红军战士奋不顾身……耳畔炮声隆隆,眼际战火连连,心中的热血在沸腾……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创造的壮丽史诗,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是一个举世闻名的东方神话。70年岁月流逝,但红军气壮山河的英雄壮举,长征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依然让我们心潮激荡、热血澎湃。伴随着感人的画面,我的心灵中分明感受着一种震撼。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是什么支撑着红军战士勇往直前?是什么让他们坦然面对死亡的威胁?是什么让他们不断成长,走向胜利?他们的精神震撼着我们,心中的疑问让我更加钦佩他们。
惨烈的战斗磨砺了红军的意志,亲人的牺牲,战斗的胜利激发了他们的斗志。主人公王瑞由一名胆小、幼稚的伢子成长为有着坚定意志的共产党员。这其间,“跟着走”是一直激励着他成长的航标,由起初盲目地“跟着走”到最后坚定地跟着党走,跟着胜利走。这似乎在启迪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会有坎坷,会有迷茫,最关键的是让自己心中有一盏明灯。在这个崭新的时代我们不需要面临枪林弹雨,我们不必忍饥挨饿,但挑战依然存在,学习中的困惑、矛盾,前进中的失败,预设目标的偏离……

《我的长征》观后感_550字

更新时间:2024-02-29 06:31

今天的富足生活不知是多少革命烈士用血肉之躯换来的;今天的宁静和平是多少生命换来的——有时,真的觉得我们的生活实在过得太恍惚却又不知足,而今天读了这篇《我的长征》之后让我恍然大悟。
《我的长征》讲述的是王瑞这位老人回忆年轻时跟随红军长征的故事。那时,王瑞一家全参加了长征。湘江之战上,父亲被惨烈的炮弹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在大渡河时,自己的姐姐、姐夫和最敬重的连长,都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下,到在血泊里。最终,他在毛主席的关怀、鼓励下,重新振奋起来,继续“跟着走”。
在漫漫的长征路上,每个人都坚定着自己的信念,最终获得了胜利。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信念,半途而废,就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想成功就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信念,要是没有信念,就不用说努力了,只会让自己变得更迷茫。所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是想要成功的基础,但光有信念还是不够的,还要坚定坚定自己的信念并加上努力,可是只有信念而不付出行动,那么这些只不过是幻想而以,甚至会成为阻碍成功的绊脚石。
我们要学习那种在硝烟中的精神——不论是坚持不懈、刚毅坚强、艰苦朴素,都得向红军学习。如今,长征结束了,我们虽然触及不道,但我们也不能就这样任性放纵,我们必须保有这种精神,那些中国的传统,也是长征的烙印,我们要倍加珍惜。

《我的长征》观后感四_1200字

更新时间:2021-12-21 19:02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学生观电影我的长征有感。这是毛主席为红军题的一句诗,从中,我们便可体会到红军当时那艰苦的日子。红军整天生活在敌人的狂轰滥炸之中,面对下一个血肉横飞的人可能就是自己的时候,红军们选择的不是逃走或者投降,而是站到了更前面,以先锋的身份冲入敌人军中,英勇战斗,就算牺牲了,也为祖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为党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转眼间,70年过去了,现在已经进入了新世纪,但人们还是忘不了红军,忘不了长征。今年是长征胜利70周年,学校组织我们去观看了《我的长征》这部大型革命史诗和大型文献纪录片。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王瑞参加红军革命中发生的事情。在渡赤水的时候,王瑞一家四口参加了红军,但在以后的革命过程中,本来的四个人却慢慢地一个一个少了,最后只留下了王瑞一个人,是毛主席一直以长辈的身份来抚慰他,才使王瑞从绝望中走出来。